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孩子生命花开的声音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欢校长可谓京城教育界的传奇人物,1981年从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北池子小学、和平里四小任语文教师;2002年任分司厅小学校长;2005年任府学胡同小学校长;2010年任史家小学校长;2011年“一长执两校”,同时任东四七条小学校长。从教30余载,换过6所教育单位,而每次调任,她都会给原单位留下一份傲人的业绩。这样一位女校长身上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与魔力?为解开谜团,我们专程前往史家小学对王欢校长进行采访。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我们坐在史家小学古朴雅致的学生书院里,倾听王欢校长娓娓讲述自己从教以来的心路历程,随着她一起静静感受孩子们生命之花的绽放。
  从教30余载,王欢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名校校长,现在是北京市特级教师、市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在众多头衔中,她最看重的仍然是“教师”这个称号。
  1978年,王欢以第一志愿考取了北京第一师范学校,3年后,作为“文革”后首届师范毕业生,她被分配到北池子小学教语文,实现了做小学教师的梦想。当时,“小教”这一职业并不被人们看好,“孩子王”似乎是没有太大前途的一份营生,但王欢并不这么认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小就觉得当老师特别威风”。她从心眼儿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小学教育,热爱学生。她每天早早赶到学校,研究教材,编写教案,乐此不疲。为了上好一节课,她几遍甚至几十遍地备课;为能准确描述课文里有关满地落叶的细节,她特意找一块草甸踩一踩,寻找感觉。年轻的王欢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由于她虚心好学,积极钻研,工作不久就荣获了“东城区优秀班主任”“东城区园丁奖”等荣誉称号。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对教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王欢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热爱儿童、热爱教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王欢看来,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责任。王欢在史家小学做校长时,学校里有一个患自闭症的男孩,在上六年级的时候,这个男孩的问题愈加严重,以至于不敢上学,甚至一到校门口就呕吐。家长、老师都很着急,但又都束手无策。王欢了解情况后,亲自登门做这个孩子的思想工作。她和孩子手拉着手,促膝谈心,希望解开孩子心中的结。经过一个上午的沟通,孩子渐渐对她敞开了心扉,向她倾诉了心中的顾虑和担忧,后来竟然同意跟她回学校。王欢立刻牵着孩子的手奔向学校,20多分钟的路程,快五十岁的王欢奔跑起来有些吃力,但她还是尽可能地一边跑一边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免孩子半路又改变主意。终于,两个人到了学校,王欢目送着男孩走进教室,并不住地点头、微笑,鼓励他,班主任老师也趁热打铁做了许多工作,组织全班同学给他制作爱心卡并汇集成册。在师爱和友情的感召下,孩子终于顺利回到了学校,毕业时如愿以偿地升入了他理想的中学。后来,男孩的家长找到王欢,激动地说:“谢谢您!您挽救了孩子,也挽救了我们整个家庭!”
  30多年的职业生涯,王欢换过6个单位,但始终没有离开过东城区,她把东城区看作自己的“娘家”。在东城区,王欢有两位“名正言顺”的师傅——语文教学方面的师傅卢晓玲和“校长师傅”孙衍慧。之所以说“名正言顺”,是因为他们的师徒关系是由东城区教委指定、认可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确认的。说起来,这种师承关系还有比较深厚的渊源。王欢的师傅是特级教师卢晓玲,而卢晓玲老师的师傅是史家小学特级教师张效梅。在王欢还没有成为卢晓玲老师的徒弟之前,就曾经和张效梅老师有过几面之缘。1985年,王欢调到和平里四小任教,在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表彰大会上,还是普通教师的王欢被选中与特级教师张效梅参与一个互动环节。十几位年龄段不同的教师,在台上围成一个圆圈,张效梅老师和王欢共同手握一支红烛,其他青年教师也手捧红烛围成一个心形。张老师将手中点燃的红烛递给身边的老师,然后依次传递下去。组织者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一种师承关系和教育传统的延续。这一刻,王欢的心底油然升起了一种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有了渴望成为像张效梅一样的名师的冲动。说到自己的成长,王欢说她要特别感谢师傅们在专业上对她的指导和帮助、领导和专家们对她的支持和引领,以及前任校长和同行们对她的启迪和鼓励,这些“贵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教师到教研员再到校长,一路付出,一路收获。王欢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语文骨干教师、北京市师德之星、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市五四青年奖章、市红领巾教育奖章、首都劳动奖章、全国红军小学建设爱心公益奖……然而,她的办公室里只挂着一张奖状,就是学校开展不浪费食物活动时学生颁给她的“零米粒”奖。在王欢的心目中,学生的肯定才是分量最重的奖项。
  王欢心中理想的校园充满了孩子专注的神情和绽放的笑脸,孩子们在这里能够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她也一直在努力为孩子们打造这样一方净土。史家小学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是70%的等待和30%的唤醒。王欢就是那个唤醒孩子心灵、静静聆听孩子生命花开的人。当春色满园、桃李满天下之时,也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她在采访中动情地说:“虽然自己青春不再了,但是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觉得我的笑容是美丽的,心态是年轻的,热情是满怀的,梦想是真实的。做教师是一种福分,我们应该珍重、珍视、珍爱自己的事业,努力完成好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责任编辑:赵彩侠)
其他文献
教育既关乎国计,又涉及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继续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时也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尊重人民对于美好教育和美丽中国的期盼。  怎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此,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学者、教育一线工作者都在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在我看来,既然教育要让人民满意,那么,教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就像我们写文章,所有的字词,都在那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里,但不同的人,用同样字词,写出了不同的文章。人间的故事每天都在重复发生,爱,恨,生,死,但每一个讲故事的人,都应当对旧事物重新发现。就像歌德所说:“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同样,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也是如此。你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独特性,决定它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你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4年开设区内初中班,旨在让广大农牧区和边远地区的青少年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缩小边远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  为了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认真刻苦地准备,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只是为了能有一个求学的机会。他们离开父母独自一人来到办班城市学习、生活,开始了求学与求生之路。  虽然我所带的民考汉班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但孩子们的思想包袱普遍很重,思想压
初中记叙文写作的核心问题是素材的获得与运用。而年仅13、14岁的初中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生活范围有限,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就显得很单薄。写作教学中老套的材料反复使用,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不知如何开掘新的话题领域,即使有素材也不知如何处理,常常不能准确把握、用好素材。所以,指导学生,提升其对已有写作素材的选择和使用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拓宽素材渠道,合理内化吸收  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准确审题
中小学教师在面对改革或面对新观念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了解新观念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我们通常认为,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教师在掌握了某种观念之后,很自然地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为什么这些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新教育理念,却又无法行动?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将新教育理念付诸行动?或者说在理念与行动之间还存在着什么联结纽带?作为一个有着教育学专业背景和多年教学实践的教师,我自己也曾经历过教育观念的困惑与转
夜已深,终于找到一段时间,剥离纷繁复杂的种种事情,说出部分往事,仅为追忆恩师的音容笑貌,梳理如麻的心情。  求 学  1996年春季,我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考入中科院遥感所图像室,经导师朱重光教授推荐,正式跟随李小文老师从事定量遥感方面的研究。李老师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究多阶段目标决策遥感反演方法,其中的核心是构造不确定性和敏感性矩阵。刚接手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这个工作是李老师所倡导的对地遥
每年五月中上旬,美国各大学会迎来毕业季。我有幸观摩了伯克利音乐学院5月8日晚上的毕业晚会和5月9日上午的毕业典礼。作为世界最顶级的现代音乐学院,由即将离开校园的未来明星们呈现的毕业晚会令人震撼,这并不意外,但其毕业典礼场面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环节设计之新等却未曾想到,令人大开眼界,也引发我的思考。  伯克利音乐学院地处波士顿市区的中心地带,寸土寸金之地使该校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广场,也没有能够容纳
编者按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 or World Reading Day)。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于1995年,旨在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重庆奉节县永安中学,一所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38年前,在这里,我走上三尺讲台,开启教书生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要播撒创新的火种。说到教育创新,我想从科技创新、教学创新与师培创新三个方面谈谈一位山区教师的探索与感悟。  一、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的源泉是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我们才能在科技创新中获得灵感。在学校,我除了要承担初中历史教学、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外,还包括全校义务性科技辅
图书简介:  《右手粉笔左手书—陈海燕教育漫笔》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是语文特级教师陈海燕老师的班级故事、从教心绪、教学札记以及生活随想。全书共分四个板块,包括灵犀乍现、行走记忆、字里行间、此间相遇。  这是一个走在教育路上的思考者的影像记录。文字无声而心绪涌动。无论是校园内外的一颦一笑,讲台上下的一张一弛,还是师生间的一喜一怒,都透着些轻喜剧的跳跃感和俏皮味。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颇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