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学校教科研管理的一个有效方式。“大处着眼”,就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教科研的方向和目标;“小处着手”,就是在微观上制定一系列与现实目标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和措施。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教科研才可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大处着眼
  
  学校的教科研组织不是专门进行理论研究或学术研究的组织,它直接面对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也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员,而是学校教育教学一线的参与者与实践者,这就决定了教科研活动应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教科研管理者必须从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个大处着眼,去组织和开展教科研活动。
  1.应重视确定方向和目标
  教科研的方向就是通过教科研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有教科研能力,又有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就是纲,纲举目张,教科研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了,教育教学才可能在教科研的引导和推动下得到健康的发展。
  2.应重视选择和确定课题
  (1)课题要符合校情。管理者首先要清楚本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又有哪些是突出的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找准了,课题研究才有针对性,其成果才能为我所用。
  (2)课题要与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一致。教科研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而每个学校又因为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育教学行为。教科研的任务就是找出最佳的办法使教育教学行为能够去实现办学目标。如果研究的课题与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不一致,那必然会南辕北辙,起不到任何作用。
  (3)选课题要符合教师的实际科研水平。教师毕竟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员,研究水平有限,加之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研究时间也十分有限。所以选择课题易小不易大,越小越具体的课题越具有针对性,也就越利于教师进行研究。另外,选题时照顾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课题最好与他们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能进行研究的。
  3.应重视思想管理
  “以教科研为龙头”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使教科研真正起到“龙头”作用的学校究竟有多少?结果可能不容乐观。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旧的传统观念在一部分教干和教师中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而教科研是一项艰巨、缜密、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偷懒,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这就使一部分人对教科研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一部分人的思想认识跟不上,他们没有认识到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观念性、理念性的东西,只有靠教科研去探索、去适应、去理解,才会变成自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武器。因此,对教科研的管理,思想上和观念上的教育和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认识跟上了,行动才能跟上。
  
  小处着手
  
  仅从大处着眼,教科研还不能落到实处,在宏观管理的基础上,教科研管理还要从小处着手,才能使教科研活动踏踏实实,取得应有的成果。
  1.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基础
  要想使教科研活动按照既定的方向和目标顺利地开展起来,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基础。因为这个运行机制要保证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能正常地运作,所以选人是重要的一环。首先选择的负责人必须是有教科研意识,热心科研工作并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人。其次对实施科研的操作人员必须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科研能力。人的问题解决后,如何运作起来,管理者就要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制度,以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2.带着课题进课堂是关键
  既然学校的教科研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那么学校的教科研就不能离开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因此,让教师带着课题进课堂是学校教科研活动的最有效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又可克服教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两张皮的弊端,真正做到教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达到教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赣榆县特殊教育学校)
其他文献
改变自己方能影响他人    2001年7月,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三实验小学在一片废墟上拔地而起。可是,除了一幢教学楼,学校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来说都乏善可陈,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方法单一,校门外还是一人高的荒草。  走马上任校长的马留军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打翻了五味瓶:如何使这些尽快改变,打造出洛阳东部的老百姓满意的学校?这个硬汉子别看外貌有些粗,但是心却是细的。他的大脑里有两句话常
如今科学课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质的改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逐步在各类公开课、教研课上被广泛运用。但是有一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那就是如今的科学课堂上“兼职”老师仍然是主力军,绝大多数科学老师还担负着主要学科教学,科学课只是他们的“副业”。发展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任务主要就依靠这些“兼职”老师的肩膀来承载。  客观地说,这支庞大的“兼职”科学老师队伍并没有能很好地完成社会所期望的科学教育,他们把
任何理论都应该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和本土现实问题的应答者:理论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区别,它只有通过时代和民族两个纬度对现实问题做出回应才能获得自己存在的权利,也就是说理论的产生和应用有自己的境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界的一个强音,现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似乎也成了中国教育理论界的霸主,但是它是否就能够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呢?这就要看中国现实的国情,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我
展望未来,中国职业教育仍需攻坚克难,在持续深化改革中行稳致远。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质齐增,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的出现,也为求职者带来更多新机遇、新选择。2020年,职业教育需求井喷式增长,相关赛道风口不停。  2020年11月,数据智能科技平台Mob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职业教育行业白皮书》,该白皮书指出,我国2020年职业教育
精细化管理追溯    西方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首民谣对细节的放大效应做了形象的解读。在这里,损失被一点点放大,但是每一步的运行方向无疑是确定的。马蹄铁上一个小小的钉子的脱落和丢失,本是初始条件下十分微小的事物,是一个细节。我们谁也不会
2010年3月10日至11日,我随县教育考察团赴如东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两天如东之行,我聆听了如东教育局唐国钧副局长和如东实验‘中学校长的两场经验交流报告,参观了如东县高级中学和如东实验中学等学校,并观摩了两节课堂教学,近距离地感受着如东大教育理念的浓厚氛围,了解着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成效与做法,虽只是浮光掠影、蜻蜒点水式的走过,但在感受如东教育、品味如东教育的过程中,感
儿童文化精神实质的游戏精神在近年来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于哪里?教师如何对此危机进行有效干预?通过经典电影《鲁冰花》,笔者开始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电影简介    《鲁冰花》是发生在台湾20世纪70年代的故事。春天,郭老师由城市调到水城乡担任美术教师,他带来全新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他发现家境贫寒,调皮捣蛋,学业不好的阿明酷爱画画,对色彩和周围事物有极敏锐的感觉,是个绘画天才。但郭
人生活在关系社会里,必须要处理好多种关系。作为校长,有责任提醒老师们注意各方面的关系,引导老师们处理好面临的各种关系。这个问题对于老师来说,十分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我认为关系到老师本身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你人生的甘苦。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所说的关系主要是说,与学生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与学校的关系等等。我认为,换位思考是处理好各种关系的法宝,而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不仅仅
【编者按】  对于学校的发展,校长必将尽心尽力,但是,只有校长的全力以赴也是不够的。在这个过程中,校长也要了解其中工作的问题所在,学校的领导阶层应该更加广泛听取教师、家长意见或者建议以及社会各界的声音,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调节。而有效,对于学校的反馈来说更为重要!
作为一位普通的小学校长,王中军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为了南横山村小学的一名身患血液病的学生,为了能替他筹集到做手术的钱,从2005年10月到现在,王中军在兰陵镇教委人员的协助陪同下,几乎跑遍了县上所有的部门和乡镇的教委、学校,发动各个单位开展了慈善募捐活动。到2006年8月底王中军共募捐到14万多元。在这期间,王中军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除了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他其余的所有时间都在募捐活动中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