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将心室局部异常电位(LAVPs)作为消融靶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远期预后。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1例(男7例),年龄17~72(46.6±16.1)岁。在窦性心律下标测LAVPs,将消融后LAVPs的消失或电压的明显降低作为手术终点。研究终点是室性心动过速再发或全因死亡。结果8例在术中标测到LAVPs(72.7%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中测定腔内心电图参数,尤其是左心室激动延迟时间是否可以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逆重构发生。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37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植入CRT,术中测试窦性心律自身传导情况下右心室-左心室导线的激动时间差(Δt),测试右心室导线起搏到左心室导线感知时间(RVp-LV)及左心室导线起搏到右心室导线感知时间(LVp-RV)。随访观
目的评价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发生和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关系。方法2006年至2009年75例(2006年至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66例,2009年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9例)平时窦性心动过缓的体检人群,男52,女23,年龄14~72(47.6±13.0)岁,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检测运动前及运动高峰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运动前静息阶段至运动最高峰的心率(H
【摘要】为了做好中职教育管理工作,本文将围绕“管育并重”模式展开研究,主要论述该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后提出该模式的运用策略。采用文中策略能够充分发挥“管育并重”模式作用,帮助教师做好中职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学业与未来发展。  【关键词】“管育并重”模式;中职教育管理;中职学生  引言  目前,很多中职教师在教育管理中都遇到了困难,工作难以起到应有效果,诸如许多教师表示自身在教育管理中发现学生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心电图QRS波特征和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的发生率及其时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335例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QRS波形态分为病理性Q波组(96例)、fQRS波组(158例)、两者均
【摘要】“数”和“形”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两个元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借助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梳理知识网络,进而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  一、课堂导入环节  (一)借助数形结合解释数学概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通常会以“多理论,多习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了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新型带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导线除颤器(A+ICD)植入时及植入后的导线参数及随访情况,评估心房活动所致误放电频率,评价A+ICD的安全性、导线稳定性和识别房性心律失常的能力。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浙江医院和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入选10例植入(Lumax540 VR-T DX,德国百多力公司)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符合标准的患者,导线植入后测量并记录心房感知、心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