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树木,更见森林——整体观下“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的品赏与评析

来源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xiy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观下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是站在系统的高度,环顾知识的海洋,注重教学的单元整体性,所谓“见树木,更见森林”;是注重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逐一探索走向整体探究,旨在为学生构建关于“平行线”的系统化概貌;利用起承转合的问题串探索数学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本质与规律,注重问题的层次性、逻辑的连贯性,以构建系统的完整性;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其他文献
从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单元整体教学平面几何课例主题特色展示活动及其背后的研究过程,可以概括出中式课例研究的4个典型特征:第一,中式课例研究的主题常常源于对课程改革理念和现实教育教学问题的回应;第二,中式课例研究以独特的教研制度为基本制度条件形成了联结多种智力资源的集体性学习环境;第三,中式课例研究活动的参与者以相同的学科背景为纽带,从而形成集体性合作的共同基础;第四,中式课例研究活动中广泛存在着“智慧他人”,不断地打破教师原有的校本研修边界.
文章以2020年中考浙江金华卷第10题为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剖析,注重对基本图形的挖掘与构造,借助“形”的联想,通过一题多解丰富问题解决策略,补“型”揭示多解归一的核心,一题多变展现思维深度,体现试题的育人价值.
在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平面几何优秀课展示与研讨”这一中国特色主题活动,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一课为例,向国际同行介绍了中国式课例研究活动及中国教研体系特色.“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案例集中体现了“用整体教学追求学生直观与逻辑融合发展”的教学特色,具体体现为:用“怎样研究一类几何图形”大观念,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引领学生一气呵成地研究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然后通过说理练习加以巩固;开展直观与逻辑融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教学设计的关注点、教学活动的立足点、教学研究的增长点等角度进行了反思,认识到教学设计应该以结构设计为着力点,教学活动应以活动充分、层层深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为立足点,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一般几何对象的学习路径,而不只是关注知识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