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加大,国家投入的增进使得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首先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概述,继而论述水利工程管理的缺陷,最后提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重点;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与发展,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同样也面临着管理问题。管理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系到兴利除害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既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进步,也关系到人民切实利益的保障。然而,在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去应对和解决。
一、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对生产运行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和组织,而运行系統是指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企业运行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质量,成本,时间和柔性,这些因素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运行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运行管理的理论、内容等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体系更加完整。运行管理在企业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要形成统一的运行指挥体系,制度执行落实到位、制定一定的运行激励机制等等。水利工作者应该在充分了解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选取其中适合水电工程的经验,然后将其与水电工程管理相结合。
二、水利工程管理缺陷
1、机电设备老旧
目前运行的中小型泵站电器设备大都采用老型号产品,封闭性差,难以购置到维修配件,加上由于运行时间不是很频繁,大多时间闲置,造成有些接线脱落,部件锈蚀等诸多问题,给泵站的运行管理带来很大隐患。
2、管理水平不高
水利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轻管”现象,特别是运行不频繁、作用不很重要的泵站。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型泵站的容量不是很大,对这些泵站采用优化运行的方法很难收到很大的节能效果。
3、技术力量薄弱
一方面,相当部分泵站的管理队伍中技术人员比重偏低,整体技术素质不高。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已经开始了泵站经济运行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有些成果仍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要付诸实施还需进一步论证和试验。
三、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1、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抓好三个关键:一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解决体制不顺的问题;二是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加强经营管理,解决运行机制不活的问题改革;三是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做好服务监督,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为体制与机制改革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总的来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农村水利体制改革中,政府对农村水利的扶持引导不应当削弱,而要加强。该政府管、政府办的,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履行职责。该让群众办的,一定要让群众自己办。能用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当放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2、做好内部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注意自身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有组织、有计划的让内部人员定期学习,让工作人员不断符合市场和工作的要求。除了定期培训以外,为了确保内部的整体素质,应该加强在职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保证员工技能水平。同时,为了单位内部能够协调发展,必须做到分工明确,根据不同人员的技术、技能划分到相应的部门,从而保障财务管理、水土保持、水力资源管理等在最短时间培养出内部人才。最后,加强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定期对技术进行考核和交底,保证在职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实施泵站维修保养制度
切实做好泵站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是延长机组寿命,确保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一要着重对线路接头及有大电流通过的电气设备、线路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二要着重对易损、易坏及传动、润滑和联接部件进行维修保养。发现间题要及时处理,对于不执行维修保养制度的职工或单位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因此而致使事故发生的有关人员要迫究其责任,给以处罚,同时上级领导也要重视和加强督促维修保养制度的执行。
4、建立水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机制
合理确定水价标准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水费实收率较低,无法补偿供水成本,导致水利工程管养经费不足、工程老化、病险加剧,一大批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对现行水价进行改革,按照“有效供应、成本补偿、合理收益、激励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灵活的水价调节机制。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农业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成本、费用为原则核定,不计税金和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依法计提税金的基础上加合理利润确定。合理确定水价,加强水费征收力度,是促进水管单位转轨变型和实现水利工程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改进计量方式,农业用水计量逐步从按亩计量改为按立方米计量。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水费收缴率。加强计收监督,避免水费征收过程中的截留、挪用、拖欠等,真正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属性,明确供水双方的主体地位。
5、引入竞争机制
要搞好水利治理单位内部改革,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人事、分配等各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切实增强治理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果断杜绝内部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工作看实绩、看成效,做到按绩计酬,适当拉开分配档次,重点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一线艰苦岗位倾斜。要大胆提拔工作有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在水利工程治理岗位上展示才华、发挥才智。
6、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
有一个好的运行环境,对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十分重要。不管是在建设期还是运行期,水利工程通常会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造成影响,比如在移民、改造周边自然景观等方面,一旦没有做好周边群众的思想工作,并给予适当补偿,就极有可能造成群众对水利工程的不满,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搬迁等工作,甚至阻碍水电项目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阶段,就应该对周边环境作出规划、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项目运行期,要定期考察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周边居民的满意度,以免为水利工程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7、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
为确保顺利实施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当规范维修养护的市场环境,努力创造条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标准应由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尽早制定,核定的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足额到位。在对水管单位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和科学定岗基础上,要建立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人员和养护业务,并通过招标方式逐步确定优秀的维修养护企业。
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管理者除了加强运行管理及其他有关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善于协调各关方面关系,能够严格按规定办事,最终保证各项措施得到真正落实。善于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不断拓展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熊英,党光德.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6):260-261.
【2】孙富行.水利工程管理资金配置方式[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2(1):36-38.
【3】凌家荣.提高乡镇水管站的服务功能[J].中国水利,2011(1):20-21.
【4】潘志富.浅谈基层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4(2):101-103.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重点;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与发展,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同样也面临着管理问题。管理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系到兴利除害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既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进步,也关系到人民切实利益的保障。然而,在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去应对和解决。
一、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对生产运行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和组织,而运行系統是指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企业运行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质量,成本,时间和柔性,这些因素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运行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运行管理的理论、内容等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体系更加完整。运行管理在企业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要形成统一的运行指挥体系,制度执行落实到位、制定一定的运行激励机制等等。水利工作者应该在充分了解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选取其中适合水电工程的经验,然后将其与水电工程管理相结合。
二、水利工程管理缺陷
1、机电设备老旧
目前运行的中小型泵站电器设备大都采用老型号产品,封闭性差,难以购置到维修配件,加上由于运行时间不是很频繁,大多时间闲置,造成有些接线脱落,部件锈蚀等诸多问题,给泵站的运行管理带来很大隐患。
2、管理水平不高
水利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轻管”现象,特别是运行不频繁、作用不很重要的泵站。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型泵站的容量不是很大,对这些泵站采用优化运行的方法很难收到很大的节能效果。
3、技术力量薄弱
一方面,相当部分泵站的管理队伍中技术人员比重偏低,整体技术素质不高。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已经开始了泵站经济运行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有些成果仍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要付诸实施还需进一步论证和试验。
三、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1、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抓好三个关键:一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解决体制不顺的问题;二是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加强经营管理,解决运行机制不活的问题改革;三是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做好服务监督,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为体制与机制改革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总的来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农村水利体制改革中,政府对农村水利的扶持引导不应当削弱,而要加强。该政府管、政府办的,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履行职责。该让群众办的,一定要让群众自己办。能用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当放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2、做好内部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注意自身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有组织、有计划的让内部人员定期学习,让工作人员不断符合市场和工作的要求。除了定期培训以外,为了确保内部的整体素质,应该加强在职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保证员工技能水平。同时,为了单位内部能够协调发展,必须做到分工明确,根据不同人员的技术、技能划分到相应的部门,从而保障财务管理、水土保持、水力资源管理等在最短时间培养出内部人才。最后,加强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定期对技术进行考核和交底,保证在职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实施泵站维修保养制度
切实做好泵站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是延长机组寿命,确保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一要着重对线路接头及有大电流通过的电气设备、线路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二要着重对易损、易坏及传动、润滑和联接部件进行维修保养。发现间题要及时处理,对于不执行维修保养制度的职工或单位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因此而致使事故发生的有关人员要迫究其责任,给以处罚,同时上级领导也要重视和加强督促维修保养制度的执行。
4、建立水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机制
合理确定水价标准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水费实收率较低,无法补偿供水成本,导致水利工程管养经费不足、工程老化、病险加剧,一大批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对现行水价进行改革,按照“有效供应、成本补偿、合理收益、激励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灵活的水价调节机制。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农业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成本、费用为原则核定,不计税金和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依法计提税金的基础上加合理利润确定。合理确定水价,加强水费征收力度,是促进水管单位转轨变型和实现水利工程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改进计量方式,农业用水计量逐步从按亩计量改为按立方米计量。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水费收缴率。加强计收监督,避免水费征收过程中的截留、挪用、拖欠等,真正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属性,明确供水双方的主体地位。
5、引入竞争机制
要搞好水利治理单位内部改革,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人事、分配等各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切实增强治理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果断杜绝内部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工作看实绩、看成效,做到按绩计酬,适当拉开分配档次,重点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一线艰苦岗位倾斜。要大胆提拔工作有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在水利工程治理岗位上展示才华、发挥才智。
6、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
有一个好的运行环境,对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十分重要。不管是在建设期还是运行期,水利工程通常会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造成影响,比如在移民、改造周边自然景观等方面,一旦没有做好周边群众的思想工作,并给予适当补偿,就极有可能造成群众对水利工程的不满,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搬迁等工作,甚至阻碍水电项目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阶段,就应该对周边环境作出规划、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项目运行期,要定期考察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周边居民的满意度,以免为水利工程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7、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
为确保顺利实施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当规范维修养护的市场环境,努力创造条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标准应由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尽早制定,核定的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足额到位。在对水管单位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和科学定岗基础上,要建立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人员和养护业务,并通过招标方式逐步确定优秀的维修养护企业。
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管理者除了加强运行管理及其他有关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善于协调各关方面关系,能够严格按规定办事,最终保证各项措施得到真正落实。善于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不断拓展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熊英,党光德.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6):260-261.
【2】孙富行.水利工程管理资金配置方式[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2(1):36-38.
【3】凌家荣.提高乡镇水管站的服务功能[J].中国水利,2011(1):20-21.
【4】潘志富.浅谈基层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4(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