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o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点拨,加强启发引导,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有效地发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经过将近20年的教学探索和研究,提出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互动交流,在教学中激趣和引导
  课堂互动教学必须使学生实现从在教师的敦促启发下进行学习,逐渐发展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学习,进而发展为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通过互动进行学习,最后发展为学生自己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主要步骤为:课前热身—师生互动—师生与教材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点拨。
  如外研版第三册Module 5 Shopping Unit 1 “This one is cheaper.”的教学。对购物过程的学习,是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展现自我、合作交流的一大机会,采取了“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教材互动”三个方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受拘束地用英语及身体语言表达自己,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1.课前热身。教师特别着衣,对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老师所穿服饰的名称吗?多少价钱?通过这一环节,复习巩固服饰、颜色等词汇以及询问物品价格的句型,为下面学生同桌、小组活动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师生互动。教师展示一张文具盒样品图,告诉学生:I want to buy a pencil case.
  提问学生: Which is a better one?
  S1: The blue one is big.
  T: But it’s not cheap.
  S2: What about the black one? It’s cheaper.
  T: Oh, I like it. I will buy it.
  本环节通过图片引入,形象直观,巧妙设疑,自然引入购物这一主题。
  3.师生与教材互动。
  呈现新知识,课件呈现刚才师生对话内容。
  S(Salesman): Can I help you?
  C(Customer): Yes. I want a pencil case.
  S: This blue one is big and nice.
  C: But it’s too dear.
  S: Oh, this yellow one is big and cheap. Only 15 yuan.
  C: That’s a great price. I won’t find anything cheaper than that. I’ll buy it. Here’s the money. (帮助学生回答,用纸代替钞票)
  本环节真实情景的布置、购物对话的呈现,以及课件内容的出示,使学生从视听两方面感受新知识,易于接受,便于模仿,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生生互动。根据课本P66的图片,两人一组,自定物品价格、大小、长短、轻重,模仿购物。各小组积极配合,很快进入角色,争着表演。
  S1: How much is the football, please?
  S2: It’s 50 yuan.
  S1: It’s expensive. Do you have a cheaper one?
  S2: Yes, this one is cheaper.
  S3: Look, this one is cheaper than those two. It’s only 25 yuan.
  S1: That’s a good price. I will buy it.
  通过各小组对购物情景的争相表演,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学会了知识的运用,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一些擅长表演的学生更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表情和体态把购物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种互动式教学策略要求学生在教与学中互相配合,互相激励。 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竞争的学习机制,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产生学习激情,感受成功的乐趣。
  二、开展感性训练,点拨学习规则
  在英语课中要做好“感性训练”工作,引导学生根据交际性操练中的语言材料、句子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增加感性认识。主要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景,针对重点语言材料、句子结构,启发诱导学生尝试归纳出规则。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本质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到了“理性升华”。“理性升华”不应局限于机械地模仿,更应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即灵活、正确地运用。主要策略是让学生主体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活动,归纳出规则,并利用语言规则,提高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启发引导得出规则的操作过程是: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拨规则—归纳规则—及时巩固。
  如外研版八年级第四册Module 5 Problems Unit 1 “If she goes to a different school,I won’t see my best friend.”的教学,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学生找出对话中出现的所有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积累材料)。
  S1: If I play well, I’ll play the solo.   S2: If the teacher chooses Kylie, she’ll play the dance music.
  S3: If she becomes a star, her parents won’t send her away...
  2.通过句型套用操练,提高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语用习惯。
  教师先示范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套用句型操练。
  T:If you are free this weekend, what will you do? I will tell you what I will do.
  T: If I am free, I will go shopping.
  T: If it doesn’t rain, I will have a picnic with my family in the park.
  T: If it rains, I will stay at home.
  3.引导学生操练,认知和内化规则,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 Show“If... I will/won’t...” on the screen, then let them talk freely.)
  S1:If I am free, I will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S2: If it rains, I will go online at home.
  S3: If it rains, I won’t go to the zoo.
  S4: If it doesn’t rain, I will fly a kite with my sister.
  ...
  让学生分组总结上述句型的规律,各小组长进行汇报。
  4.点拨规则。
  着重强调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规则及句型结构: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若主句是一般将来时, 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即主将,从现)。点拨规则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操练,认知和内化规则,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5.及时巩固。
  用以下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① If he (not, do it ), I (do) it.
  ②If she (win) the prize, we (be) happy.
  ③If I (not, eat )so much, I (get) thinner.
  ...
  本课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调动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练习难易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获得了“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所收获”的课堂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探索出来的一些浅见。毋庸置疑,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必然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教无定法”,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思考,不断反思,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去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找到教与学的最佳交汇点,才能引领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快乐地前行!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特征。但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家长、学校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比较重视,却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所谓的健康是指:“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运用有关心理科学与教育
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班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影响到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做好中学班主任工作,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现在,笔者跟大家谈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感,理顺思想,改进工作  进一步明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
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教师与创造力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同时,中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大好时机。在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起到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将会受益匪浅。  2。数学与创造力培养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合情推理的教学方式,将会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学科,或许大家在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本文拟对实践中探究性课堂教学策略问题作初步探讨,现将笔者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介绍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学实践中,笔者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课前准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考虑学生的思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从学困生的成因入手,找准根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  一、利用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建立抽象思维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形象思维.我们应好好利用这点,把形象思维作为引子,慢慢引导学生建立抽象思维模式.在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时,要特别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化对他们来说是个难点,跳跃式的思维转化方法,他们相当难以适应.因此还要加强他们形象思维的训练,让他们有一个渐进
中肯地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厌学文化课是普遍的现象。一些中职学校因此减少文化课,很多学校尽管还开设文化课,也仅仅是摆门面,学生学与不学,听之任之,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对中职学校而言,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是严峻而艰巨的课题。  学生是否乐学、善学,首先取决于他们自身对学习的认识,知道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从而像雷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