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1年,当中国在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庄稼绝收,人民食不果腹,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来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邯郸市的伯延公社,和当地老百姓度过了难忘的“四个昼夜”。
四个昼夜的走访调研、四个昼夜的亲切交谈、四个昼夜的慎重思考,周恩来总理了解了社情民意、打开了群众心扉、展现了鱼水深情、匡扶了官风正气,并力促年轻的共和国作出了经济调整的重大决策。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一代伟人的群众观念、务实作风、民生情结,在这“四个昼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52年前的故事,展现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的好作风;52年前的故事,讲述的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现在,对于全党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52年前的故事,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新思考呢?
践行宗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怎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是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民生为本,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什么是民生?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生存的基本条件、基本保障。什么是民情?就是人民群众的生产情况、生活情况、生存情况。什么是民意?就是人民群众希望什么、盼望什么、怨恨什么。周恩来总理在调研时检讨“我来晚了”,还说“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如果今天我们的广大干部都能够像周总理那样,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标准,都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标,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不会恶化,社会矛盾就不会如此突出。
扎实奉献是我们的应尽之责。《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我们重温鞠躬尽瘁的深刻含义,让我们诘问什么是尽职尽责。我们今天的大好局面,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拿着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扎实奉献本应成为应尽之责、应有之义。奉献是什么?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就是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地办好分内之事;就是遇事敢担当、履责不推诿;就是勤奋工作、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就是立足本职、着眼全局,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就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每一个人的奉献、每一个人的责任,都与我们党的兴衰成敗,与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继承传统是我们的导航灯塔,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在伯延,总理叫一声老哥哥,叫一声老兄弟,人心就拉近了,话匣子就打开了。这里没有响亮口号、没有坚决表态,只有真正的鱼水情深。今天,我们该如何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吸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我们带来的惨痛教训,坚持实事求是,查实情、办实事。时代在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可今天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如何?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丢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周总理离别之时,伯延人民的泪,是感激、感动的泪水,是民情、民生的泪水,更是千千万万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苦了的人民群众申诉的泪水。面对三年自然灾害,有人民的支持,我们的党和国家闯过了难关。现在,我们党也处在一个艰难关口、紧要关口、重要关口,要应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需要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需要我们把党的好作风、好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作者系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组织人事处处长)
四个昼夜的走访调研、四个昼夜的亲切交谈、四个昼夜的慎重思考,周恩来总理了解了社情民意、打开了群众心扉、展现了鱼水深情、匡扶了官风正气,并力促年轻的共和国作出了经济调整的重大决策。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一代伟人的群众观念、务实作风、民生情结,在这“四个昼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52年前的故事,展现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的好作风;52年前的故事,讲述的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现在,对于全党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52年前的故事,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新思考呢?
践行宗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怎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是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民生为本,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什么是民生?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生存的基本条件、基本保障。什么是民情?就是人民群众的生产情况、生活情况、生存情况。什么是民意?就是人民群众希望什么、盼望什么、怨恨什么。周恩来总理在调研时检讨“我来晚了”,还说“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如果今天我们的广大干部都能够像周总理那样,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标准,都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标,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不会恶化,社会矛盾就不会如此突出。
扎实奉献是我们的应尽之责。《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我们重温鞠躬尽瘁的深刻含义,让我们诘问什么是尽职尽责。我们今天的大好局面,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拿着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扎实奉献本应成为应尽之责、应有之义。奉献是什么?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就是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地办好分内之事;就是遇事敢担当、履责不推诿;就是勤奋工作、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就是立足本职、着眼全局,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就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每一个人的奉献、每一个人的责任,都与我们党的兴衰成敗,与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继承传统是我们的导航灯塔,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在伯延,总理叫一声老哥哥,叫一声老兄弟,人心就拉近了,话匣子就打开了。这里没有响亮口号、没有坚决表态,只有真正的鱼水情深。今天,我们该如何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吸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我们带来的惨痛教训,坚持实事求是,查实情、办实事。时代在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可今天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如何?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丢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周总理离别之时,伯延人民的泪,是感激、感动的泪水,是民情、民生的泪水,更是千千万万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苦了的人民群众申诉的泪水。面对三年自然灾害,有人民的支持,我们的党和国家闯过了难关。现在,我们党也处在一个艰难关口、紧要关口、重要关口,要应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需要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需要我们把党的好作风、好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作者系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组织人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