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应激的铜绿假单胞菌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鉴定巨噬细胞应激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磷酸化修饰在该菌应答应激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强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固相金属离子亲和层析(SCX-IMAC)富集应激细菌的磷酸化肽段,并利用纳升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nano LC-MS/MS)进行鉴定和分析其磷酸化蛋白质组.结果 在应激细菌中鉴定到14个磷酸化肽段,对应于12个磷酸化蛋白质,其中膜蛋白占50%,提示膜蛋白的磷酸化修饰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蛋白质功能分析显示这些磷酸化蛋白质主要涉及应激应答、铁摄取转运、厌氧呼吸、过氧化氢的应激应答、磷酸化介导的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对其转导应激信号及应答巨噬细胞内的缺铁、缺氧和氧化应激等不利生存环境具有关键作用,该结果为深入理解该菌的毒力及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系多基因参与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炎性介质和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是哮喘的3个显著临床特征[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耐受机制缺陷在哮喘和变态反应(过敏症)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DC不仅启动气道免疫和炎症反应,而且介导免疫耐受[2].调节性T细胞
期刊
近年来,非经典HLA Ⅰ类分子(HLA-E、HLA-F和HLA-G)的生物学功能受到了高度重视,特别是HLA-G基因及蛋白的研究尤为关注[1].HLA-G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模式,与表达在免疫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结合直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或通过各种机制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致耐受树突状细胞和HLA-Gpos免疫耐受型细胞发挥间接的免疫调节[2-3].研
期刊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及其携带模式、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以及组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细菌蛋白磷酸化和ESBLs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PCR和测序法确定大肠埃希菌主要ESBLs基因(KPC、TEM、SHV、CTX-M)及其携带模式.采用E-test和微量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固定化金属螯合层析法、细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