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个人教学实践谈起,着重从基础差、底子薄的班级入手,根据其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些心得体会,提出了一些关键的教学注意事项和教学策略及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兴趣; 教学实践; 强调重点; 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99-01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好基础好的班级比较容易,但要教好基础差的班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抛砖引玉,愿与同行商榷。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至少应该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兴趣:
1.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首先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喜欢他们。这就需要老师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在中学里,一些科任教师上课才到班级,下课就走,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为了多和学生接触,我要求自己上课提前到,下课不急着走,这样总会有一些学生围在我的身边,我可以从和他们的谈话中了解一些他们的想法,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有什么话都愿意和我说,因而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虽然起初回答问题时他们会有答非所问的情况,而我遇到这种情况也总是耐心引导,使答非所问这种情况逐渐减少。基础差的班级在很多时候,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情况多,但我认为错误的答案也很有价值,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错误错在哪里,能及时给予纠正,其他同学也能引以为戒,在教学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初中生朝气蓬勃、爱动性强、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即使是课堂的演示实验我也决不包办代替,尽可能让学生来完成。每当我端着实验仪器早早来到班级,总会有很多学生过来问这问那,还有的学生要动手试一试。如:“电流的强弱”教学中,讲到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负接线柱流出时,有的学生马上提出了问题:“如果接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说:“请你上来给大家做一下演示实验好吗?”那位学生很高兴地上来完成了实验,他和其他同学都直观地看到了实验结果。他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物理并不难学,还很有意思。”
3.激发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家人、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赞扬和信任。为此,在物理教学中采用竞赛的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每周我都让每一个学生出一个物理问题(可以是计算题、简答题、作图题、改错题等),要求提出问题的同学要先自己尽量弄明白,再以组为单位进行解答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对于获胜者给予表扬,对于失败者给予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心。
二、注重强调重点,及时突破难点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差的班级,理解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要特别加强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的教学。如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部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我们不能幻想学生马上就会,讲课时一定要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策略,选择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讲完课之后,还要多和学生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症结所在,以便尽快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还有一特点就是他们很容易忘记所学的知识,如有的班级第一天学习的内容第二天再提问时,大部分学生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为此我采取的办法是在下节课前几分钟,提出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几个问题,让他们有目的的去看书,让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把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校正过来。比如,在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教师要反复多读关键词语,让学生用笔勾划,引导学生弄清其中的含义。例如:在“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句话改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不可以?又如讲解欧姆定律时让学生注意:“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对吗?又如:在讲解“热传递”时把“吸收热量”说成“含有热量”对吗?这样老师提问,学生思考,既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抓住了重点知识。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能力,进而形成完整知识结构的能力,增强记忆,并融会贯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所教的基础较差的班级的成绩提升幅度非常大,甚至与其他的基础好的班级的成绩不相上下,我想这和我对学生的尊重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以上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点滴体会,还望同行们能提出更加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兴趣; 教学实践; 强调重点; 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99-01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好基础好的班级比较容易,但要教好基础差的班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抛砖引玉,愿与同行商榷。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至少应该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兴趣:
1.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首先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喜欢他们。这就需要老师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在中学里,一些科任教师上课才到班级,下课就走,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为了多和学生接触,我要求自己上课提前到,下课不急着走,这样总会有一些学生围在我的身边,我可以从和他们的谈话中了解一些他们的想法,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有什么话都愿意和我说,因而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虽然起初回答问题时他们会有答非所问的情况,而我遇到这种情况也总是耐心引导,使答非所问这种情况逐渐减少。基础差的班级在很多时候,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情况多,但我认为错误的答案也很有价值,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错误错在哪里,能及时给予纠正,其他同学也能引以为戒,在教学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初中生朝气蓬勃、爱动性强、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即使是课堂的演示实验我也决不包办代替,尽可能让学生来完成。每当我端着实验仪器早早来到班级,总会有很多学生过来问这问那,还有的学生要动手试一试。如:“电流的强弱”教学中,讲到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负接线柱流出时,有的学生马上提出了问题:“如果接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说:“请你上来给大家做一下演示实验好吗?”那位学生很高兴地上来完成了实验,他和其他同学都直观地看到了实验结果。他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物理并不难学,还很有意思。”
3.激发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家人、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赞扬和信任。为此,在物理教学中采用竞赛的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每周我都让每一个学生出一个物理问题(可以是计算题、简答题、作图题、改错题等),要求提出问题的同学要先自己尽量弄明白,再以组为单位进行解答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对于获胜者给予表扬,对于失败者给予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心。
二、注重强调重点,及时突破难点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差的班级,理解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要特别加强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的教学。如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部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我们不能幻想学生马上就会,讲课时一定要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策略,选择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讲完课之后,还要多和学生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症结所在,以便尽快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还有一特点就是他们很容易忘记所学的知识,如有的班级第一天学习的内容第二天再提问时,大部分学生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为此我采取的办法是在下节课前几分钟,提出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几个问题,让他们有目的的去看书,让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把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校正过来。比如,在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教师要反复多读关键词语,让学生用笔勾划,引导学生弄清其中的含义。例如:在“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句话改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不可以?又如讲解欧姆定律时让学生注意:“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对吗?又如:在讲解“热传递”时把“吸收热量”说成“含有热量”对吗?这样老师提问,学生思考,既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抓住了重点知识。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能力,进而形成完整知识结构的能力,增强记忆,并融会贯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所教的基础较差的班级的成绩提升幅度非常大,甚至与其他的基础好的班级的成绩不相上下,我想这和我对学生的尊重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以上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点滴体会,还望同行们能提出更加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