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目标英语”的目标实现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重工具性,轻视人文性,忽视学习者的情绪反应是英语教学中的不争之实,外研社版《新维度英语》第六册Unit 4 I am angry涉及情绪管理的四个方面:自我意知、自我管理、社会意知及关系管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据此帮助学生实现情绪管理,并彰显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关键词】多元目标英语;课堂现状;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13-02
  【作者简介】徐蕾,北京市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北京,100101),高级教师。
  近十几年来,小学英语的工具性已得到充分发挥,“用英语做事情”更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原则之一,然而人文性的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课堂上,我们为了完成既定的语言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情感,不关注学生是否对内容感兴趣,更不思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作用在哪里,学生输出的语言并不是他们真实思想的表达,他们也不会在英语教学中谈及个人情绪等人文性话题。为此,我们有必要用“多元目标英语”的目标观重新建构我们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
  由龚亚夫教授主编、外研社出版的《新维度英语》教材主张,“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现这样的目标,语言运用能力不应设定为唯一的目标,还应包括其他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与‘思维认知目标’,即学生通过语言的媒介形成健康的品格、良好的思维能力”。此外,这套教材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上,改变了外语学习三十年来一直沿袭的功能大纲的设计方式,改造了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出“多元任务教学大纲”。其基本思路是将学生能做的事情设为教学目标,同时还有“体验性目标”,即学生能通过英语学习获得何种情感体验,发展何种品格。“多元任务教学大纲”首先考虑的不是教授何种语言结构与功能,而是如何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新维度英语》第六册Unit 4 I am angry,从课题就彰显出它的人文性,属于情绪管理的范畴。
  二、基于“多元目标英语”目标的课例分析
  Unit 4 I am angry的“任务目标”是能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及生气时想做的事,能说出缓解自己愤怒情绪的方法;而其“体验目标”是懂得生气时的某些行为可能是不理智的并学会控制和缓解生气的情绪。这种“体验性目标”是本套教材的与众不同之处,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而还要有正向心理的体验。
  教学流程:任务前,呈现关于生气的绘本,明确本节课任务(Angry Book);任务中,学习生气时的表现(教材Part 2、3),谈论生气时不理智行为产生的后果,选择合适做法缓解生气情绪(Let’s think);任务成果,分享交流Angry Book。
  上课伊始,师生共同阅读绘本,绘本主要讲述一个小男孩缓解生气情绪的故事,谈论话题时,教师让学生敞开心扉、毫无戒备地谈论自己生气时做的事情。比如:书中有I want to kick the desk.I want to cry and yell. 这些都是学生情绪爆发的真实写照。在绘本的激发下,学生开始不由自主地表达起他们平时生气时的种种做法,师生一起倾听着发言者情绪不好的表现,学生们知道情绪不好时需要发泄。谈论着自己真实的情绪表现,学生的心扉正一点点打开。
  1.思维认知目标的实现。
  本单元教学中设置了“思维认知目标”,其中包括积极的心理品质,学生需要有“积极的品格”。有学者提出,我们应该从正向(积极)的角度去分析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即“正向心理学”。
  从教材上看,本单元涉及情绪管理的四大方面。分别是自我意知(Self-awareness),主要涉及文本的Look,say and draw环节,让学生根据教材插图,说说谁会生气,并画出自己生气的样子;Group work环节,想一想昨天发生的事和情绪,并根据情绪制作心情卡片,然后同小伙伴说说当时的情绪。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涉及Listen and number和 Let’s think两个环节,前者主要让学生根据录音给图片排序,后者读短语,选出能让你缓解生气情绪的活动。社会意知(Social awareness),主要学习课文和根据文中Tony情绪的变化,给图片排序,并提出缓解生气情绪的建议。关系管理(Relationship management),Daily talk环节,读对话,写出自己生气时缓解情绪的办法。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由绘本开始,步入情绪管理话题,通过了解教材中各个主人公生气时的表现,知道生气时有不理智的行为是正常的。我们要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本课思维认知目标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谈论不良行为表现可能引出的后果(见图1)。
  学生讨论后说:When I am angry,I want to hit people/stamp my feet/throw things to people /cry and yell/kick the trash can.不良后果是get a black eye/hit the floor/head hurts/cover his ears/the trash can is broken.
  这是教师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里没有说教,如:Don’t,Please,而是在全班的思维碰撞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不理智行为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比如:You will hurt youself.You parents will be in trouble.看到这些麻烦,学生就会自然意识到,鲁莽的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该如何缓解不良情绪呢?运动、看书等建议就成为学生缓解愤怒情绪的可选方法。而这些活动,又使得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各项文体活动,使情感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结合。通过英语教育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品格的健康发展。
  2.社会文化目标的体现。
  “社会文化目标”不仅包括学习动机、态度等,还包括情商。学习本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便体现了社会文化目标:学生关注父母的不良情绪,并为他们提出缓解情绪的合理化建议,此外,还可以关注周围人的情绪,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
  3.语言交流目标的落实。
  本课采用任务型教学,绘本故事帮助学生进入话题后,教师就告诉学生本课的任务——Angry Book。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先大量进行语块输入,通过了解他人、结合自己等形式,反复输入生气时各种表现的英文表达:cry and yell/kick the trash can/stamp my feet...教师自身更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操练是英语学习的必经环节。课堂上,学生两两一组,手持Angry Book,一人说不良行为,一人说其可能引发的后果,这样的语言操练能让学生记住不良后果。本课在实现语言交流目标的同时,还学习了新的语言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是学过的词汇组合而成的。如:get a black eye是学生学过的旧词的重组,hit,cover则是学生通过简笔画理解后,利用拼读自学的。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这样做,学生就会学到更多新的表达,语言交流目标便达成了。
  4.学习过程即是完成多元任务的过程。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要有载体——Angry Book,它将生气时的表现、引发的不良后果以及缓解情绪的做法汇集于一册。教师不是到了下课前才出示Angry Book的,而是边学习边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在操练时,要读Angry Book上的语块;在谈论缓解情绪建议时,学生们要写下自己的做法;在倾听别人的做法时,可以借鉴参考,并补充到自己的小册子上。相互交流中,学生们丰富着自己缓解不良情绪的做法。
  教学中,多元目标英语的目标是交织在一起的,本课也只是多元目标英语主导的课例之一,它对师生的影响绝对不会定格在课堂上。如何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是师生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相信学生在Angry Book的伴随下,一定会有所改变。
其他文献
笔者于2010年3月通过国家汉办的选拔和培训后,被孔子学院总部派往美国孟菲斯大学孔子学院工作。笔者的儿子子涵也于同年7月来到美国,借读于孟菲斯大学附小二年级。入学时,他的英语阅读水平测试仅有0.9分,而美国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应在2.0—3.0之间。两个月后他的英语阅读水平为1.4,5个月后他达到了2.2,8个月后他与全班同学参加了全美斯坦福学业成绩考试,成绩以百分位数计,他数学位列99,阅读
【设计理念】  “年、月、日”属于“常见的量”中的一个内容,这是一节典型的常识性内容教学课。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对年、月、日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经验往往比较零碎、不系统。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年、月、日”的知识点多且有点散,所以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也容易过多而凌乱。我认为,教学
学校名片  觅渡桥畔曲水流觞,秋白故居燕上云梢,依于斯并融于斯的觅渡桥小学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最繁华的延陵西路北侧。这是一所创办于1841年的百年老校;1905年,名为武进县公立冠英小学堂,提出“勤谨”校训,谱就校歌《冠英学堂堂歌》;1951年,更名为觅渡桥小学,沿用至今;2010年,开始集团化办学,辐射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从“冠英”的“冠冕群英”到“觅渡”的“寻觅超越”,这里走出了卓尔不群的书生领
【关键词】近似数;表征;建模;数学思维;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56-03  【课前思考】  《近似数》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在此,教材第一次正式提出近似数的概念,并要求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较大数的近似数。按照瞻前顾后、提前渗透的编排原则,2014年秋之后的苏教版新教材在正式学习近似数之前就安排了相
【摘 要】《张謇教育文论选注》一书让我们特别地关注到张謇独特而可贵的“教育人格”,从“深挚而坚忍的教育情志”“务实而创新的教育实践”“宏富而精警的教育思想”三个维度对张謇教育人格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同时也对他“精英治理”“精英办学”的局限性提出了个人的见解,这为今天谋求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张謇;教育文论;选注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
19年间,一个乏善可陈的苏州教育洼地发展为一块引领潮流的苏州教育高地,苏州工业园区的教育者们打造了一个高速跨越式发展的样本。秉承着内外兼修、开放圆融的发展特质,今天的园区教育已建立起了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特珠教育、社会教育的多层次、广覆盖、全方位的教育体系,现代化大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呈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均衡、质量效益普遍提高、办学特色各有所长、国际融合鲜明突出的崭新局面,成为苏州乃
【摘 要】理想的教育来自理想的学校,理想的学校来自理想的管理。学校管理的理想在于胸怀“人”的目的,从“人的教育”的角度来实施对“人”的管理,实现“人”的最大增值。为此,必须建立“人是最高目的”的信仰,推崇“为了完整的人”的理念,恪守“尊重人的天性”的法则。  【关键词】人的教育 学校管理 理想  朱永新先生在《我的教育理想》中写道:“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是智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做到匀称、美观。  2.认识“鸟”“隹”两个偏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认识六种鸟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感受汉字文化,探究构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欣赏视频,感受汉字文化  1.欣赏视频。  播放中国文化宣传片中的《汉字》,主要内容是汉字的演变过程。  2.大家看
1  本刊记者:宋局长,您好!如今走进泰州的学校,校长、老师言必说“三进”。请问“三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把“三进”作为一个地区教育行政的重点工作突出来抓,决策的背景与内在的动因是什么?  宋吕银(泰州市教育局局长,下略):“三进”具体是指“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普通话进校园。一是体现在“全覆盖”。所有师生员工都要说普通话,学校每个角落都要说普通话,我们师生参加的所有活动都要说普
【摘 要】盘溪中心小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小盘龙文化”。它以“寻、学、做”为课程建设的关键词,创设“文化寻根”“盘门人物”和“民间三艺”三大课程;营造“雅、静、美”的校园环境;以“乐、艺、戏”充实学生的社团活动;同时辅以“研、培、谨”的组织保障机制,促使师生共同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盘龙文化”;校园文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