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论散文《海上的日出》的汉英对比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篇功能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组织信息的方式并表明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语篇的连贯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本文通过比较巴金散文名著《海上的日出》的汉英版本,探讨汉英语言在衔接与连贯上的差异,提出在进行散文英译时应注意的方法。
  【关键词】语篇分析 衔接 连贯 翻译
  一、引言
  语言交际以语篇的形式出现,语篇是一个相对独立、具有整体意义的言语交际单位。衔接之所以能使一段话成为篇章,在于衔接通过语法和词汇等手段,把结构上彼此毫无联系的句子黏着在一起。目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海上的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名篇。张培基在英译过程中,既使译文语言自然流畅,并保持原文的风格。本文以《海上的日出》中英文本为语料,探讨汉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如何在汉英译语篇中实现的。
  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语篇连贯是一个语义概念,指的是话语内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连贯的产生以语篇实体为单位,以语篇中的信息为线索,激活接受者大脑里所储存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借助接受者的认知推理,理解语篇的过程。语篇连贯通过各种衔接手段得以实现。Halliday(2001)认为语篇连贯需要语篇衔接和语域一致。Richard(2005)认为连贯是“连接语篇中话语的意义或文本中句子的意义的关系”。胡壮麟等(2005)进一步扩大了衔接的范围,提出了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多层思考。
  三、语篇衔接手段与翻译
  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语法衔接有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词汇衔接有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和搭配。本文将通过张培基对《海上的日出》英译版本在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分别进行分析。
  1.语法衔接。
  (1)照应。
  例1: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译文:It kept rising laboriously bit by bit as if weighted down with a heavy burden on its back until, after breaking through the rosy clouds, it completely emerged from the sea aglow with a lovely red.
  语篇分析论述中一般把照应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另外,照应词项还可称为外照应或内照应。例1中的第一个it 是一种内照应的下(后)照应,指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太阳。为避免冗余,作者没有使用单词sun。在汉语中,主题元素一旦被引入,在下文中通常会省略,即“零形回指”。例1中可以看出,汉语原文并没有使用代词回指,这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但在英语译文中,却在两处用了回指代词its和it。
  (2)省略。
  例2: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译文:As expected, the sun soon appeared revealing half of its face, which was very red but not bright.
  省略指的是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使语篇上下紧凑的一种语法手段。省略的类型有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汉译英中值得关注的省略现象,是汉语的零位主语的问题。例2中,原文并没有在“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之前再次出现“太阳的脸”,但是在译文之中,译者使用从句,并用which 代替了“太阳的脸”,这使得在英语译文中仍保留了原文当中的精简。
  (3)连接。
  例3: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译文:Then, before I knew it, the dark red orb began to shine blazingly, dazzling my eyes until they stung and all of a sudden lighting up the surrounding clouds.
  连接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成分往往是一些过渡性的词语,表示时间、因果、条件等逻辑上的联系。在例3中,原文中几个小分句都围绕着“深红的圆东西”这个中心点,因此在翻译时,把它作为主语,再运用两个并列的现在分词短语把语意融合在一起,英语译文中,译者选择了添加连接词then和and,使译文的逻辑性更加清楚规范。
  2.词汇衔接。
  (1)上下义。
  例4: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译文:But its radiance managed to show through the dark clouds to edge them with golden lace. Then, after gradually breaking through the tight encirclement, it came into full view and even dyed the dark clouds purple or scarlet.
  上义词的含义是概括的,下义词的含义是具体的。一个上义词包括若干个共同下义词。在例4中,译者连续使用表示颜色的四个共同下义词,真实地反映了原文中日出时天空中由黑色到金色再到红色的过程。
  四、结语
  散文的“神”是通过一定的“形”反映出来的,散文的神韵蕴含在文章的语法、语义等各个层面。本文通过语法和词汇衔接分析了散文的衔接与连贯。广大译者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可参照上述方法处理好语篇衔接关系,从而为读者提供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的译文。
  参考文献:
  [1]Halliday
其他文献
创意无限物联网rn如今互联网早已与大家密不可分,而近些年又出现了一个名词叫作“物联网”.顾名思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即连接各种事物的互联网.本次科技活动中就为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常规教学是—种挑战。传统的教学情境强调教材的单—因素,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和持续交互动态发展;传统课堂是学生个体孤立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传统课堂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传统课堂是以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线的精讲(知识)多练(句型)式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a green software of corpus tool named Ant Conc.The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its glossary function,analysis of freque
一、四六级语料库的理论建设依据和意义  虽然应试教育的弊端近年来被学者、专家广为诟病,但考试依旧是考察学生在各个阶段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主要手段。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 and CET-6)是大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英语水平能力测试。目前的语料库多为研究连贯的篇章,而对于考试题这种很多单句、填空、选择形式的内容则研究不多。目前,国内尚未发现正规的、具备规模的、公开的题库
【摘要】思辨能力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相较于其他科目,英语由于其语系的根本差异导致了其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加困难。虽然当前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其思辨能力培养却明显不足。本文主要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辨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分析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思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
【摘要】自从《甄嬛传》在国内热播以来,英文版《甄嬛传》也在美国强势播出,“甄嬛体”的各种逗趣英译也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广泛讨论。本篇论文就这一文化现象,结合刘宓庆先生的文化翻译理论,就英文版《甄嬛传》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此剧中的文化特征词的英文解读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国内出口更多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并且配备合适的字幕翻译有一定助益和启示。  【关键词】影视翻译 文化翻译 文化适应性  一、《甄嬛传》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ing on the nature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more and more linguists have now inclined to advocate that the nature and principl
风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在还保留着三只“金马派风筝”.色彩艳丽的风筝不仅符合美学与工艺的设计
期刊
【摘要】评价理论最早是由Martin提出的,被定义为说话者对事情好坏看法的理论。评价理论涉及三个次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2012年奥巴马第二次竞选成功的演讲进行分析,探究演讲者在演说中是如何运用评价资源表露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  【关键词】竞选演讲 评价理论 态度 介入 级差  一、引言  评价理论是人
With the increasingly interest in the orient in the 18th century Europe,western intellectuals begin to concern about China,an exotic and mysteries country.In t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