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解毒方加减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研究

来源 :四川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茯苓解毒方加减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茯苓解毒方加减治疗.记录两组症状评分、炎症因子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道灼瘁、尿急、尿频及尿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 (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组间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 (5/50),与对照组的8.00%(4/50)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00% (5/50),低于对照组的26.00% (13/50),组间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苓解毒方加减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新加三合汤辅助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溃疡愈合与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纽各46例,对照组以奥美拉唑+瑞巴派特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新加三合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溃疡愈合情况、胃消化功能、胃黏膜生长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纽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痘候胃脘胀痛、泛吐酸水、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嗳气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
目的:观察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纤维支管镜(纤支镜)灌洗对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0月96例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纤支镜灌洗治疗,实验组采用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纤支镜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和炎性反应指标.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75% (45/48),对照组为79.17% (38/48) (P<0.05).治疗前两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
目的:观察祛风止瘁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祛风止瘁方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来本院中医内科就诊的106例血虚风燥型糖尿痛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风止痒方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皮肤瘙痒症状评分、瘙痒程度积分,检测两组患者的P物质(SP)、β-内啡肽(β
目的:观察荷叶参黄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11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7例)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荷叶参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肝脾肿大、右胁胀痛、脘腹痞满、口干口苦、大便不调、肢体困重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脂肪肝病情程度超声影像学评分、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祛邪方联合西药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UC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西药组(n=40)、中药组(n=40)与中西结合组(n=40).西药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中药组采用自拟扶正祛邪方治疗,中西结合组采用自拟扶正祛邪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1个月为1疗程,三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时间为3个月.比较三组中医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三组中医证候评分,检测三组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P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