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sdc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图导学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的运用地理图像能够让学生们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学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出对以图导学教学法的思考,拟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
  地理信息最为重要的载体就是地理图像,地理图像可以将事物的特征以及分布的具体情况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同时还可以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的规律。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地理图像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图像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联想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1. 构建理论
  心理学的构建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地主动地构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构建者。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中固定的知识点,更主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了解到一系列知识点之间的内在的关联,在思考和观察中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运用以图导学的方法是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的,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 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教学中所用到的地理图像,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需要选出的,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的需要的,包括地理图册、板画、插图、教学挂图等等一系列的图像,还有景观实录、地理标本等等立體的图像,这些图像都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能够将地理事物的特征直观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们能够获得的图像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代表性的图像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地进行探究,这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二、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程序
  1.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合理的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要用言简意赅的方式引入。
  2. 认真分析地理图像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会积极地进行思考,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相关的图像,引导学生在认真地读图和仔细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这是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将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形式进行转化,不再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回答,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读图即掌握读图最为基本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图的能力。要让学生认识到,在读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个地图的名称、重要的地理界限以及图例,通过阅读这些来确定地图的地域范围和类型。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读图:首先是要引导学生明确读图的目的,能够准确地识别图像所属的类型;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例,能够了解图像的比例和方向;第三,要在认真读图和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积极地进行解决;第四,在此基础上要认真地进行自我的检查,与同学相互讨论自己的结论;第五,师生一起交流和讨论读图的结果以及遇到的问题。
  3. 积极开展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在地理图像的学习中,这两种方法更是非常有效。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积极地鼓励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在探究学习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民主的氛围,在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理解图像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的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开展积极的交流和讨论,运用这样的问题引导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积极地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根据所给的地理图像,深入地思考,挖掘出更多的更为有效的地理信息,能够准确地有效地解决实际的问题。
  4. 引导学生绘制图像
  绘制和填充地理图像是以图导学最后的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一环节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再现在地图中,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的过程,学生也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地理图像,才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图像的解读,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真正地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展示学生的绘图成果,让学生能够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以图导学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开展。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是否需要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方式开展教学,不同的学生读图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强,读图非常得快,有的学生则非常得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法,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真正的有效。第三,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地理图像种类繁多,类型各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各种类型的图像,让学生们通过不同类型图像的观察,提升读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冬玮.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347.
  [2]曹阳,张勇,张蓓,唐佩.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16-19.
其他文献
观察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早期替代治疗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影响。 方法 健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应该不断地选择和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教学创新策略,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教学创新;学习兴趣  作为主要的自然学科之一,物理教学一直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高中物理教学尤其如
摘要:目前许多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动力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当下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加以反思和提高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  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课堂教学的从属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意味着高中化学教学节奏完全由教师所掌控,但
摘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高中化学不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广泛程度还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化学平衡知识就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化学平衡原理作为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归纳总结化学反应蕴含的规律、反应化学的本质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高中学生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才能实现对化学平衡原理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如何巧用化学平衡原理,就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难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个问题
芳香族卤代物是非常重要的合成砌块,卤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反应之一.本工作利用2-(吡啶基)异丙基胺(PIP胺)作为双齿导向基团,以LiCl作为卤素来源,通过电化
目的:研究IL-5细胞因子对于鼻息肉组织中的Bcl-2、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1.24例鼻息肉患者,男女各半。24例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标本均在局麻下鼻息肉摘除术中获得。将每份
摘要: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可能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而我国的教育模式往往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变成万能的解题机器。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理科科目,更需要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学生之所以问题意识淡薄,追根溯源,无非是因为教师没能够营造一个能够提出问题的情境,教师为了赶进度,抑或是害怕学生提问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