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合作学习为切入点,在阐述合作学习重要价值的基础上,从合理灵活的分组、浓厚的合作学习兴趣、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三个视角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思考,希望对更好的进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
  G623.2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为了适应国际国内新的教育形势,我国开展了新一轮课程改革。随着逐步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小学语文也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标准。在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发展,责任感得到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加强。所以合作学习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教师,笔者接下来就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策略谈一些看法。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
  (一)合理灵活的分组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能否取得良好的质量和效果,这与合作学习的分组好坏以及个分组是否灵活密切相关。分组如果合理灵活,小组之间的成员就能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发挥的作用和起到的效果将是巨大的。相反,要是分组不合理缺乏灵活性,小组成员之间不协调,不配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不可調和的地方,上下不齐心,那么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笔者看来合理灵活的分组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前提。
  分组的方式有很多了,可以根据小学语文课本的教学的内容临时分组,也能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就进行分组并一直持续到学期末。笔者在小学语文进行教学时,采用的就是相对稳定的分组形式。在学期开始的时候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性别、学习状况等因素,按照互补、促进的原则,进行分组,保证每个组内有好、中、差三个层面的学生,并根据组员实际情况确定小组长。每当开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时,就以这些小组为单位展开,然后教师走下讲台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例如笔者在进行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海伦·凯勒》教学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中的一名成员蒙上眼睛,塞住耳朵,过几分钟后小组其他成员帮他恢复正常,然后让他(她)谈谈自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一刻的感受,其他的同学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组长负责记录,最后几位组长在班上进行交流发言,老师总结,引入新课。合理灵活的小组分组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要是分组不合理不够灵活,这样的教学效果是达不到的。总而言之,要在小学语文中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合理的灵活的分组是前提条件。
  (二)浓厚的合作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保障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文中选取学生“兴趣点”来提问,或者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开展合作学习。如果教师通过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合作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师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小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对他们积极思维和探究知识的热情起着重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保障。
  小学生对神话传说故事一般比较感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兴趣点”展开合作学习。例如在进行《牛郎和织女》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牛郎是怎样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让后请小组的同学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相互交流。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下,相互交流,相互争辩,学生能够将不明白的问题弄明白,将明白的问题弄的更加透彻。采用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能激发他们对合作学习的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以后小学生对这种学习形式会更加乐于接受和参与其中。因此,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合作学习的兴趣是进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保障。
  (三)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关键
  俗语有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受到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影响,加之年龄较小,思维水平发展不高,缺乏与其他同学沟通的基本技能,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欠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的合作知识,示范合作的过程,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升合作的意识,获得合作的技能。当小学生通过语文合作学习提升了合作的意识,获得了合作的技能,就能将其拓展到其他科目中,无论对其学业的进步还是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关键。
  小学语文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时,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们学会倾听。小组的成员进行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时,要认真倾听,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不要随意插话或者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等同学发言结束,你再表明自己的观点。笔者还认为应该让学生们学会表达。表达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要清晰的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不能强词夺理。要使学生培养起合作学习的意识,掌握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这些合作技能,这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最为基本的素质,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小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这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关键之所在。
  二、结语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进行合作,双方通过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的完成教学计划,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应用合作学习的策略值得探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教学反思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进行了粗浅的探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进一步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利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04.
  [2]王佳佳.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研讨[J].才智,2015,20:127.
  [3]陆叶.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98+12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了新的挑战,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是语文教学回归教学本质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求所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语文教学品质和内涵的提升,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转变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心理,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提升  G
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安全监控专业委员会文件安全监控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一、本专业委员会的性质和宗旨1.本专业委员会是学术性群众组织,是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
摘要:中职院校机械课程的内容非常难以理解,然而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收到讲授式为主的影响,主动去学院机械课程的内容的积极性较差,使得其学习的成果也不满人意。为了提高机械学科的教学成果,本文对中职院校机械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同时对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械课程;教学现状  G712;TH126-4  机械专业是中职院校常见的一个学科,它对学生的要求不但只是学习到理论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是教师旨在实现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专业实践的全面改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发展需求,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对专业结构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对其专业发展进行自觉地规划,积极实施,并有意识地对自己专业发展进程实施监控、调节和反思的一系列主动自觉的活动状态和能力品质。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选择。校本研
期刊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职烘焙实践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强化了实践教育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满足了烘焙行业的发展及对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烘焙;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TM1-4;G712  烘焙实训室是西式面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实训室
摘要: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探讨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与要求涉及的层面。从生态客体、生态主体两个角度分析了教学目标及要求与现实的差距,并进一步阐述如何构建教育生态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  H319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概念首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g))于1976年提出,倡导将教育放置于周围生态环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