课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小学生中有 38% 有心理健康问题,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结合教材本身对学生良好的人格塑造和心理疏导,我把几位教师的经验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心理教育素材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善于把握教材的自身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灵活妥善地处理,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教学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触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语文课《掌声》一课时,就以教学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这篇课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因为一次偶然机会,她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微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品、议,感受课文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英子的转变中受到启发,教育学生要直面不幸,在挫折面前要乐观坚强,笑对人生。这样的心理教育的时机,就抓得非常好。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
   课堂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民主、和谐、师生合作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课题组的教师做过对比:同样的内容,同样基础的学生,在不同氛围下,学习要比在灌输式、权威式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们课题组的几位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呼吸课堂中的“新鲜空气 ”,各抒己见,大胆质疑,共同探索。教师以其宽容、期待和激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成功和失败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成果,而且还可以对后续学习的动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成功体验对动机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运用课堂提问、板演练习、游戏、作业讲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因人而异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失败,进而不断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困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把难题留给优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提问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遇到困难或出现错误,教师不批评、不排斥,而是给予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这些做法,都较好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习兴趣,激活学习动机
   人的活动的推动力量有外部条件和心理因素。兴趣、情感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可以构成内在动机,长期发挥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布置疑团,使学生有信心,好奇心得以满足,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2)教学内容必须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所增加的新知识,难易适度,学生经过思考解决了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摘到了知识的硕果,就进一步加强了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的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知,迅速地理解,从而兴味盎然。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坚守这个阵地,努力探索出更多的、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木兰县东兴镇向阳小学)
其他文献
一、红色孕育赤诚  江安中学是红色的,她的红,来自于72年前建校的第一天就承载了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日月经天的豪迈、江河行地的气概,担当起为民族育英才,为文明传薪火的道义与责任。  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江安中学——这座干部的熔炉,奔涌出多少抗战铁流,他们以赤诚之爱,浇铸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解放战争时期,风雨如晦。江安中学——这个人才的摇篮,养育了多少热血志士,他们以忠诚之心,追寻着华夏大地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尤其是现在的家庭,物质上丰富了,独生子女增多了,家庭教育更不能忽视。当今的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的太多,在精神上给孩子的却又太少,要知道给他金钱让他挥霍、留下遗产让他继承,都不能足以让孩子幸福一生,让自己晚年快乐。所以,与其把财产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首先培养成人,最终培养成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言行举止等方面,对孩子起着潜
人们常说,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了整个世界;每一位杰出人物的身后,都有一位杰出的母亲。人们也许会问:比尔·盖茨这样一位旷世奇才,他母亲对其教育和影响是什么呢?  1975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的时候,在母亲节的那一天,他用斜体英文在贺卡上写下了一段话。这段话即使算不上是回答上面问题的标准答案,却也可以从中看出他对母亲的眷眷之情,也可以从中看出母亲对他教育和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比尔·盖茨在
“这个孩子不笨,就是不认真。”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的确,很多学生智力因素差别不大,他们个体的差异大多是从非智力因素中表现出来的。这些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学习起着启动、维持、强化等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学生要学好任何一门功课,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这毕竟是基本静态的、相对稳定的。非智力因素却是动态的,学生可能
“百炼钢为绕指柔”出自“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西晋刘琨《重赠卢谌》)。意思大概是:谁能料想一柄钢剑经过千锤百炼,竟然柔软到可以缠在手指上。百炼钢成绕指柔喻义广泛,现在我把它用在一年级小学生指读能力的培养方面,是有一番道理的。  所谓指读,就是将书放平,左手按书,右手指字,逐字逐行地进行诵读的方法。为什么要教给一年级学生指读法呢?这是因为指读法的运用遵循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
“最美女教师”是最好的师德“教科书”  2012年5月8日晚,一辆客车迎面而来,正在过马路的学生受到生命威胁,29岁的张丽莉于危急时刻推开了身边的学生,学生幸免于难,她却为此失去双腿。  用生命诠释爱生。学生利益高于自己利益,学生生命高于自己生命,当学生身处危险境地时,她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回学生生的希望,这是师魂的光芒,这是人性的光芒,这是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最伟大、最真诚、最透彻的诠释。
孩子们玩QQ牧场游戏的时候,内中的小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尤其是“浮云神马”,行空游走自如,给了我们思维空间里无限遐想。没有浮云,何来神马?或许,这就是“画睛之龙”形象的“替代”吧。  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画龙点睛”是指文章关键处体现主旨的句子。画龙若不点“睛”,龙只能是一条没有灵性的“龙”,无论如何也腾飞不起来;只有“睛”点得好了,文章自然也就有了神韵,就会功到自然成。否则就会偏题,甚至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这是统领纲要的指导思想,也是实施纲要的行动指南。可是在现实中老师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幼儿,很难做到时时事事都尊重。从下面的几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老师的潜意识里尊重幼儿的意识淡漠,幼儿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案例一:小便弄在身上  好好是个乖孩子,看上去比别人小。因
成功就是不断挑战自己  2001年,她出生在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校园。2岁时,她竟然得了一种恶性肿瘤——神经胶质瘤,危及生命。经过18个月的痛苦化疗,她总算保住了性命,但视神经受到严重损害,完全失去了视觉。  因为父母的悉心照料,小小年纪的她自信地成长起来。她酷爱学习,将学习当做一种游戏。4岁时,父母为她请了一位盲文老师。每次学习,她都要将老师讲解的内容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一字一句地用小针扎出凹凸不
承受是一种力度   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