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作文中的创新素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都要依靠创造性的劳动。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就是要在作文教学中体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感慨,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境来。
  [关键词] 学生 作文 创新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都要依靠创造性的劳动,如何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作文教学以其最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特点,是最能胜任这一时代重任的,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就是要在作文教学中体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感慨,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境来,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是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势)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什么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种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如《开卷未必有益》(源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
  
  二、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形成,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随着思维训练。首先,要注意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是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思维深刻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解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三是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易忽视事物的重要细节。四是灵活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思维方法:一是逆向思维法,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班门弄斧,通常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本领的人。如果运用逆向思维,边可以从中演化出“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但是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所必有的吗?”这样的见解常能使人耳目一新。二是多向思维方法,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查,从而写出别有心裁的文章。三是外向思维,及思维从自己思考的领域推向别的领域,再从别的领域得到有益的启示,获得信息再反馈回来解决本领域的问题。如对《春》为个题目,可想到秀木繁阴的盛夏,硕果累累的金秋,白雪皑皑的寒冬,这一联想可赋予“春”这个季节以丰富的内涵。
  
  三、扩大阅读面,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有独到见解的好作文来,所以老是要教育学生们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全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维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四、优化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写作兴趣
  
  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教师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写作兴趣。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方能在研究和探索中达到一种乐而忘返、如痴如迷的境界。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兴趣,首先,应当在作文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交流,营造出一种激疑心理氛围。其次,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不同与作家的风格,学生个性主要指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他们写作上的优势(立意、谋编、遣词、造句等)。三是采取激励措施。作为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非拔尖的群体,不但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及时给以褒扬,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假若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要求他们像大作家那样的创造风格,那就会小看甚至无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严重挫伤其创新的积极性,甚至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编印《作文选》,成立文学社,推荐发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更能创造出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建忠.给学生预留创新的时空.
  [2]阎立钦.关于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
  [3]阎立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
其他文献
利用CFD方法计算了起重船船体垂荡、横荡和横摇运动的附加质量与附加阻尼。讨论了滑移面和流场的混合网格模型应用。进行了船模静水横摇试验,测量了起重船体横摇运动的附加质
自从我报名学习了心理咨询培训班,我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带进了我的教育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当一个老师的乐趣。“愉悦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愉快的教学,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在工作中融进“期望效益”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教学,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帮助孩子走出心理的困惑,从身心上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去年冬天,新一轮的心理
分析研究了淹没磨料水射流对花岗岩切割所成的切缝,发现淹没状况下切缝断面存在一宽度常数区;利用Hurst指数和R/S分析法得出了切缝形成过程中的时间相关性与随机性,得出切缝
[摘要]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的、最持久的学习方式。一个人要学会学习,并且能够终身学习,首要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学会阅读。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   [关键词] 兴趣 能力培养 语言氛围    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而阅读正是终身教育的主要手段。在终身教育中,“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要求和去向,我们必须挑选阅读材料。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不能不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中学生作文总体水平差,分析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问题 解决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中学。学
结合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融入社会责任教育及着重培养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归纳总结,为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