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文,坚守底线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q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语文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因为主题的潜在暗示,而容易使我们走向语文主体迷失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立足语文,坚守住底线保持非语文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语文性。关键词:非语文主题;语文因子;能力训练;表现形式
  我们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语文的,另一种是非语文的。非语文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因为主题的潜在暗示,而容易使我们走向语文主体迷失的结果。那么,怎么在非语文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失守”语文,我将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例,浅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教学案例】
  (一)欣赏家乡美景
  1.赏风景
  师:同学们,说起祖国哪处最美,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家乡作为首选。正如歌中所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呢。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按照省份划分了四个小组。今天,就让咱们来分组介绍一下家乡的美丽风景。
  生:PPT图片展示,分组依次作简介。
  2.赏名作
  师:古往今来,许多名人来到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因触景生情而兴致大发,欣然命笔,流下许多名篇佳作。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文字欣赏一下这些赞美家乡的名作。
  生:分组依次朗读。
  (二)赞颂家乡名人
  师:同学们的家乡山美,水美,人一定更美。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家乡名人的故事吧。
  生:分组依次边展示自创绘本作品,边讲述故事。
  (三)品尝家乡特产
  师:在你们的桌上放着家乡的一样特产,请各组成员为你们家乡的特产创作广告词,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它。
  生:小组合作创作广告词。
  师:把你们的特产送到别的小组品尝。品尝的同时,看看它们为此特产创作的广告是否合适,进行点评。
  生:品尝特产的感受分享并进行广告点评。
  【案例透视】
  1.策划活动充分发掘语文因子
  本案例的主题“我的家乡”是属于非语文性的,我们在进行活动策划时,必须 “警惕”与语文无关的活动,比如,测算家乡面积的大小,家乡风景的摄影展示,家乡人口的调查等,要坚决地把它们排除在外。
  本案例,设计了三个系列活动:一欣赏家乡美景,二赞颂家乡名人,三品尝家乡特产。在欣赏家乡美景这个环节,设计了由学生来介绍家乡美景和诵读赞美家乡的名作两个活动;在赞颂家乡名人这个环节,设计了讲述名人故事的活动;在品尝家乡特产这个环节,设计了创作广告词和分享品尝特产的感受,并对广告词进行点评的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在这里确立了与“家乡”的关联,活动没有改变语文的性质。
  2.积极落实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性是语文,应当将听、说、读、写的训练巧妙融于各种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
  就本案例而言,简介家乡的风景,诵读赞颂家乡的名作,讲述家乡名人的故事,创作广告词,交流品尝特产的感受以及点评广告这些活动,无处不是围绕着听、说、读、写来进行。这四种能力的训练不是割裂的,而是综合进行的。这种综合,实现了功能的增值,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是要发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
  3.表现形式抵制综合的诱惑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大特征是“综合性”,活动中往往会与其他学科交叉、交融。在本案例中,就涉及了两个科目。欣赏家乡美景这一活动,学生是以自己制作的PPT为背景进行介绍,这里涉及信息技术这个科目;讲述家乡名人故事这一活动,学生是边展示自创绘本,边叙述故事,这又涉及美术这个科目。
  老师往往为了上课形式的多样,没有慎重选择表现形式,如可能在欣赏家乡美景这个环节,突出景美,而忽视了学生的简介;或者可能在赞颂家乡名人这一环节,选择展示学生创作的手绘作品,而忽视了学生的讲述。这两种做法虽是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名义出现,但是缺失了语文综合性本性的内容,徒留形式的躯壳。因此,在综合性面前,我们要选择恰当的形式来表现,不让“语文”的本性流失。
  参考文献:
  [1]靳 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包建新.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情境绘画,是让幼儿处于一种特定情境中,通过氛围的烘托、主题的强化来激活幼儿的情感,引发他们独特的理解,以此为基础进行绘画教学。文章首先归纳了幼儿情境绘画教学法的概念及其运用原则,而后从情境绘画构建的三个层次——展现情境原态、引入趣味活动和创设艺术情境,论述了实施策略。  孩子一到户外都喜欢跑跑跳跳,以表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但一到体育课时,总有些孩子表现被动,当老师问“喜不喜欢这游戏”
摘 要:游戏教学是一种基于尊重学生认知心理的科学教学方式,将游戏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粗浅地探讨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教学;趣味课堂;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3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
微笑,不仅仅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力量、一种心态。作为教育态度的微笑,反映了教育者的乐观、自信,对教育事业的自觉与忠诚,以及对受教育者的热爱与宽容,它为教育环境创设了和谐的氛围;作为教育方法的微笑,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教育的有效与高效开启方便之门;作为教育目标的微笑,它教会学生微笑,让学生具有乐观、自信、善良、友好的品性,能够自由、潇洒、幸福地学习与生活。  广东省广州开发区第二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述:“学校文化是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可以说,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发展大势中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战略,我校紧贴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学校理念系统的顶层设计,确立了“聚德教育”办学思想。  一、“聚德教育”外塑学校品牌  我校地
改变一个幼儿,首先要改变他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  “学习型幼儿园”是“学习型组织”在幼儿园的体现,是幼儿园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方向。而“学习型幼儿园”与“学习型组织”一样,它并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而是一种理念,甚至是一种信仰,是把幼儿园构建为“学习型组织”的动态的过程,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现代组织的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关键在于抓实青年教师成长,我们的做法是:  一、建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这是由于受到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等,每个学生都会形成其独特的个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呢?  1.尊重性格差异,倡导教风民主化  性格是一个
摘 要: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和错误打交道。但错误并不可怕,它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主动思维产生的结果之一,是学生经历了分析、对比、理解、调整等学习方式后对问题的一种反馈。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该冷静对待。本文透过现象,从学生思维、数学本质、学习习惯、审题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错误做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学习错误;学生思维;数学本质;学习习惯;审题能力  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积极语言是语言艺术,更是教育艺术。它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运用积极语言,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笔者参加了福建省建瓯市城区教研活动,听了青年教师王礼凤的《乡村四月》古诗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就要用心去开发课程资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创设一些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燃起学生乐学的欲望,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创设“实”境,让课堂走向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以当前新人教版的教材而言,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比例大,任务很重。因此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是每一位低年级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但是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上课好动,爱贪玩,上课时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但凡是上公开课,老师都不敢上识字课,不仅是识字课乏味、单调,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采用哪种方法让学生对这枯燥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