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然,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识字教学,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然,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除了要有耐心,心中有爱,在课堂上还要能吸引每位孩子的注意力。我认为要想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字,在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识字教学,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一、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一味的识字,就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我经常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如在教孩子学习了一些生字以后,为了巩固孩子们的记忆,我经常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特别是摘果子游戏最受学生欢迎。我用多媒体出示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苹果是孩子熟悉的生字,树下是这些字的拼音。孩子们上台用鼠标把生字和拼音连起来,连对了苹果才会掉下来,表示摘到了苹果。我常常把孩子们分成3个大组,每个组选一名代表上台比赛一分钟哪个组摘的苹果多,其他同学作记录。相继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孩子们在一种快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喜欢学习,增强孩子们对生字的记忆。同时也巩固了汉语拼音。
二、反复重现,记忆深刻
我国心理学家谢千秋、王锭城指出:短时记忆如果经过反复重现或进一步加工,就会转为长时记忆。所以我把每节课学过的生字卡片,在早自习让学生认读,在每节课中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认读学过的字,给学生反复的刺激,加强巩固,努力让学生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举一反三,由新学生字偏旁部首带出学过的字。布置家庭作业时,让学生抄写完今天的字词后,把昨天的生字和今天的一同听写。在周末时我会叫他们把本周学习的生字全部听写一遍,不多,一般不超过20个字。作业量只增加了一点点,但我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期末复习和考试来看,孩子们对生字的掌握确实不错。
三、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对于确实读得好的,我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不用我布置孩子们都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拓宽识字途径,扩展读的数量
语文学习有着广阔的母语社会背景,作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識字。因此我指导学生用本子自做一个“认字乐园”,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种商标、传单、广告牌、报纸,并尽可能地把能剪下的字贴在“识字乐园”上。另外也可以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村委名字认下等等,每天利用午自习前5分钟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开展有意义的“5分钟识字擂台赛”,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变识字为快乐。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五、重视作业的批改
每次批改作业我不仅关注正确率,还重视每个字是否写得好看。在每个写得端正、有笔力的字上打上圆圈。每篇课文后有几个要求掌握的生字,我首先教会学生一笔一划,再让他们描红,最后把剩下的田字格写满,写完后我马上检查并给认真批改,学生拿到书后首先关注的是自己得到了几个圆圈。常常看到孩子们数圆圈与同桌比赛的喜悦表情,我也暗暗高兴,这样不用老师天天说,学生已经学会要正确对待书写了。
虽然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但是如果做教师的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把握住生活中每一个识字的机会,并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教学。并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去识字,我想还是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的!这样的识字教学课堂也将是精彩的、有效的!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然,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除了要有耐心,心中有爱,在课堂上还要能吸引每位孩子的注意力。我认为要想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字,在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识字教学,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一、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一味的识字,就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我经常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如在教孩子学习了一些生字以后,为了巩固孩子们的记忆,我经常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特别是摘果子游戏最受学生欢迎。我用多媒体出示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苹果是孩子熟悉的生字,树下是这些字的拼音。孩子们上台用鼠标把生字和拼音连起来,连对了苹果才会掉下来,表示摘到了苹果。我常常把孩子们分成3个大组,每个组选一名代表上台比赛一分钟哪个组摘的苹果多,其他同学作记录。相继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孩子们在一种快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喜欢学习,增强孩子们对生字的记忆。同时也巩固了汉语拼音。
二、反复重现,记忆深刻
我国心理学家谢千秋、王锭城指出:短时记忆如果经过反复重现或进一步加工,就会转为长时记忆。所以我把每节课学过的生字卡片,在早自习让学生认读,在每节课中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认读学过的字,给学生反复的刺激,加强巩固,努力让学生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举一反三,由新学生字偏旁部首带出学过的字。布置家庭作业时,让学生抄写完今天的字词后,把昨天的生字和今天的一同听写。在周末时我会叫他们把本周学习的生字全部听写一遍,不多,一般不超过20个字。作业量只增加了一点点,但我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期末复习和考试来看,孩子们对生字的掌握确实不错。
三、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对于确实读得好的,我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不用我布置孩子们都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拓宽识字途径,扩展读的数量
语文学习有着广阔的母语社会背景,作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識字。因此我指导学生用本子自做一个“认字乐园”,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种商标、传单、广告牌、报纸,并尽可能地把能剪下的字贴在“识字乐园”上。另外也可以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村委名字认下等等,每天利用午自习前5分钟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开展有意义的“5分钟识字擂台赛”,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变识字为快乐。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五、重视作业的批改
每次批改作业我不仅关注正确率,还重视每个字是否写得好看。在每个写得端正、有笔力的字上打上圆圈。每篇课文后有几个要求掌握的生字,我首先教会学生一笔一划,再让他们描红,最后把剩下的田字格写满,写完后我马上检查并给认真批改,学生拿到书后首先关注的是自己得到了几个圆圈。常常看到孩子们数圆圈与同桌比赛的喜悦表情,我也暗暗高兴,这样不用老师天天说,学生已经学会要正确对待书写了。
虽然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但是如果做教师的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把握住生活中每一个识字的机会,并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教学。并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去识字,我想还是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的!这样的识字教学课堂也将是精彩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