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的伦敦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ju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关于伦敦这个城市的话题,就会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作家们以贴近生活、充满趣味的文笔,从多角度带领我们触摸伦敦,了解伦敦,让人回味无穷。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1931年留学伦敦。在雾重重的伦敦,朱自清除了学习外,大部分时间用在游览。朱自清在《伦敦杂记》中,对伦敦的书店、市民生活、政治事件,都有极其亲切的观察和描写。只是伦敦人的饮食,饭吃来吃去,主菜无非是煎炸牛肉排羊排骨,配上两样素菜。“每日下午四时半左右要喝一回茶,就着烤面包黄油。请茶会时,自然还有别的,如火腿夹面包,生豌豆苗夹面包,茶馒头等等。”朱自清写莎士比亚等名人的故居,以及对故居的敬仰和保护,到现在读了都感慨万千,对比我们破四旧等等毁坏古代文化和文明的暴行,更是无语凝噎。
  著名作家萧乾,1939年来到伦敦,成为二次大战中唯一直接报道欧洲战事的中国记者。诺曼底登陆后,作为战地记者,萧乾与海明威、威尔逊等,同行于进军行列。珍珠港事件后,中国成了英国的盟邦,中国人同时也成为英国人的“伟大盟友”。在《旅人行踪》中,萧乾描写过一桩趣事:在伦敦公共汽车上,邻座发现他是中国人,大声问好,萧乾谢了他。全车听到此人为中国欢呼,都鼓起掌来,萧乾再次起身答谢。这个邻座大概喝醉了,继续发表感谢中国的演说,弄得萧乾恨不得汽车赶快到站。此种民众自发的好感,有哪个旅居伦敦者再有机会享受?
  著名作家王蒙,1987年第一次去伦敦。伦敦的那次短暂的逗留,已经使王蒙注意到伦敦许多地方的独特风格。王蒙在《风格伦敦》一文中,写到伦敦的文化氛围先声夺人,伦敦出口的最佳物品就是牛津式的英语。伦敦的出租汽车还保留着半个世纪前的高顶,为了适应当时英国绅士的高庄帽子,市议会多次辩论,决定坚持不改它们的独特式样。伦敦人的穿着首屈一指,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大多都穿得那样合体、雅致,几近考究。王蒙还注意到伦敦很少能见到从日本进口的汽车,伦敦人不愿意用日本车,与其说是由于爱国的政治情绪,不如说是由于他们的讲求风格的传统和本能。
  著名作家叶永烈,2011年访问伦敦。伦敦人对帽子情有独锺,给叶永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伦敦人的帽子》一文中,叶永烈好奇伦敦人为何对帽子都如此偏爱?据伦敦朋友告诉他,这是伦敦特殊的气候所致。帽子具有四大功能,即“防雨、遮日光、保暖、装饰”。叶永烈还注意到,伦敦的民宅以两层为主,几乎都有一至两个方形大烟囱。这烟囱不是用于厨房排烟,而是壁炉排烟。那些新盖的住宅依然砌了方形的烟囱,以满足伦敦人浓厚的怀旧情绪,伦敦人的心态很值得玩味。
  由此看来,伦敦人的生活是丰富多样且充满情趣的。在这样的城市举办奥运会,定能给世人带来无限精彩。
其他文献
去年年底,我有幸前往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游玩。文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国民人均GDP位居世界第六,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彬彬有礼的国民,富庶的百姓生活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在文莱最有趣的是逛夜市,当地人把夜市称为“达姆”,那色彩缤纷的新鲜蔬果、喷香诱人的椰汁饭、香浓美味的“沙爹”在这里都能看到。但“达姆”最有特色、最受当地人青睐的美食是什么?说出来一定会让你大跌眼镜——烤鸡臀。  烤鸡
战争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对其的研究必须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而基于人工生命的综合仿真方法为战争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人工生命的思想,采用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
安徽六安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百货大楼、花都宾馆、新百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花都大酒店四大经营实体组成的多元化经营集团。公司总资产达5000万元,是全省大中型股份制商
餐饮连锁三五年倒下一批似乎已是国内餐饮连锁与特许加盟业不争的事实,对于餐饮连锁的“英年早逝”,有人分析说,连锁是依靠模式复制来输出品牌的,但是,一些品牌本身并不具备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竞争优势和管理团队,导致在输出品牌以后无法对加盟店统一管理、统一操作、统一配送,造成事实上的“连而不锁”。  如何走出这一怪圈,在这里我罗列了餐饮连锁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想用实际的案例和大家一起探讨。  1. 规模迅速
编辑朋友:  近期,食品安全方面的警示不断:“五常香米”被加了料、长江中发现了有毒的鱼类、南京食用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含有强致癌物苯并芘的茶油以及含有肝炎病毒的矿泉水……有人气愤地说,中国好多食品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当不少人考虑购买什么保健品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过病从口入?今日吃的食品、保健品,会不会成为若干年后罹患各种怪病的罪魁祸首?看似普通的饮食中究竟潜藏着多大的风险呢?  北京读者 毕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