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u061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本专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基本性质是基础必修课。本文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案例式教学法,以通俗的生产生活实践案例,讲解晦涩的书本内容,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38
  The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changeability and Found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JING Xiurun, WANG Wei, CHEN Xinm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The course, "Interchangeability and Found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s a core curriculum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tudying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or nearly it.in fact, it is a basic required course. So case-type teach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o adapt to it by teaching straightaway case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hard to understand in the textbook.Interest in learning this course of students is inspired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improved greatly.
  Keywords: case-type teaching method; "Interchangeability and Found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互換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讲授该课程时,不仅要搞好理论性教学,而且要积极实施实践教学,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将复杂难懂的抽象概念,用生产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工艺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案例式教学法的意义
  为什么很多机械类毕业生工作多年后,仍然遗憾这门课“没有学好”?是老师没有教好还是学生没有学好?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授课时偏重于灌输理论知识;二是学生缺乏实践的锻炼,对教师的讲授不能很好地领悟,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甚至不解,对这门课缺乏兴趣,其结果是学生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错漏较多。案例式教学法力求突破以往的“满堂灌”,做到关键概念必有一个生产生活实例,甚至多个实例,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悟,同时适当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精挑、精选、精讲案例
  (1)引入生活实例。以本课程的主线“公差”这一概念为例,课本有多处定义,一个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一个是“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得到的代数值”。这样的定义,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里引入了一个实例:某同学身高1.73米,体检(课本概念“测量”)过程中有时候测得的身高值为最大1.75米,有时候为最小1.72米,可以表示为1.73+0.02-0.01,那么1.75米就是最大极限尺寸,1.72米就是最小极限尺寸,+0.02和-0.01分别是上偏差和下偏差。公差就是最大的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也可以是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得到的差值。而1.73米是该同学多次测量得到的平均值,是他心目中的“真值”,也是课本概念“基本尺寸”。实际工作中,常常用平均值代替真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测量的次数越多,平均值越接近真值。这样的案例讲解,学生学起来非常轻松,课堂上回报给老师的是点头的满足的笑容。
  (2)引入工厂实例。对于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三种配合关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的讲解,学生把概念记住了,但是疑问还是很多,尤其是过盈配合,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认为用铁锤使劲砸才可以装配,那么引入工厂概念“松配合、一般配合、紧配合”,与课本上三种概念对应。对于间隙配合,只要用手拍,就可以装配;对于过渡配合,用橡皮锤或木头锤砸几下,就可以装配;而过盈配合必须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把孔加热或者把轴冷却,传统的方法是把带孔件放在油锅里加热,俗称“下油锅”,现在一般用生产线旁边的高频加热炉把带孔件加热即可。于是,对应这三种配合概念,同学们用装配中的“轻轻拍、锤子打、下油锅”记住了三种配合关系,既生动又形象。
  (3)引入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实例。将学生课外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工程实训、挑战杯中易错易漏的知识点,收集整理,拿到课堂上讲解,效果非常好。以本课程知识点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为例,学生在工程实训中委托某工厂加工长度不足10厘米的阶梯轴,两端轴颈处标注了Ra1.6的表面粗糙度符号,而中间尺寸段没有标注,工人师傅加工后,没有车加工中间尺寸段,从实物一眼就可以看出中间段与轴两端的外圆柱面不同心,学生觉得工人师傅处理不当,当仔细检查发现图纸没有标注未注的其余表面粗糙度,显然不符合国家机械制图标准规范,工人师傅按不加工处理也无可厚非。实训中指导学生,把住了“问题图纸”的“脉”,学生“服气”。而课堂上这样的实例,学生上课时听得非常专注、认真。   3 让学生动起手来
  (1)巧借道具,达成教学效果。以比较测量法的讲解为例,离开了实训基地、离开了实验室,课堂上怎么让学生动手测量?以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几何公差中的直线度为例,在讲解了直线度的概念及其公差带特征后,学生对比较法测直线度似懂非懂。这时候要求学生拿起课本,闭着一只眼睛对着课本的棱角,看看这条棱角线是不是直线,进而提出问题:用眼睛测直线度这种方法是否不科学呢?有的学生回答说科学,有的学生回答说不科学。实际上这种测量方法是科学的,其实质就是把实际的书本的棱角线与直线传播的光线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工厂实践中称为“目测法”。再配合讲解生活中“鲁班”师傅做家具时用眼睛测平面度,用“光隙法”配合直角尺测木料的90€敖牵约敖ㄖと擞玫跸唔冉ǜ呗ゴ笙茫浴氨冉喜饬糠ā本突腥淮笪蛄恕?
  (2)适当增加习题课,巩固教学成果。高考走过来的大学生,对高中的“三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的學習方法还是有“情结”的。适当的增加单独的“习题课”,以及让学生独立作业,互相讨论的课堂作业,学生很乐意上这样的课,因此对教学还是很有帮助的。在本课程近两年的教学中,每学期增加了四节习题课,一是对平时作业点评;二是讲解涉及计算性的典型例题,如数理统计分析、公差带的求解以及配合性质的判断等;三是讲解实战题,比如配合公差、几何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内外圆锥角度测量后的角度推算等等;四是在每节课后适当设置思考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
  (1)精选教材。通过课前精选,各年级试用,找到一本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对教学非常有益。我们先后引进试用多种版本教材,最后选用某出版社的教材,基本上满足了教学需要。
  (2)课时分层次,考核多元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适时调整了课时以及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平时成绩在结业成绩中的比重,表1是最近4年的统计情况。通过不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达到教学不放松,考试严要求,学生有收获的教学目的。
  5 结语
  我们将60多个教学案例汇编成册,适时更新,并带进课堂,加以实施。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对这门课学习兴趣很大的占40.4%,较大的占31.6%,一般的只占13.4%,没有兴趣的无;对教师的教学案例认为很新颖、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占比达到了41.3%。因此,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理论教学教师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理论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兆元,李翔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张福霞.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3] [美]肯.贝恩(Ken Bain)著.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本文以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粟特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考察法以及二重证据法将文献中记载的粟特音乐和存见考古资料中的粟特音乐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判定粟特音乐在中原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中原地区音乐潮流趋势的影响。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析文献资料以及考古资料中粟特人的人物形象特点,粟特音乐流行中原的社会背景,对来华粟特人的民族进行界定,借此说明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粟特音乐与中原音乐之间的关系。第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0—0275—01  摘要: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为了更好地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
摘 要 本文提出了几项科技论文标题制定中的基本原则。(1)标题应能够准确得体地表达出论文所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反映论文的具体研究的范围、对象和方法等。(2)标题的语言应简单精炼,仅保留体现文章特点的短语、代表文章中心内容的词语及必要的语法词,去掉那些不反映实质内容的词语。(3)标题结构以偏正结构为主,并注意“的”字的用法。(4)标题中使用便于检索的关键词,越多越好。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这几项基本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
移动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高师院校师生学习的新趋势,深刻地影响高师课堂文化,而高师传统课堂教学文化严重滞后'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移动学习趋势下通过重视
摘 要 随着社会复杂程度以及专业程度提高,社会工作岗位日趋专业化,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之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体育专业实训工作以培养专业化应用型人才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必然面临之问题。为了使得体育专业能够实现与社会之对接,本文对体育专业学生实习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反思实训工作中之问题,进一步挖掘开展以体育为学习内容的学生实训工作之方法,从而使得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得以提升,实现与社会之对接。  关键
田径速度性项群是由100米、200米、400米、100米栏、110米栏和400米栏共六个单项组成,由于该项群运动技术相对简单,因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是受体能发展水平制约,而身体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