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7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下的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自主探究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教学中要着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不断点拨、引导,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英才,把学生身上蕴含的潜能开发出来。
  【关键词】科学课堂自主学习学生热情
  一、激发学生热情,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独立寻疑科学学习要以自主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更容易找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之进行质疑,在学生大胆质疑的情况下,教师针对某些学生好的表现,要注意用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就坚定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形成了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就激发了学生热情,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究。
  二、关注现实生活,注重体验,让学生勤动手科学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广大科学教师的共识。科学教师着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现象到科学探研,再到解释现象,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科学有了充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所以科学教师要想实现科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课堂就要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科学活动。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尖上”。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动手操作,就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它不仅使学习活动生动活泼,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中去。
  三、鼓励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
  自主探究学习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有了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学生有了这种权利,就有了问题,也就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的学习,他们的自主探索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去发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帮学生学习科学,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让他们在联系生活,理解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寻找科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去发现查找”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寻找科学,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积极情感,如让学生亲自从水缸中提水,水桶在水中为什么感到轻?水桶离开水面为什么感到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浮力的存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只有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他们才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问题。
  总之,科学课堂教学是科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注意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客观要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一番,才能完成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科学课程的价值。
其他文献
班级的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班级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与参与度,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
期刊
新课程目标强调了让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思考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也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信息,让学生体会价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
分析研究东营近海海域15个站位水质和浮游生物样品,结果表明东营近海枯水期海水为贫营养和中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16881~141795
对于小学生这个心智还不够成熟的阶段,身心发展变化让人难以琢磨,解决他们在成长中遭遇的心理问题是广大班主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在班主任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
研究了双酸催化剂不对称催化烯醚和β,γ-不饱和α-酮酸酯的反电子Hetero-Diels-Alder(HDA)反应,为手性合成3,4-二氢-2H-吡喃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的催化合成方法.InBr3与手
期刊
今年,我新接手了一个教学班,从事四年级的语文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摸底,我发现现在这个班的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也非常的死板。我对此现象非常的着急。  我们的学校是一
数学课上教师的适时点拨,是为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开展逻辑思维活动和形成基本技能而进行“搭桥、铺路、导航”,只有这样,才能把快乐留给学生,更能体现“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