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现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昏”意为鄱阳湖以西
  许多年来,这个在鄱阳湖西岸消失了上千年的神秘古城,如同一座东方庞贝古城,依旧不断被人们提起:刘贺被封海昏侯,那海昏侯国究竟在哪里?
  想要了解海昏侯国,首先要知道“海昏”的由来。很多人想不明白,墓主人身份高贵,为什么会起“海昏”这个听起来并不是很好的封号呢?是不是因为其昏庸无能,所以才叫“海昏侯”?其实不然。古人把湖泊称作海,例如曾为皇家园林的北海和中南海。而“昏”在甲骨文中是太阳落山之意,代表方位是西。因此,“海昏”的意思即是“鄱阳湖以西”。
  紫金城遗址城墙历经2000多年不倒
  实物的佐证出现于2007年。当年,在南昌连续发掘出数座古墓,墓中的木简、墓砖上相继出现了“海昏”二字。首先,在一座于2007年9月发现的东晋古墓中发现了一件记载墓主身份的文物,墓主身份被认定为海昏县骑都尉,这是首次发现能证明海昏古城存在的实物。紧接着在当年的12月,一座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大型墓室中,“豫章国海昏县”几个字出现在该古墓后室门口的3块墓砖上。这可否说明,传说中的海昏侯国就在南昌附近?
  沿着村后林间的石子小路走几百米,一道大约两人高的泥墙映入眼帘,虽然上面已经长满竹子,但是和周围的土地区别十分明显。陶瑞波说,这就是黄土堆积的城墙遗址了,一共有两道,还有城门。走过城墙后,眼前也豁然开朗起来。大片已杂草丛生的农田中,一块石碑尤为显眼,上面赫然写着“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
  陶瑞波说,他从小就知道家后面有道古城墙。儿时的他经常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地在城墙上玩耍,稍微大些就经常在城墙附近放牛,经常能在地里捡到瓷片、瓦片。并且,在围墙内的田地里,当地农民曾经挖到过大石柱,埋在地下足足有1.5米,每根都有100多斤,估计就是当年建房子的石墩子。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也正多亏了这种“落后”,这座震惊全国的汉代遗址依然保持着“原生态”,也为今后大遗址公园的建设创造了条件。目前,专家已启动对城墙的勘探。专家们在勘探中发现了非常特殊的现象—紫金城有两道城墙。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推测,在当时一般人可能就在第一道城墙外面活动,进不了核心区域。
  海昏古城是毁于地震还是沉入鄱阳湖底?
  更加扑朔迷离的则是海昏侯国的消失。这段历史,史料中只有零星记述,且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当时发生了地震。修订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南昌府志》记载:318年3月,庐陵、豫章西阳地震山崩。这其中,就包括了海昏古城。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隋唐时期沉入湖底。根据《水经·赣水注》记载,隋炀帝时,鄱阳湖湖水南移扩展,元、明两代,随着湖区的继续沉降,鄱阳湖逐渐向西南方扩展至进贤县北境的北山,海昏古城因此沉入了湖底。
  在永修县当地依旧流传着一个民谣:“淹了海昏县,现出吴城镇。”这个民谣也似乎唱出了当时的那段历史:海昏古城在鄱阳湖湖水上升的演变中湮没,取而代之的则是吴城的兴盛。
  考证:紫金城址确定为海昏侯国都城
  海昏侯都城城址的谜团终于破解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现。在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同时,考古人员还对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并证实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紫金城城址即为汉代海昏侯国都城。
  国家文物局接到汇报后,立刻重视起来,特地在南昌组织专家论证会,最终决定对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并派出了专家组指导、参与考古挖掘和文物保护工作。这也是继长沙马王堆、广州南越王墓之后,我国第三次由国家文物局从全国调集顶尖专家一线指导挖掘工作。
  险:盗洞离主棺只有5厘米
  14.8米的盗洞,究竟有多深?如果你看过《鬼吹灯》,自然知道“摸金校尉”的厉害。就连作为考古发掘领队的杨军也不禁感叹道:“把椁室底板都打通了。”
  “可以说,盗墓者也是非常“专业”的。盗洞就打在主椁室的正中间,仅差巴掌宽的距离就会打到主棺,只有大约5厘米。”杨军说,“不知是天意还是墓主人的故意设计,主棺并没有在正中间,盗洞正好打在了一个没有随葬品的位置。”
  幸运的是,多亏了当地村民的及时发现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才避免了墓园被进一步破坏,这个历经2000多年沧海桑田的主墓得以完整保存。2011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2015年1月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挖掘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将之与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考古并列为2015年国内两个重大考古项目。
其他文献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四川省;气象条件;病情调查;综合防控  猕猴桃(Actinidia)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新兴水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因此被誉为“维C之冠” “水果之王” “人间仙果”等。同时,猕猴桃在医学上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研究发现,猕猴桃根、鲜果中均可提取到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成分。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极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猕猴桃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我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西湖从唐代起就是知名的风景区。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西湖已经发展成为“四时朝暮,阴晴雪月,无所不宜”的风景胜地。在游览西湖的人群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就非常热衷于游西湖,在其禅位孝宗之后,游西湖成为赵构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甚至在自己的居所“德寿宫”内凿建了一个“小西湖”,可见其对西湖的喜爱。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也时常流连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近几十年来农药与肥料的持续使用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以太湖地区化学磷肥减施工作为例,分析了在保证水稻产量前提下减肥增效的可行性,旨在为今后科学施肥、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通过文献中大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在肥料定量施用下太湖流域氮、磷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通过农户调查总结了目前江苏省水稻种植中施肥量与产量的粗
汉代先民善于思想和崇拜,虽然皇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社会上儒学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道家思想和民间宗教也十分活跃。人们在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孝亲的伦理道德束缚的同时,在对贤君明臣、武功爵勋、贞节烈女、殉国刺客顶礼膜拜的同时,对成神为仙也充满激情,对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神也是尊崇有加。他们认为万物有靈,对天上、地下的一切神灵都非常敬重。在汉画像石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无所不包的,无怪乎鲁迅先生
我从来没有数过年末除夕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这一餐,餐桌上到底有几道菜。直到今年我因疫情爆发没能在大年三十这天赶回家。那天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亲戚朋友纷纷晒出一张张摆满美味佳肴的照片,我把它们与姐姐发的对比了一下,仔细数了一遍。那一天,我家团圆饭做了整整十二道菜。  白切鸡、清蒸桂花鱼、虾仁粉丝、拔丝慈姑、啤酒鸭、红烧肉、白灼虾、清炒芥蓝、炖豆角、鸡杂炒南瓜椒、青葱腌酸菜,盘盘碟碟把整张餐桌摆得满满
表现是人类的本能。表现欲是人固有的一种秉赋,这是人性因进化而步入文化自觉阶段的重要标志。从远古先民的岩画,到现代西方的涂鸦,莫不如是。  因此,所有的艺术品类,都是为满足人类的表现欲而产生、发展的,并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精致化而更趋美的创造。但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来衡量,是否把艺术作为生命期许而非仅仅为了猎取商业利益的手段,则是区分真假艺术家的一种价值判断标尺。艺术品当然也是商品,但它的价值恰恰表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文化环境多样,其村庄更是具有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的异质性,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很难 “一刀切”,必须分类推进。大都市农业区的农业农村特征不同于一般农业区,本研究以典型的大都市农业区上海金山区为例,基于覆盖所有行政村的问卷调查,以产业发展为标准,构建乡村类型分类矩阵,划分乡村类型,并结合不同类型村庄自身发展特色,识别共性和个性需求,探索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
塔罗(Tarot),是古老的神秘知识,是预言之书,其中蕴藏了大自然的真谛和万物灵性的奥秘。由大约78张充满象征意味的图画构成的塔罗牌(Tarot-Deck),以占卜的形式,向我们展示真正的智慧。  塔罗的起源  关于塔罗的起源,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说法是埃及起源说。“Tarot”一词取自埃及语的“Tar(道)”和“Ro(王)”,意思是“王者之道”。王者为天,“天道”指“天意”,即天之道,冥冥
你所拥有的一切都被明码标价,成为婚姻市场上的筹码,你惊恐地后退,却无路可退……不如闭上眼睛,做一场梦。  今年秋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携手英国壁虎剧团联合制作的这部《惊梦》,是受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部伟大戏剧作品《仲夏夜之梦》和《牡丹亭》的启发,试图打破种种边界创作而成的。看一下宣传片,我相信你能更好地领会这部剧的意图:人民广场的相亲角,地上摆着无数把伞,伞上贴着“简历”—你所拥有的一切都被明码标价,
早期,屏风被称为“邸”、“扆”、“依”,后来又有“屏”、“屏门”、“屏障”、“锦屏”、“画屏”和“罘罳”等名称。其使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根据《礼记》记载:“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汉代郑玄注释说:“依,如今绨素屏风也,有绣斧纹所以示威也。”这是说周代的天子设立带有斧纹的屏风以彰显威严。此后,历代帝王都会在龙椅后面布设一座威严的屏风,衬托得皇帝的权威更加至高无上。  “屏风”之名最早见于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