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北京市防灾减灾评价体系构建及测度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超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要素的不断聚焦,城市面临风险的不确定性也不断增加。提升超大城市对灾害的抵御力、适应力和响应力,需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对超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进行前置评估。为此,通过构建超大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结合文献分析和实际访谈调研,选取8类指标对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超大城市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防灾减灾;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F127;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3-0023-04
  中国气候地貌复杂多样,城市灾害具有灾种众多、灾害发生频率大、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1]。灾害风险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成为灾害风险防控与治理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
  随着超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种要素集聚以及流动性加速加快,超大城市面临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之特大城市机构复杂化、多维化、流动化等叠加,城市风险既要考虑资源环境造成的“自然风险”,又要认知大量集聚造成的“人为风险”,需要统筹考虑风险的客观性、主观性、技术性、互构性和制度性。复杂多样的城市灾害问题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是特大城市安全防灾工作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工作非常重視,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源头上防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建设韧性城市等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提升超大城市面对灾害等不确定因素时的抵御力、适应力和响应力,需要对超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进行前置评估。加强超大城市对灾害的积极应对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超大城市概述
  2014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我国城市按照人口规模划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其中超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1 000万以上的城市[2]。按照这一标准,截至目前我国的超大城市有8个,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成都、武汉。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8个超大城市中,按照常住人口数量排序由大到小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天津、深圳、武汉,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重庆,3 124.32万人,是常住人口最少的武汉1 121.20万人的约2.79倍。从常住人口密度分析,由大到小的排序分别是深圳、上海、广州、北京、武汉、天津、成都和重庆,密度最大的是深圳,是密度最小的重庆379.17的约17.74倍。详见表1。
  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遵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超大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多方法,既需要方法合理,又需要实操可行。作为城市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必要研究在评价体系框架内选择能反映防灾减灾能力的指标,构建客观、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能把主要指标所反映的实际特征体现出来,用综合指标体系对防灾减灾能力进行综合测度。本研究结合文献分析和实际访谈调研,选取8类指标对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价,详见表2。
  1.总人口。以常住人口为测度指标。城市人口数量越多,受灾可能性越大,对防灾减灾的要求越高,尤其超大城市人口高度聚集。
  2.人口密度。常住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密度越大,受灾可能性越大,对防灾减灾的要求越高。
  3.生产总值。以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指标。超大城市经济的发展体量越大,其社会经济在面对灾害时暴露性越大。
  4.人均生产总值。表明灾后对财力的支持能力大小。
  5.特殊人群情况。老年人和儿童作为特殊人群相对脆弱,因此,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数量越多,人口的脆弱性相对较大。
  6.卫生技术人员和机构床位情况。灾难发生后能快速响应和救助、减低灾害损失的能力。
  7.林木绿化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减灾防灾具有积极作用
  8.节能环保投入力度。政府对环境保护和节能的资金投入、有助于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
  三、研究方法
  拟采用加权评价法。首先通过计算指标体系选取指标的权重,用来反映指标对评价结果的重要性或影响程度;然后将选取指标与计算的权重相乘,计算评价结果的整体数值。
  (一)指标权重确定
  1.AHP权重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时,首先需要构建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出各分析项的平均值,接着利用平均值大小相除得到判断矩阵。平均值越大意味着重要性越高,权重也会越高。
  一般情况下,如果CR<0.1,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就不具有满意一致性。
  2.优序图法
  优序图法是针对需要比较的n个比较对象分别进行排序,并分别对各个序号进行评分,即得到优序数,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分别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总优序数,按照总优序数数值大小进行评定。优序图法计算权重时,首先需要构建优序图权重表。优序图权重表构建方式为,先计算出各分析项的平均值,接着利用平均值大小进行两两对比,平均值相对更大时计为1分,相对更小时计为0分,完全相等时计为0.5分;平均值越大意味着重要性越高,权重也会越高。
  (二)加权综合评价
  其中,P为评价对象的总指数,Ai表示第i指标的量化值,W表示第i项指标的权重,m表示整个评价系统的指标个数。
  四、北京市评价分析
  以北京市十六个区2018年数据为基准,对超大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开展评价。
  (一)权重分析
  采用AHP法权重和优先图法计算权重值,假设AHP法权重和优先图法权重对于研究的重要性一样,各占0.5,因此最终权重采取二者加和取平均值,详见表3。
  (二)评价结果
  根据综合得分评价,综合分值最高的前三个区是密云、怀柔和平谷,得分较低的区是朝阳、海淀和西城,详见表4。综合得分较高说明防灾减灾能力较强,反之较低。结合发布的截至2020年11月3日全市16区新冠肺炎无报告病例天数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表明,得分最高的密云、怀柔和平谷是无报告病例天数或天数较长的区,而得分较低的朝阳、海淀和西城是无报告病例天数较短的区。因此,从侧面也印证了评价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和适用性。
  本研究评价结果受评价方法、权重判定、所选指标和数据获取的限制,会对最终评价结果带来影响;同时,特大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还与灾害危险性和灾害易损性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研究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   金磊.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6,30(10):74-79.
  [2]   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1/20/content_9225.htm,2014-10-20.
  [责任编辑   妤   文]
  收稿日期:2020-11-08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一般项目(18JDGLB015);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特别项目(201901011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2021C6536)
  作者简介:穆松林,男,副研究员,博士后,从事城乡空间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土地利用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伴随而来的是养老的社会需求问题。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产业,把健康融入到涉老养老产业中。以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照护式养老模式即“医养融合”被社会所广泛认同。发展“医养融合”对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方便疾病诊疗急救,以及构建多方共赢格局都具有特别意义。但目前“医养融合”在发展中还存在某些不足,需要从完善政策、资源整合、观念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多
摘 要:燃气产业不仅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更是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主战场。数字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深度融合是驱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分析当前燃气产业数字经济应用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控两个方面,探析燃气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限制边界以及突破路径,以期为后续燃气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数字经济;燃气产业;数字化赋能;产业融合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探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结合新常态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提出有利于提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的各项措施,以期为经济要素流转和人民便利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
摘 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规律,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适应我国新阶段发展要求的重大战略安排。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发展短板,全面准确地把握“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破解当前乡村治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构建“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对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
摘 要:职业教育在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为我国乡村地区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本。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应真正以人为发展核心,为服务乡村地区建设培训人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还需要更好地发挥职业培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优化相关路径;以“扶持谁”为突破口,精确识别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象;以“谁扶持”为支撑点,厘清各帮扶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怎么扶”为落地点,切实帮助被帮扶对象
摘 要:在昂普理论(RMP)的基础上,基于研学旅行的特殊性,提出P(Policy政策)-RMP维度的产品开发分析模式,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分析国家政策、南京市研学旅行资源,并进行南京市思政研学旅行市场分析,在市场分析时,主要考虑旅游产品选择偏好与动机以及对研学旅行的忠诚度三个维度,最终提出南京市思政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思路及策略,以期为南京市思政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昂普理论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线上教学平台的云课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应用和推广。关于云课堂的研究更多集中于概念和理论层次,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线上线下酒店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性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从课前预习、课中互动以及课后巩固三方面探究了基于云课堂的高职酒店英语教学设计和实践,以期为提高高职学生学习酒店英语兴趣、提升高职酒店英語教师教学技能、实现高职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