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起点,对于继承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历来是被重视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是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学生具备此能力也是历年来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但是,文言文教学“怎样教、如何教”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素质教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创设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课堂教学是立足点,但不代表只能依赖课堂,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可以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教为不教”的教学目标。
  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基本理解文章词语、句子的含义,再对文章的结构内容进行深一步地探究。但如果要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诵读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在诵读中推断某些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以及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如果以上三个目标都能达到,那文言文的意义就更无可替代了。
  二、文言文的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老师要想了解掌握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关注“言”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指导学生积累和归类梳理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从而做到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文言文具有不同的文体,因此根据文体的不同来确定难点和重点,看到文言文中好的创作手法,可以取其精华之处。除此之外,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学生的发展也不能被忽略,尤其是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三、文言文的教学方法的确定
  新课标中提出,学习文言文应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知、解、体、用”,因为文言文本身就是常态的文本教学。如果想使教学效果更好,老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点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文言文进行深一步的探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的设计
  如果可以成功地设计导入,则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导入的设计时,需根据课文、学生等各种因素来设计,可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法、激发情感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等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摸索,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导入方法。教师要牢记课堂导入要遵循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等原则。
  (二)文言文的“读”不可缺
  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对文本的“读”,可按照“三读”进行:听读(听教师范读或多媒体的音频)、自读、仿读。虽然“三读”要花费一节课的很多时间,但文言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读”不可缺。
  (三)对字、词、句法的处理
  首先要和学生针对文本里的生僻字或难字认清并识记,重点是文言文实词的识记上,特别牢记一些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内容;另外对重点的文言虚词和文言句法,教师也要让学生涉猎一些,教师课堂上不要只是围着中考指挥棒转,忽略了学生对这些最基本的文言文知识的认知。
  (四)在体验中学习、感悟
  体验教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体验,才会达到教学目标。
  所谓“实践出真知”,这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是适用的,只有学生真正经历过,才能更深刻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感情,促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可采用“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编排课本剧,学生扮演文本里的角色”“展示相关视频、图片等”“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情境,产生联想体验”“实践中体验”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而言,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体验、感悟、积累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设计问题,会有助于学生解读人物形象,体味作者情感,从而更好地指导朗读,培养语感。老师可以抓住关键字词句进行提问,引起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抓住文本中重点的词句提问,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领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会设计一些问题来提问学生,但这些问题都是能在基本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回答出来的,或者就是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但前提一定是熟读文章,这样效果会事半功倍。
  (六)强调拓展多比较
  在学习课本上文言文的基础上,老师应向课外延伸,将课内与课外相比较,取其精华,积累更多的词语或句子的同时,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知识。
  (七)注重开发学生资源和示范性解读
  课堂上要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给学生更多地展示机会。教师的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认识,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语境理解,包括对文章主题的正确把握等,应该示范讲解,不要一味地把课堂统统还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导致学生理解上的片面化。
  五、总结
  在文言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其侧重点自然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为依据。只有这样做,才能满足《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在积累和感悟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情趣”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新课改要求。因此,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做到侧重点不同。
  参考文献
  [1]何卫东.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19).
  [2]闫经纬.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学周刊,2011(17).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养课,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化性、艺术性应是它的核心特点。因此,课程知识体系不像数理学科那样有着严密的逻辑性,需要严格的知识系统的递进式训练。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探析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语文的艺术性很强,许多作品是性灵的抒写,这一特征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空间,即使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也可以站在
【摘要】《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这四篇游记散文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章,既然这四篇文章编排到一起,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抓住它们在作为游记散文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共同特征,将它们对比整合起来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篇目。  【关键词】整合教学;语言美;古典情怀;与现实的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四篇文章既然属于游记散文,在教学中就要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要讲求“美”,高中新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词无疑都是文学精品,应是我们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域。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注意还原诗词的本来特质,遵循美育规律,注重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词;审美教学;能力培
【摘要】字母词与汉英语码混用作为两种新兴的语言表达现象,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以网络流行词“hold住”的分析为例,拟从二者的概念、生成渠道、构词特点、认知理据、社会各界的态度等方面着手,比较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字母词;语码混用;流行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字母词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希腊字母等西文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与符
【摘要】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着重要地位,稍一不小心往小的方面说可以让你一次考试失败,往大的方面说也许会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轨迹,那在考场中如何快速地写好一篇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上都属于中上水平的作文呢?“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高分作文的模式。  【关键词】引;议;联;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历来都占着特殊地位,大有一篇作文决定一名学生的一生的趋势,而
【摘要】《口技》是清代作家林嗣环的经典之作,文中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历来,人们大都从文言字词积累,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层次清晰、首尾呼应的记叙方法入手分析文本。但要身临其境地感受口技人的精彩表演,体会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剖析作者使用这些词汇的意图。  【关键词】修饰性副词;时间副词;拟声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修饰性副词  本文篇幅短小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阐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其中,发展思维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了一线老师的重视。有的着力打造“情理课堂”,有的提出语文教学需有理趣,更有的倡导语文教学向理科教学学习,须有“理性思维”。  【关键词】语文思维;培育要素  【中图
【摘要】处于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新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使用,同时还必须将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拥有更为广阔的语文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以此来丰富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所谓的拓展延伸就是指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必须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让学生在实践
【摘要】做了班主任让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更有趣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回味,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园地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爱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几年来,酸、甜、苦、辣应有尽有,在摸索中前进
【摘要】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综合性技术人才,语文作为中职教育基础课程之一,是中职学生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方面。本文立足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