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出来,教学活动设计与课程内容讲解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教师也应该将语文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语文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也能够更加了解语文学科,更好地掌握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所面向的群体是广大学生,因此自然要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很多方面,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
   1.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素养提升离不开知识内容的教学,当前小学教学阶段,语文基础知识通常包括拼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掌握这些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规范,在后续的学习中也能帮助学生强化对语言的理解和体悟。
   2.丰富的语言积淀
   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因为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而想要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就不要局限在课内,学生也应该拓展自己的思维,多多阅读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初步的语文能力
   初步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又一体现,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知识学习而积累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具体可以分为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这些能力都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
   4.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引导,因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發展,而错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很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丰富的语文情意
   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汉字的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而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也能够有所提高。
   二、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实现与文本的情感交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先入为主,渲染情境
   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对文本教材有一定的研究,因为只有当教师对教学内容非常了解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情境教学,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理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营造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内化,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或是生活情境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得到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感情。
   (2)把握重点,纲举目张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应该通过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并且教师还应该把握住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体会教学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和思索,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保留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再将其作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教师还可以将其布置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2.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细心体察,理清含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学生具备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时,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2)回归生活,抒发自己的习作情感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还要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也会更深。同时教师还应该教导学生学会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为通过写作,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也让学生具备更多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绝对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养成写作习惯。因此,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让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廖宏萍.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开放式教学[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0):34-35.
   [2]朱英英,赵海燕.习作鉴赏的有效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0):64-65.
   [3]黄雪晶.聚焦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素养[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0):103-105.
   作者简介:齐举梅,女,一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九年制学校。
  编辑 杜元元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只强调学生成绩”的错误观念,要求教师发挥学科作用,渗透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既有才学、又有道德的“中华好少年”。在此背景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可以提出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问题及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青年”之说,主张教育
摘 要: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要达成以上目的,关键的一点是做到有效预习。论述了如何提高并体现预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预习;思维过程;思维结果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将静态的数学知识(思维结果)激活为动感的数学知识(思维过程),使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成为学生
从教三十年,班主任做了二十多年。回首三十年的历程,虽然平平淡淡,没花没香,但我勤勤恳恳,也收获颇丰,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在同年级乃至全校,名列前茅。“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关注细节,是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重要方面。下面浅谈一下我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感悟。   一、注重自身细节,树人生标杆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灵魂。自班级授课制产生以来,班级就是实施教学计划、贯彻教育方针、传递知识、传播情感、弘
摘 要:高年段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学习自制力稳步增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此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读寫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丰富写作视野;通过阅读进行仿写,提高语言构建能力;借助阅读途径完成文章续写,增强文学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段;读写结合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学生应该多读多写,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语文素养,把握语文运用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辅助学科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延伸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继续发展。以兰州天庆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研究载体,详细说明如何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结合策略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
摘 要: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作为反映和认识世界的两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形象思維与逻辑思维的发展与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语文;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是外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也是内在思维方式的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作为两种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思维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依据“即知即传人”的原则,提出了“小先生制”教学方法,即“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特长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优化学习方法,在学习、借鉴小先生制的基础上,将其内涵扩展为“互为小先生”的多主体互动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先生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利用合作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提高学习
摘 要:伴随我国的经济与文化的日益发展,基础教学水平也应随之发展,尤其是语文科目的教学质量,也应随着物质水平与科技手段的发展而逐渐提高。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的掣肘,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师生互动匮乏以及课本内容脱离生活等等问题,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情境教学法作为一项具有加强师生互动、将课本联系生活等等效果的教学方法则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社会上的不断深入普及,小学数学教学也在逐步推行,课堂也在竭力落實素质教育。为深入贯彻新课改目标和要求,要不断钻研教学目标、途径及方法。如何将素质教育思想内容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一线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将以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为例,逐步将课堂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剖析。   关键词:课改;策略;目标;途径;步骤   当代课改要求教师
摘 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素材,语文教学中发现、研究、利用和转化这些素材,渗透审美教育,培育和发展学生审美素养,既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必须,也是语文课程特点的反映。结合统编一年级教材,阐述如何从审美教育的视角用好教材插图,提高语文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教材插图;教学审美;表达训练   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插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画面精美。翻阅中扑面而来的,都是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