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语言测试的设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言测试的必要性
  语言测试在语言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为语言教学提供了目标,并对教师和学生成功实现进行监控。语言测试对语言的讲授和学习提供了试验和调查的方法学。题目设计不好教师不能正确了解教学,学生也会被引向歧途。因此,我们主张的是科学的符合教学原理的测试,它有诊断和指导教学的作用,可以增加学生1的学习动力,使教师和学生有阶段感、程
  度感和成功感。
   语言测试可以用来选拔人才。人才的要素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主要指思想深度获取知识的技能。思想深度要靠语言来表达,获取知识要靠语言这一媒介来进行。语言水平越高,获取知识就越精确,获取知识的渠道就越多,思想也就越丰富。因此,升学、招工和评职称都常用语言测试。语言测试的影响如此之大,作用如此之突出,值得给予比以往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二、语言测试的类型
   实际上,不存在最好的测试或是最好的测试技巧,一项测试被证明能理想地达到某一种教学目的,对另一个教学目的很可能根本毫无用处,一种技巧在一个教学状态下行之有效,也许对另一个教学状态完全不起作用。因此,测试人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任何一个教学状态下测试的目的。由此可见,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不同的类型的测试与之相适应。
   接用途分类,至少可以分出四类语言测试:水平 (proficiency test成绩测试 (achievement test)、潜能 (或素质)测试 (aptitude test)以及诊断测试 (diagnostic test)。
   成绩测试是回顾从前。水平测试主要是展望未来,同时也注意过去。潜能测试只是预见将来。诊断测试检查以往以图补救今后。由此可见,设计好一套试题,使之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并不那么简单,明确测试的目的或用途仅仅是第一步。要保证所设计的题目确实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还要在具体设计中下很多功夫。
  三、设计试卷的标准
   请看以下试题:
   (1) Is there rice in the pan?
   A. some B. any C. a D. those
   (2) When I met Ted yesterday,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him since Christmas.
   A. saw B. have seen C. had seen D. have been seeing
   ( 3 ) I think someone in this class will help me, ?
   A. do I B. won’t they C. don’t D. is not it
   在 (1)中,设计者的意图是B为正确答案,但是,学生选择A就一定锚吗?由于题目本身没有把语境交待清楚,A也不能算错。在不少情况下 (比如说话人相信还有米饭),选择 A 也是成立的。而 (2)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去选择B或D,而 C是正确答案。学习好的学生知道,见到 since时动词时态一般为 have done或have been done所以容易选择B或D。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可能从来也不知道与since连用的动词时态一般为 have,反倒选了正确答案c。这样的题目使粗心大意、不加思考的学生答对了,细心分析的学生反而答错,会大大降低测量的信度和区分度。题目 (3)从理论上讲,附加疑问句要否定主句,所以 c 是正确:答案。但同样也可以否定宾语从句,再加上someone是不定指的,B项也说的过去。不过,若按说话习惯来讲,四项选择都很别扭,应该说都不正确。答错这题的学生可能总体语言水平相当好,答对的学生也许是碰对的,而实际水平相当差。
   因此要设计好一套题目就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其主要包括测试的效度(validity)、信度(reliability)、区分度(discrimination)、实用度(practicality)及产生的影响 (backwash effect)。
   1、效度 效度是看是否达到测试的目的。测试什么就要包括什么测试项目,不涉及无关内容。一套题,起码要有表面效度 (face validity),就是首先让人看上去是合适的,具有表面效度的测试容易引起应试人的兴趣。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应该考查的语言要素和技能都要有所體现。
   2、信度 信度是看学生的分数是否稳定,如果分数忽高忽低就说明信度不高。影响信度的因素很多,例如,举行测验的时间和环境。早晨测试可能比晚上进行的测试得分高一些;在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的测试可能比又脏又乱又吵的环境进行的测试得分高一些;使用录音机的测试,分数变化会更大;录音是否清楚,耳机工作是否正常,周围有没有噪音等等。
  学生的个人因素也很重要,情绪高低,是否疲倦,有无头痛发烧等。
   3、区分度 测试就是要比较,没有比较看不出区别。如果全体学生的分数相近,说明测试缺乏区分性,题目的难易范围不广,难易程度分布不细。题目一定要由易到难,容易的题目是为了使学生平静下来,消除紧张情绪,树立信心,然后一步步地难起来。如果突然加大难度,就会一下子难倒许多学生,出现分数集中现象,逐步提高难度,每道题只难住几人
  人,分数就会分散很广,显示出考生之间的细微差别。
   4、实用性 试题要便于使用,试卷要印得清楚醒目,避免拼写错误、遗漏和涂改。测验所需时间要估计恰当。题目的措辞要清楚易懂,少用长句,少用专用术语。无论如何,不要在题目措辞上耍“花招”,让学生去猜测或理解错误。如果怕题目说不清楚,最好能举例说明,让学生起码知道题目的要求。
   四、结束语
   当前语言测试中存在很多不足,对于语言测试者来说应感到研究语言测试的紧迫感、重要性以及盲目设计试题的弊端,在坚持题目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力求在词汇、语法、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做到设计科学,符合教育原理,达到测试目的。每次测试后,要计算分数分布情况,划出分布曲线,评估一下测验分数是否正常,并分析原因,在可能和必要的情况
  下,计算出测验的效度、信度和项目的区分度。计算出各种参数后,还要检查学生的错误答案,经常收集学生错误的教师,一定能设计出高明的干扰项。教师还应该注意保存自己用过的试卷,这是研究测试的宝贵素材。这些工作如果做好了,不仅在将来设计题目时节省时问,而且会帮助其明确教学的重点,减少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颁布的省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强调,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践行“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共同提高”的教学理念,应大力推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提供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学习选择机会。关注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写作原本就是一项开放的充满个性化的充满活力的和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活动,是借助语言文字符号表达自己对世界、自然、社会、人生等独特认识与体验,理解与感受的重要方式,也是倾诉情感渲泄情绪感动自我感染他人的有效方式。每个孩子都是个性鲜明的,都有自己认识感知世界、理解社会人生的独特方式,他们都有表达与理解,尊重与认可的愿望。作文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一种充满和谐、民主、自由、平等、融洽的写作
一、概念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有氧化剂,同时一定有还原剂,有元素被氧化的同时,一定有元素被还原,氧化剂有氧化性,则还原剂一定有还原性。  二、反应过程中的转换规律(可用双线桥法表示)  三、性质表现规律  1.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如:MnO4─中的Mn元素只具有氧化性。F2、O2只具有氧化性。浓硫酸中的硫元素和硝酸中的氮元素只具有氧化性。  2.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
【內容摘要】本文尝试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角度阐述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宽松、活泼的环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让学生自主地把学习任务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日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小组活动 自主性 合作精神    《日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活动教学,鼓励实际应用。日语课程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的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我们在课堂上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乏哲理性、趣味性、丰富性等。为此,我在地理教学中就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引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容忽视。  导言可采取的素材很多,与地理教材有关的地理趣闻、
[内容提要]本文尝试着通过对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的现状的分析,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案例分析为路径,提出了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言语实施策略,以此来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巧妙点拨 关注过程 多元激励 体态关怀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
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大都采取“唯书”、“见成绩而不见人”的教育方式,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新课程理论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六字方针,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学会自己研究问题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推广,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下大力气去探讨实践的任务之一。只有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完成新课改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性教学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性教学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  1、教学活动仍然以老师为主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教学中,都是以教师教为主。 虽
【摘要】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一直是教育难点,笔者从對课堂进行“三个转变”的改革, 培养学生多方向多角度联想地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当进行“一题多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几点讨论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发散思维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 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 多方向 多角度 联想    我国传统数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讲为中心,习惯“灌输知识”;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推理极强的学科,因此,许多学生都觉得枯燥难学难懂。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兴趣是需要方法的。  关键词:数学 兴趣    当前,许多学生对中学学习,特别是数学不感兴趣,家长都是强迫孩子学习,老师教学素质不高,加之一些别的原因,许多学生对数学兴致不高。作为一线数学老师,我对此深感忧虑,经过一定时间探索,愿意就一些经验与老师们交流共享,共同探索进步。  针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致不高,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