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要充分尊重数学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参与和交流互动,形成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和考虑的课题。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数学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高中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使高中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数学,运用所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实践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解决实际问题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存在于知识教育中,更存在于对高中生能力的追求上。近年来正在开展的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正是这种追求的产物。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教育教学的目标由注重知识的学习转变为注重高中生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目标的转变不是单独的知识目标的变化,而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整个系统的变革。它不仅包括教育教学目标的调整,更包括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高中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
  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运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高中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有效组织和引导高中生的学习行为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中生的自主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高中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行为习惯。
  现在的教育教学的成功标准已经不再是教师教给高中生多少知识,而是在于高中生能否形成一定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理念和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尊重了高中数学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参与和交流互动,形成高中生的数学能力。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高中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高中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使高中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数学,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我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创造性地改造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转变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高中生的能力上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下面我结合近年来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实际和尝试,谈谈看法和体会,希望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能有所帮助和借鉴。
  二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可是怎样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导作用,使高中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高中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我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注重生活实际和高中数学教学的联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数学源自于生活实际,又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让高中生明确这样的观念。我们的教学要让高中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要让高中生对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直观认识,需要我们留心观察高中生的生活,把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组织编排,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我们所创设的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可以让高中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有清醒的认识,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另外,我们可以把数学问题和作业生活化,合理设计问题和作业,让高中生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样可以进一步让高中生懂得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义,增强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念,提高高中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高中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实际运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具体表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组织、锻炼才能实现。为了培养和锻炼高中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培养高中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我们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在高中生的自主参与和解决探究中逐渐形成了能力。
  (三)设计数学实践活动,培养高中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需要高中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更需要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这种实践应用的能力只有在实际生活问题解决的操作中才能得到锻炼。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合理设计和组织实际操作活动,锻炼高中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更新教学理念,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导作用,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多让高中生参与数学知识的运用,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高中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经济统计教学中对大数据技术运用,以全新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考虑到经济统计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能够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应用,对整体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还要以学生角度分析,把复杂化的经济统计知识变得简单化,把枯燥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学习要求,达到经济统计教学目的,提升经济统计教学质量,突出大数据技术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经济统计;教学运用  经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个成长性阶段,以前的语文学习只能是基础性或者说是孵化期学习。起步好往往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引导学生迈好第一步。初中语文写作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同时也能够体现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的整体表达水平,也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综合评估。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思考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
摘 要: 在现实在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下,某些老师和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心理惰性,他们已经不习惯思考写作了,只希望套用现成的东西。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教与学关系不平衡;二是创作主体的丧失。那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对策有:一是命题者:让套话作文无用武之地;二是授课者:更新作文教学理念;三是评卷者:公正评分,严打“套话作文”。通过多方合力,让学生在真实的作文中找回自己的思维和感悟,远离“套话”,还原真
摘 要: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改变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把内容作为重点来抓,作为切入口,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进行片段练习,使学生不再“为文而文”,不断提高表达能力。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现有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与课程设置,按照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渐进性原则,对中年级各个学期的片段训练项目作了系统安排,方法上给予指导,时间安排上进行调整。  关键词: 中年级作文 片段训练
摘 要: 在如今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浮于表面,要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必须成为创新型教师,开展深度教学,构建有效课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本文介绍了一些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帮助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深度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面对高考改革的趋势,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浮于表面化。我国现行的数学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片面
摘 要: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以导学案为媒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对促进教学改革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中职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中职数学 学案导学 学生主体 自主建构  一、“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内涵和特征  “学案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