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反应性形式教学为出发点,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的方法探讨两位高中英语教师运用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的情况以及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两位老师倾向于使用直接纠错和诱导的反馈策略。两种反馈策略用于纠正学习者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居多。
【关键词】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语言形式;高中英语
【作者简介】罗影(1994.1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语教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形式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种教学选择,结合了交际教学法强调意义和传统教学法关注语言形式的优点(Ellis et al, 2002)。自从Long (1991) 提出形式教学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对形式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于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较少。国内关于形式教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概念的介绍和理论探讨层面(高强、李燕,2006;何莲珍、王敏,2004;俞洪亮,2004),对于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与教师反馈结合在一起。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性。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和学生访谈,对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双方对该方法的态度和理解,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二、文献综述
根据Ellis et al, (2002) 的分类,形式教学包括计划性形式教学和偶发性形式教学,后者进一步分为前摄性和反应性两类。反应性形式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发生的语言错误给出相应的负面反馈(Ellis, 2002)。反应性形式教学是处理交际活动中实际发生的语言知识错误。教师运用不同的策略帮助学生纠正语言知识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成功领会(Loewen, 2003)。反应性形式教学发生在以意义为主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的注意被转移到语言输出中的错误上。反应性形式教学和错误纠正(error correction), 否定证据(negative evidence) 以及纠错反馈 (corrective feedback) 密不可分(林琼,2010)。在本研究中,反应性形式教学被定义为在以意义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当教师认为学生的语言输出与目的语之间存在差距的时候,针对语言特征方面的错误提供纠正性反馈,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交际活动中转移到语言错误上。
从根本上而言,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是在以意义为中心的课堂中,纠正语言形式错误的纠错反馈策略。Lyster
【关键词】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语言形式;高中英语
【作者简介】罗影(1994.1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语教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形式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种教学选择,结合了交际教学法强调意义和传统教学法关注语言形式的优点(Ellis et al, 2002)。自从Long (1991) 提出形式教学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对形式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于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较少。国内关于形式教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概念的介绍和理论探讨层面(高强、李燕,2006;何莲珍、王敏,2004;俞洪亮,2004),对于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与教师反馈结合在一起。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性。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和学生访谈,对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双方对该方法的态度和理解,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二、文献综述
根据Ellis et al, (2002) 的分类,形式教学包括计划性形式教学和偶发性形式教学,后者进一步分为前摄性和反应性两类。反应性形式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发生的语言错误给出相应的负面反馈(Ellis, 2002)。反应性形式教学是处理交际活动中实际发生的语言知识错误。教师运用不同的策略帮助学生纠正语言知识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成功领会(Loewen, 2003)。反应性形式教学发生在以意义为主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的注意被转移到语言输出中的错误上。反应性形式教学和错误纠正(error correction), 否定证据(negative evidence) 以及纠错反馈 (corrective feedback) 密不可分(林琼,2010)。在本研究中,反应性形式教学被定义为在以意义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当教师认为学生的语言输出与目的语之间存在差距的时候,针对语言特征方面的错误提供纠正性反馈,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交际活动中转移到语言错误上。
从根本上而言,反应性形式教学策略是在以意义为中心的课堂中,纠正语言形式错误的纠错反馈策略。Ly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