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育人功不可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633.95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如何针对学科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科教学的教育性,使这种不带教育痕迹的教育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的。
  我国最早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并且《乐》是孔子施教的重要内容,他亲自编订了《乐经》。《乐》,在三代原本指音乐舞蹈,而《乐》教本是学习音乐舞蹈的基本知识。孔子施行《乐》教,不单是给弟子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乐》教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教育不限于形式,重要的是陶冶人的情操的思想内容。礼乐教化人有着不同的功能。孔子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仁政礼治”是孔子的政治思想纲领,孔子把它与礼乐联系紧密,足见他是把“仁政礼治”思想寓于乐教之中。从这一点看出,孔子的乐教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
  音乐教育属于《乐》的范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教育因素本身就是很丰富。因此,音乐教育在发挥育人的职能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其特点,方法与文,理类及其他学科有明显不同。
  一、以浓郁的情感色彩,以独特的方式进行教育。
  音乐课有其独特的教育手段,即诗和歌的结晶---歌曲。以及具有魅力的音响,引人入胜的画音场面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相比较,音乐课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意向的交流与沟通。不论是歌唱还是演奏,都能使学生从歌词、曲调中;从节奏、旋律中形象地感受美。感受到人物美,感受到山河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美……学生们耳闻目染,口唱心记,必然受到鲜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这种寓教于乐的独特方式,无疑能够在无形中以“最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多种能力。
  音乐课的视唱练耳,要求学生眼睛看着谱,嘴里唱着唱名,手上划着拍,心里想着音的高低,时值的长短,耳朵还要听听是否唱准及时调整。这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口,手,耳,脑等多种功能的同时运用。又如在节奏训练中,看着节奏谱念唱节奏,同时辅以跺脚,拍手,拍腿等动作,几部节奏不同的练习同时练习。要求学生彼此配合,默契。这些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同时兼顾数事,使学生的乐感,听觉,视觉,触觉,高度协调时时处处形成多器官同步发展,为各种能力的掌握和提高学生的智商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学生耐力、专注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一个人事业上有所成就,除了对该事业无比的热爱,拥有专业知识以外,还依赖于诸如意志,毅力,专注力等非智力因素。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大多采取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乐曲、练习曲、歌曲,每个学生都要对每个音符、小节,每一个字的发音、气息的运用等等必须反复多练,方可掌握。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及训练,对学生专注力的培养,以及引申到对于完成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坚强的毅力,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及良好习惯。
  佛家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道家倡导“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而音乐课则要求学生不论坐姿,站姿都有保持良好的形体。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还要配有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使学生达到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良好的修养。
  另外,在音乐教学中,分组,分声部,齐唱,轮唱,合唱等,是主要的训练方式。它不仅能培养和巩固学生的演唱技能,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特别是经过参加各种比赛,还可以增强集体意识和责任心,荣誉感。
  五、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材中优秀的中外歌曲,欣赏课对优秀曲目的介绍,作曲家的简介,歌曲,乐曲结构及表现手法的分析介绍等,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鉴赏力,这是关系到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大事。
  在欣赏音乐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让学生自由思考,浮想联翩。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所以,音乐在育人方面独具特色。希腊人曾把音乐叫“灵魂的体操”,孔子则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可以这样说,它把德,智,体,诸育以美育最为生动,活泼的形式来体现。使学生的身心保持全面,健康,平衡地发展。它的育人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且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因此,音乐课绝非可有可无,其育人功能不仅不容忽视!还要更多地投入。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本文阐述了音乐欣赏对中职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通过倾听中的对比法、倾听中的想象联想法、讨论归纳法、创作表现法、激发兴趣法五个有效途径来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学校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
摘 要: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淮安市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淮安市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常人的水平,其中在恐怖和精神病性达到显著性差异。影响苏北地区部分重点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因素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态度、教师工作量、社会地位和自身运动技能等方面。  关键词:体育教师 心理健康 因素 SCL-90  【中图分类号】G633.96  前言:体育教
【中图分类号】G841  职业中学女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针对职业中学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职业中学女生体育课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以及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意发展全面身体素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提高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62.2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因此,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6  准备活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始部分。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为即将开始的体育课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应该体现课本内容的特点,各个运动项目均有自身的运动特点,故准备活动也应针对性地安排,体现出该项目的特征,使准备活动具有高效性。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应是全面的身体活动,上好一堂体育课,它的准备活动必须全面考虑,合理安排,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注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