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显然新课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尽可能地减少束缚,给学生更多表达的自由,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让文字也飞扬,写出真正从心底流出来的,心满灵气的作文。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通过多年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遵循好仿天性,加强仿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好予模仿,善于模仿的天性,凭借教材,写出情动作文。
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一课,文中作者用了和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音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叶,红红的枫叶像一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习这一段时,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写出来的话可谓精彩纷呈:它把金黄色给了稻田,金黄色的稻田像一片海洋,摇啊摇啊摇来丰收的喜悦。”“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像一盏盏小灯笼,照啊照啊,照出了人们的微笑。”“它把淡黄色给了菊花,淡黄色的菊花像一位位姑娘,跳啊跳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这样,我巧妙的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练点”进行仿写;不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二、关注好玩天性,写出“好玩”的作文
拉西曼说:“不唤起学生习作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铁。”我想,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而指导习作,往往就“玩”出好文章来。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玩耍的最主要形象。弗洛伊德说:每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与创造性作家一样,是在创造一个他自己的世界。”为此,我每两周会设计一个小游戏,有“击鼓浪花”“挟珠子”“踩气球”“贴鼻子”等等在游戏的情境中,学生容易对某个方面做深刻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也更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他们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生活情境时,会忘了是在写作文,而只不过是想急切地说出心理话而已(如我在《传话游戏》的习作指导中,就把学生带入一个一泼三折的《心理战术》游戏中设计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句方言话,先让二个同学看,接着分两组传话,评评谁的正确。学生在大起大落的情绪下,很自然地很轻松地就表达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交流于表达中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生动“好玩”。
三、满足好奇之心,写出趣味作文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有趣的内容,新奇的形式最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心,进而诱发求知欲。作文教学要积极创设奇趣课堂,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学生才有内容可写,优化可说,有情可抒,即文随心动,童心飞扬。
在《苹果里藏着什么》的习作教学中,这位执教者,设计以下环节:上课伊始,让学生发现桌上放着苹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想吃”的欲望,吊起学生的胃口。而“苹果里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在一次成为“强制激”,激起学生浓厚的好奇心。让学生手“切苹果,寻找秘密,”使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达到“高峰体验”状态,学生急切地要掲开“庐山真面目”。这样创设的情境满足孩子的好奇之心点燃学生观察的激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接着,这为老师有目的地地指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同学与老师是怎样切苹果的,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鼻子等各种感官都来参与。通过观察,有了写作内容,学生自然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在学生心灵呼唤表达的一刹那,这位老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课堂“素描,”写出了学生们最心动的作文,不能不称赞这位老师的高明,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泼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四、尊重好胜天性,写出 率真作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实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文章贵在“真”有了“真”,文章才能有棱有角,才能显示自己的个性风格。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极力鼓励学生写“真话”,开启学生的灵性,呈现独特风格,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大胆地顺应儿童乐于表现自己,好胜的天性,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激活儿童的表现欲望,让学生自由创造,写出具有自己个性,最能表达自己真实感觉的文章。
如我在布置学生写《龟兔赛跑新传》文章时,要求学生抛开原先“骄兵必败”的主题,重新大胆合理想象,比比谁的想象力丰富,谁的想象力更有创意。谁的立意最新颖。一下子,就唤醒了学生的好胜心。有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自己桲传统的独特见解:有的写写龟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使兔子昏然大睡,有的写评委总授意让兔子故意输给乌龟 ,为的是不得罪大赛组委会总顾问老虎,有的写孙悟空变成了瞌睡虫附在兔子身上让兔子睡觉,结果帮了乌龟的大忙……。这些观点虽然稚嫩,但无不闪烁着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总而言子,只要选才,立意、结构、语言不管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加以鼓励,大胆放予,让学生自由表达,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只要这样,才能让写作充满个性,写出率真的作文来。
还可以是在习作讲评过程当中,根据习作的要求,评价习作时采用“高分,”“加分”等激励的方式,上佳作可以给100分,其中若有吸引人的题目,新颖的开头,精彩的细节描写,成语的妙用,名言诗句的恰当引用,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画龙点睛的句子,别致的结尾等等都给予加分,上不封顶,可以加30分,50分甚至更多。而在每一次,每一篇的習作讲评中,哪怕是在普通的习作,也要找出一两个闪光点来加以表现。
还可以举行佳作(或优秀片段)发布会;提供习作展示 平台。创办班级优秀习作园地等;鼓励何快乐语文、读写天地等报物上投稿,及时表扬:欣赏学生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总之,这种“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局面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导作的热情,更能写出率真的作文。
实践证明,树木要茁壮成长,须顺其性,作文教学之理亦如此。只有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天性发展规律,有效引导,作文教学之材才能根深叶茂,亭亭如盖。
(作者单位: 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乡摆落小学 550100)
一、遵循好仿天性,加强仿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好予模仿,善于模仿的天性,凭借教材,写出情动作文。
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一课,文中作者用了和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音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叶,红红的枫叶像一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习这一段时,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写出来的话可谓精彩纷呈:它把金黄色给了稻田,金黄色的稻田像一片海洋,摇啊摇啊摇来丰收的喜悦。”“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像一盏盏小灯笼,照啊照啊,照出了人们的微笑。”“它把淡黄色给了菊花,淡黄色的菊花像一位位姑娘,跳啊跳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这样,我巧妙的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练点”进行仿写;不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二、关注好玩天性,写出“好玩”的作文
拉西曼说:“不唤起学生习作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铁。”我想,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而指导习作,往往就“玩”出好文章来。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玩耍的最主要形象。弗洛伊德说:每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与创造性作家一样,是在创造一个他自己的世界。”为此,我每两周会设计一个小游戏,有“击鼓浪花”“挟珠子”“踩气球”“贴鼻子”等等在游戏的情境中,学生容易对某个方面做深刻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也更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他们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生活情境时,会忘了是在写作文,而只不过是想急切地说出心理话而已(如我在《传话游戏》的习作指导中,就把学生带入一个一泼三折的《心理战术》游戏中设计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句方言话,先让二个同学看,接着分两组传话,评评谁的正确。学生在大起大落的情绪下,很自然地很轻松地就表达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交流于表达中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生动“好玩”。
三、满足好奇之心,写出趣味作文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有趣的内容,新奇的形式最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心,进而诱发求知欲。作文教学要积极创设奇趣课堂,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学生才有内容可写,优化可说,有情可抒,即文随心动,童心飞扬。
在《苹果里藏着什么》的习作教学中,这位执教者,设计以下环节:上课伊始,让学生发现桌上放着苹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想吃”的欲望,吊起学生的胃口。而“苹果里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在一次成为“强制激”,激起学生浓厚的好奇心。让学生手“切苹果,寻找秘密,”使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达到“高峰体验”状态,学生急切地要掲开“庐山真面目”。这样创设的情境满足孩子的好奇之心点燃学生观察的激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接着,这为老师有目的地地指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同学与老师是怎样切苹果的,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鼻子等各种感官都来参与。通过观察,有了写作内容,学生自然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在学生心灵呼唤表达的一刹那,这位老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课堂“素描,”写出了学生们最心动的作文,不能不称赞这位老师的高明,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泼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四、尊重好胜天性,写出 率真作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实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文章贵在“真”有了“真”,文章才能有棱有角,才能显示自己的个性风格。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极力鼓励学生写“真话”,开启学生的灵性,呈现独特风格,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大胆地顺应儿童乐于表现自己,好胜的天性,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激活儿童的表现欲望,让学生自由创造,写出具有自己个性,最能表达自己真实感觉的文章。
如我在布置学生写《龟兔赛跑新传》文章时,要求学生抛开原先“骄兵必败”的主题,重新大胆合理想象,比比谁的想象力丰富,谁的想象力更有创意。谁的立意最新颖。一下子,就唤醒了学生的好胜心。有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自己桲传统的独特见解:有的写写龟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使兔子昏然大睡,有的写评委总授意让兔子故意输给乌龟 ,为的是不得罪大赛组委会总顾问老虎,有的写孙悟空变成了瞌睡虫附在兔子身上让兔子睡觉,结果帮了乌龟的大忙……。这些观点虽然稚嫩,但无不闪烁着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总而言子,只要选才,立意、结构、语言不管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加以鼓励,大胆放予,让学生自由表达,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只要这样,才能让写作充满个性,写出率真的作文来。
还可以是在习作讲评过程当中,根据习作的要求,评价习作时采用“高分,”“加分”等激励的方式,上佳作可以给100分,其中若有吸引人的题目,新颖的开头,精彩的细节描写,成语的妙用,名言诗句的恰当引用,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画龙点睛的句子,别致的结尾等等都给予加分,上不封顶,可以加30分,50分甚至更多。而在每一次,每一篇的習作讲评中,哪怕是在普通的习作,也要找出一两个闪光点来加以表现。
还可以举行佳作(或优秀片段)发布会;提供习作展示 平台。创办班级优秀习作园地等;鼓励何快乐语文、读写天地等报物上投稿,及时表扬:欣赏学生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总之,这种“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局面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导作的热情,更能写出率真的作文。
实践证明,树木要茁壮成长,须顺其性,作文教学之理亦如此。只有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天性发展规律,有效引导,作文教学之材才能根深叶茂,亭亭如盖。
(作者单位: 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乡摆落小学 5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