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与南极空洞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4套,满头白发的作家赵大年在讲授成语典故,这天讲的是女娲补天。当他讲完《淮南子》里的这则故事,却令人意外地做了一番发挥——现在,人类也面临着补天的任务,因为南极出现了臭氧空洞。
  臭氧层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了臭氧层的保护,地球上的万物都将因经受不住紫外线的烧灼而消亡。1994年,科学家观察到的臭氧空洞,面积有整个欧洲那么大。第二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女娲要补的洞是恼羞成怒的水神共工一头撞出来的,神惹出来的祸当然只能由神来解决。那么南极的臭氧空洞是人类惹的祸吗?
   1974年,美国化学家发现,南极上空20亿年来形成的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而罪魁祸首是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包括俗称氟里昂的氟氯碳化合物。因为南极的平流层较低,当这些物质随着大气环流被输送到南极的平流层后,就会通过催化化学过程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
  也有科学家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认为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和气象学过程,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有限的。太阳风射来的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磁两极集中,并破坏了那里的臭氧分子,可能才是臭氧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
  不论如何,南极的臭氧空洞在扩大是事实;不论人类活动影响有多大,有影响也是事实。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人类能否减缓臭氧空洞扩大的趋势。换句话说,人可以补天吗?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有多大?人类对自然的恢复力有多强?这是两个相互关联却恐怕永远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如今,面对气候变化的难题,人们继续着争论。有人认为后果堪忧,但人类有能力弥补过失;有人认为事态本没那么严重,不必夸大其辞。这种争论并不可怕,大可以继续下去。可怕的却是另外两种态度:或者相信有女娲存在,大难临头时她就会显灵;要么觉得自己就是女娲,可以越俎代庖,替共工收拾残局。
  与臭氧空洞类似,冰山加速融化也被视为全球变暖的迹象。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科学家在对南极海域的考察中,意外发现冰山融化时会向海洋释放出微型铁粒子。铁物质会促使海藻大量繁殖,海藻吸收二氧化碳后会沉入海底,从而将这种温室气体沉封上百年。南极洋里若铺满铁物质,生出的海藻将能吸收几十亿吨的二氧化碳。补天难,向海洋里注铁却相对容易。现在已有人在策划向海洋施铁了。
  庆幸的是,参与考察的科学家雷斯韦尔(Rob Raiswell)是一个头脑冷静的人。他认为“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海洋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它会对周边区域造成影响”,“地球也许有自我反击的机制,但无法代替人类自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
其他文献
我的同事假期去希腊旅游,带回一件很有特色的纪念品——毕达哥拉斯杯。  喇叭形的杯子里,中间立着根圆柱,圆柱下方有个孔,杯壁上刻着一条线。向杯里注水,只要不超过这条线,水一滴都不会漏;超过了它,杯里所有的水便一泻而空。这个杯子无疑可以用作演示物理虹吸现象的教具,它的发明者——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却是要借此警戒人们,贪欲一旦超越界限,最终连你原来拥有的一切也会失去。  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Berna
中国银行在日内瓦开了分行,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也来祝贺。一曲“梁祝”拉得如泣如诉,观众听得如醉如痴。我不懂音乐,也觉得真好!  日前,收到友人转发的帖子,讲了一个跟音乐有关的故事。早晨8点,在华盛顿一个地铁站的入口处,一个衣着普通的青年在拉琴卖艺,先是巴赫,然后是舒伯特。有人停留了数秒,便匆匆离去;有人扔下一美元,脚步却未稍歇;也有人靠在墙上似乎在听,几分钟后看看手表,转身走掉了。只有一个三岁的小男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又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氨甲喋呤单次注射;B组单纯中药及C组单次注射氨甲喋呤(MTX
10月23日,在金融海啸的喧嚷中,失去光环的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以下称格老)出席美国众议院监管委员会的听证会。议员们语带挖苦,炮声隆隆。该委员会主席沃克斯曼(Henry Waxman)更是咄咄逼人。  格老保持着镇静,字斟句酌,“40年来,一直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我的想法”,“然而去年夏天,这座智慧的七层宝塔轰然倒塌”。“我和一些人,尤其是我,原本寄望于那些借款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去保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机械通气时间之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