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中学生对美术课的理解大都停留在单纯的简笔画、手工制作这些初级阶段。而改革后的中学美术教材已经拓展为由美术鉴赏、设计、雕塑等模块组成的多元化课程。其内容涉及之新颖和广泛是不容忽视的。美术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转变传递给学生,从而从根本上使学生改变对美术课单一的理解,使其在诸多模块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挥特长,进而喜欢上初中的美术课。
关键词:主导性、参与性、方向盘。
目的:将美术课开展的丰富、生动,同时内容充实,是我长久以来努力实现的目标,在几年的工作中我正努力向前迈进!目前的教育体系已步入素质教育阶段,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浅谈一下自己在美术课堂中的感受!
方法:
一、找到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对所选择的模块产生兴趣时,他们的求知欲也会迅速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知识全面,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课件与实物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中的作用明显,教师在选择制作课件的作品时要挑选分辨率教高的图片,清晰的图片更会震撼人们的心灵,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而相应的教具辅助能够进一步触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现场体会到更多方面的认识,从而从视觉、听觉及触觉等诸多方面加强认识,这样对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二:注意学生的参与性;
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对相应的作品信息做出及时的回应,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其参与其中。只有置身其中,才更能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答案,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中来!如:在设计模块中,针对某一项设计特点请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这样就将问题交给了学生,留给其思考交流的空间。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服输的精神,适当的竞赛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课堂的活跃性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与生活相联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身边熟悉的事物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这样才不会脱离实际,与生活更好的串联,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艺术的新生力!
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体现在设计、篆刻、绘画等诸多领域。如:在服装设计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套理想的学生装。通常学生都很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学生时代的他们同样有着对美的追求和渴望,对时尚潮流的关注甚至超过成人。给予正确的引导会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明确,也更体现出未来时尚发展的动向;在学习建筑的课程中不仅介绍那些世人皆知的优秀作品,更需要联系实际,结合当地的建筑风貌与所学知识一起讲述。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当地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样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将各自搜集的信息进行交换,而教师更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督导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这样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优秀的表达能力,同时实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五: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
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重心,站在一定高度引领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能够深入学生群体之中,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和面临的困难,这是所有教学科目中的必备条件。
有的老师发现在课堂中出现教学脱离的现象。教师在台上卖力讲解,而学生却并不领情,时常有人注意力分散,睡觉甚至讲话,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佳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问到问题的原因,教师通常表现气愤或者无奈,表示学生的态度不够积极或不够重视。通过实践证明,其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过。虽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十分专注,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听众的学生是否对自己的这种授课方式感兴趣和乐意接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无论你投入再多的精力,学生的反映仍然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自己传授的角色中先跳出来,以一名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整个过程,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掌握教学方向盘的能力!
结果:在充分的备课情况下,满足以上提到的多方因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的接受知识,真正喜爱上初中美术课,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结论:初中美术教学是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美术教师与学生长期的配合、协调,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才能作到师生同心,共同将初中美术教育这面旗帜举到至高点!
关键词:主导性、参与性、方向盘。
目的:将美术课开展的丰富、生动,同时内容充实,是我长久以来努力实现的目标,在几年的工作中我正努力向前迈进!目前的教育体系已步入素质教育阶段,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浅谈一下自己在美术课堂中的感受!
方法:
一、找到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对所选择的模块产生兴趣时,他们的求知欲也会迅速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知识全面,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课件与实物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中的作用明显,教师在选择制作课件的作品时要挑选分辨率教高的图片,清晰的图片更会震撼人们的心灵,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而相应的教具辅助能够进一步触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现场体会到更多方面的认识,从而从视觉、听觉及触觉等诸多方面加强认识,这样对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二:注意学生的参与性;
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对相应的作品信息做出及时的回应,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其参与其中。只有置身其中,才更能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答案,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中来!如:在设计模块中,针对某一项设计特点请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这样就将问题交给了学生,留给其思考交流的空间。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服输的精神,适当的竞赛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课堂的活跃性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与生活相联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身边熟悉的事物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这样才不会脱离实际,与生活更好的串联,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艺术的新生力!
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体现在设计、篆刻、绘画等诸多领域。如:在服装设计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套理想的学生装。通常学生都很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学生时代的他们同样有着对美的追求和渴望,对时尚潮流的关注甚至超过成人。给予正确的引导会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明确,也更体现出未来时尚发展的动向;在学习建筑的课程中不仅介绍那些世人皆知的优秀作品,更需要联系实际,结合当地的建筑风貌与所学知识一起讲述。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当地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样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将各自搜集的信息进行交换,而教师更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督导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这样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优秀的表达能力,同时实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五: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
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重心,站在一定高度引领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能够深入学生群体之中,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和面临的困难,这是所有教学科目中的必备条件。
有的老师发现在课堂中出现教学脱离的现象。教师在台上卖力讲解,而学生却并不领情,时常有人注意力分散,睡觉甚至讲话,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佳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问到问题的原因,教师通常表现气愤或者无奈,表示学生的态度不够积极或不够重视。通过实践证明,其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过。虽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十分专注,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听众的学生是否对自己的这种授课方式感兴趣和乐意接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无论你投入再多的精力,学生的反映仍然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自己传授的角色中先跳出来,以一名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整个过程,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掌握教学方向盘的能力!
结果:在充分的备课情况下,满足以上提到的多方因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的接受知识,真正喜爱上初中美术课,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结论:初中美术教学是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美术教师与学生长期的配合、协调,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才能作到师生同心,共同将初中美术教育这面旗帜举到至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