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中团队精神的培育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高见
  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优秀青年班主任,佛山市名班主任,南海区高级班主任,南海区班主任培训基地负责人,南海区十大杰出青年,“国培”专家,“小活动大德育”品牌研发者。著有《小活动大德育》《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做更专业的教育》《小班级大教育》等著作,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受邀在全国进行德育交流数百场。
  班集体应该具备核心精神和团队文化
  小学到初中,学生会经历一次分班、重组;初中到高中,再分班、重组;高中刚刚和同学熟悉,可能马上又选科、分班、重组。一次次分班重组,面临陌生的环境和同学,学生在新班级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马斯洛把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学生在学校学习,在基本的生理(吃饭、住宿)和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需要有保证的基础上,最渴望的是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所以,开学第一天我问学生:“大家最渴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集体?”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团结”。团结带给学生的是什么?是归属感,是安全感,是团体心理认同。班级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团队,团队核心精神的培育和团队文化的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非常重要。
  那么,一个班集体应该具有的核心精神和团队文化是什么?如何培养班集体的核心精神和团队文化?如何把班集体的核心精神具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
  共同愿景的建立和团队精神的激发
  每个同学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团结、优秀的班集体中,优秀集体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此我给学生上了一节班会课。
  (一)令人失望的梦之队
  每年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结束后,美国通常都会从各个优胜队中挑出最优秀的队员,组成一支“梦之队”,参加国际比赛。
  其中梦一队成员包括:
  斯科蒂·皮蓬,来自芝加哥公牛队
  迈克尔·乔丹,来自芝加哥公牛队
  卡尔·马龙,来自犹他爵士队
  梦二队成员包括:
  沙奎尔·奥尼尔,来自奥兰多魔术队
  凯文·约翰逊,来自菲尼克斯太阳队
  梦三队成员包括:
  斯科蒂·皮蓬,来自芝加哥公牛队
  卡尔·马龙,来自犹他爵士队
  沙奎尔·奥尼尔,来自洛杉矶湖人队
  我说:“同学们,看着如此多的超级大咖组成的团队,如果你是观众,你会说,这是一支令人怎样的球队呢?请用一个词语表达你的期待。”
  同学们纷纷说“期待”“惊喜”“震惊”等,基本都是正面的、肯定的评价。
  但结果令球迷失望——球队比赛并不总是出色。
  由此看来,一群最优秀的人在一起不等于是一个强大的团队。那么,一个优秀团队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二)令人惊奇的大雁团队
  我和全班同学分享了一个资料:《大雁的团队精神》。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秋冬季节,它们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大雁要飞上一两个月。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一边飞着,一边发出“嘎嘎”的叫声。
  科学研究发现:每只鸟舞动翅膀时,能产生一种提升力,这使大雁能迅速飞行。排成人字形队列,会使整个鸟群的飞行效率相对于无规则的单独飞行提高至少71%。
  当某只大雁即将脱队,它会感觉到一种气流吸力和阻止它脱离队伍的阻力,并能得到前面大雁给予的提升力量,如此,这只大雁便能迅速回到队伍,使队形重新完整。如果我们有大雁的团队意识,我们将同那些和我们方向一致的人一起保持团队协作、共同奋斗。
  启示: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团队意识,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当领队的大雁累了,它会盘旋着飞到后面,而其他大雁则会替换。
  启示:为了目标的达成,需要轮流付出。
  为了鼓励队形前方的大雁,后面的大雁往往发出“嘎嘎”的叫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一只大雁病了或者受伤脱离了队伍,另外两只大雁也会脱离队伍并紧紧跟着那只大雁,给予它帮助和保护。它们一直陪着受伤的大雁,直至它能再次飞行或者死亡,然后继续飞行,追赶前面的队伍。
  启示: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相互鼓励、真诚相助。
  我问学生:“大雁这样的团队,你是否喜欢?从雁群中你看到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精神?”
  经过讨论,全班同学认为,一个团队应该具备的核心精神包括:共同的目标、勇于付出的精神、良好的情感支持等。
  (三)令人豁然开朗的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
  事实上,人类中也存在共生效应。多与优秀的人交往,多受他们的影响,能让你变得更优秀。如果你已经很优秀了,再与优秀的人交往,那么你们就能产生共生效应,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很厉害。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走到一起并创立了微软,是他们两个的相互合作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对方。
  1968年,保罗·艾伦与比尔·盖茨相遇于湖滨中学,艾伦比盖茨年长两岁,他丰富的學识令盖茨敬佩不已,而盖茨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又使艾伦倾慕不已。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随后一同迈入了计算机王国。艾伦喜欢钻研技术,他专注于微软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创新,盖茨则以商业为主,他一人包揽了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等职务。在两人默契的配合下,微软掀起了一场至今未息的软件革命。   有人说,没有比尔·盖茨,也许就不会有微软,但如果没有保罗·艾伦,比尔·盖茨也没有今天的成就。他们能走到一起,并非偶然。比尔·盖茨说过:“有时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在于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换句话说,你与怎样的人交往决定了你的未来。
  共生效应还有一个堪称奇迹的案例: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从1904年至1989年先后出现了29位诺贝尔获奖者,被称为共生效应的典型代表。
  所以,请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努力加入优秀者的团队,让自己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成长。有同学说:“老师,我没有那么优秀的团队怎么办?”我说:“优秀的团队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努力,为之付出。你愿意为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而努力吗?”此时全班同学一起大声回答:“愿意!”
  本节课,我们看到了令人失望的梦之队,令人惊奇的大雁团队,令人豁然开朗的共生效应,这更让我们明白: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愿我们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相互支持,为了班级的良好发展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理想中的班级!
  用挑战锻造团队实力
  优秀的团队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靠努力做出来的。一个团队共同努力,完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达成预定目标的过程,也是锻造团队和检验团队的过程。
  为了锻造团队、检验团队,班主任可以时不时对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这些活动有些是和学校大型活动相结合的,比如:
  1.全力以赴,组织校运会。要求:成绩可以不优秀,但是团队不能不团结。
  2.自力更生,组织家长会。要求:全程学生组织,人人参与,让家长充满期待地来,心满意足地回。
  3.宿舍分组,幸福教师节。要求:每间宿舍对接一位科任教师,让他们为作为我们班的老师而感到幸福。
  有的是根据班级发展需要,提出班级目标,如:
  1.全班大清洁,争取进入年级前3名;
  2.纪律周目标,争取被评为年级的先进文明班。
  这一阶段活动精彩纷呈:校运会,全班同学自主分工,运动组、后勤组、宣传组、陪跑组等各小组分工合作,宣传组内部又分为“啦啦队”加油组、“宣传稿”撰写组、摄影组。
  每个项目开始前,有同学在大本营为选手按摩、活络筋骨,有宣传组成员在起点为运动员加油、拍照,有“陪跑组”的同学分批次拿着班旗陪跑3000米的同学跑完全程,终点处又有后勤组的同学负责迎接完成比赛项目的同学。整个校运会,就是一场全班精诚团结、相互支持的盛大体验!
  家长会前我刚好要出差两天,趁此机会,我把组织家长会的任务交给了学生。家长会前整整一个周,全班总动员,自愿组合,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节目,向家长汇报全班半年来的工作以及班级同学的收获和进步。
  周六下午家长会开始前2分钟,我回到教室。全班同学看到我进入教室,明显松了一口气,继续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始家长会。而我和所有家长一样,欣赏他们的节目,为他们拍照、鼓掌!从家长们专注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教师节、校运会、家长会,场场活动在不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卫生评比、纪律评比、成绩评比,种种挑战让我们班不断靠近班级目标:星熠12班在行为、学习、品德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让人膜拜远观而无法超越。
  曾经有人问:“在锻炼团队的过程中,班级目标有没有无法实现的时候?如果无法实现,那对团队建设是不是会造成打击?”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此,我的理解和做法是:
  团队建设多向内看,多看到班级建设中的成果。运用积极心理学,采取积极管理的思路,发现优点及时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拥有一个美好的班集体;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用善意的期待代替指责。
  积极传递正能量。如果说有3个坏消息和3个好消息要在班级宣布,根据我的经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3个坏消息放到一起宣布;然后,3个好消息分3次宣布。这样,给学生的感受仍旧是好消息为主,可以保持学生对班级较高的认同度。
  把问题转化为成长契机。团队建设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每次问题的出现,都可以成为团队成长的机会。班主任可以借问题对班级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最后,再次提醒:班級中团队精神的激发、培育和熔炼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战斗力。但是,团队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正能量的凝聚,这一点不能忽略。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看见作文题目,总是不知道怎么开头,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后,写起文章来往往得心应手,一气呵成。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开头呢?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文章吧!  主持人:火龙果    文章开头要紧扣中心,不落俗套,这样的开头才能引人入胜。下面以同学们的习作为例,介绍几种能引人入胜的开头方法。    “设置疑团”法  例如《妈妈变了》一文
期刊
小迪是一名高高瘦瘦的女生,给人感覺很孤僻、不合群。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两个妹妹出生时身体就不太好。母亲便一个人带着两个妹妹四处求医做康复治疗,小迪只能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外婆年事已高,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因此,她的穿着总是不够整洁,所以大部分同学不愿跟她交往,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偶尔还会捉弄她。父母对她的学习不怎么关注,老人无力照顾生活,同学又调侃捉弄,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她内心自卑,学习习惯
一个初夏的中午,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教室。吃完午饭,我坐在教室里批改学生上午完成的作业。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有些疲倦,便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  没过多久,我听见有人推门而入,他可能看到我趴在桌子上睡觉,特意放低声音,说:“哎呀,老师累得睡着了。”随即,一件衣服轻轻地披在我身上。此刻,一股暖流涌入我心里,我感到幸福无比。就在我享受这种幸福的时候,又有一件衣服轻轻披在我的身上,紧接着,一件,又一件……几分钟
[全神贯注——阅读]  有一个小男孩儿因患骨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的牙齿,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没有同学愿意和他在一起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春天来了,小男孩儿的父亲买回来一些树苗,想把他们栽在屋前。他把孩子们叫过来,让他们每人栽一棵。并对他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礼物。小男孩儿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可是看到兄妹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他却
期刊
人的本质是思想家和人类学家们共同探讨的古老话题,但是他们从自己的思想视域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从实践出发,对人的本质作一全面分析,从人的本质的萌生、对象化的表
农村有句俗话:小时不动,长大无用。对于孩子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一些学校,尤其是学生人数多、校园面积小的城区学校,会制订诸如“课间除上厕所外禁止出教室”的校规,把学生“圈养”在教室里,慢慢养出了一些“宅童”“小眼镜”“小胖墩”,这也是当前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不达标的原因之一。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深入思考学生课间“玩什么”这个问题。下面,就小学生课间“玩什么”谈几点做法:  与
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一直是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但如何有效提升一直没有定论。渐渐地,班主任专业素养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社会各界对班主任专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我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空间。  在我看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该建立在两个基本认知或教育共识上:  第一,班主任是一种职业。班主任专业素养是基于班主任这一特定职业的。  第二,班主任只是一种职业。它只是千千万万社会分工合作中的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