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在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指出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不足,根据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重要性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3-01
语文学习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始终,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语文学习一直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但可以实现一个学生顺利进入大学的愿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表面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阶段。语文是高中课程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语文、英语、数学是高中三大主干课程。语文教学工作在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高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加自由、更加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高中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渠道,高中阶段的学生自学能力还比较差,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赖资源。通过语文教师的帮助以及指导,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
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社会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师在学生的健康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都会感觉高中语文相对于初中语文更加抽象,在难度上也增强了,因此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一种抵触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老师的讲授活动可以使学生坚定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通过老师积极的课堂教授活动,使学生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建立学习乐趣的基础上,有助于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即语文是高中的基础课程,学习好语文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很多内容,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其中语文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方面语文学习具有工具性的作用,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基本的学习技能,这些技能在其他知识的学习上具有工具的价值,能够增强学生对其他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气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语文教学的不足
(一)语文教学工作过分地强调其工具价值
语文是高中的三门核心课程之一,在各个地区的高考中语文均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均过分强调了其工具价值。应试教育观念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考是语文教学的唯一指挥棒,现实阶段语文教学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是向学生单纯的讲授语言、读音、语法、阅读理解以及文章写作等考试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完全没有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导致了学生因为考试而学习,因为学习而学习,学生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也不知道问怎么学习。语文教学只是被当成应对考试的一种工具,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被忽视,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学方式安排不够合理
语文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现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上采取简单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单调。在课堂教学时老师是主要的演讲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老师不能根据具体学生的差异安排教学方案,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足以应对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式安排不合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学校的正常语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老师进行的,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得不到积极地开发。老师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忽略了对已经学习知识的温习,学习的连贯程度不够。老师的教学工作主要的立足点是课堂,课下的学生学习状况被忽视,学生课下语文知识学习的状况比较差。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
语文学习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语文学习效率的高低,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老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老师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建立起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老师的讲授应该通俗易懂,富有生活的气息,通过精彩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和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就是高考,一切的学习和教学工作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因此,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是解决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的关键。高考语文知识的考查应该重点放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上,在题型的设置上应该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出题的方式以及内容更加灵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在改革高考内容以及形式的基础上,对学校日常的诸如期末、期中考试的形式以及内容上进行同样的变革,通过综合系统的考试改革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走上正常的轨道,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核心,在教学工作上一定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的学习与讨论中。在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景玉.新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职业技术.2004(7).
[2]宋文雅.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6).
作者简介:
乐艳(1981-),女,重庆涪陵人,职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重要性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43-01
语文学习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始终,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语文学习一直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但可以实现一个学生顺利进入大学的愿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表面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阶段。语文是高中课程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语文、英语、数学是高中三大主干课程。语文教学工作在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高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加自由、更加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高中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渠道,高中阶段的学生自学能力还比较差,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赖资源。通过语文教师的帮助以及指导,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
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社会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师在学生的健康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都会感觉高中语文相对于初中语文更加抽象,在难度上也增强了,因此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一种抵触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老师的讲授活动可以使学生坚定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通过老师积极的课堂教授活动,使学生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建立学习乐趣的基础上,有助于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即语文是高中的基础课程,学习好语文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很多内容,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其中语文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方面语文学习具有工具性的作用,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基本的学习技能,这些技能在其他知识的学习上具有工具的价值,能够增强学生对其他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气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语文教学的不足
(一)语文教学工作过分地强调其工具价值
语文是高中的三门核心课程之一,在各个地区的高考中语文均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均过分强调了其工具价值。应试教育观念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考是语文教学的唯一指挥棒,现实阶段语文教学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是向学生单纯的讲授语言、读音、语法、阅读理解以及文章写作等考试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完全没有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导致了学生因为考试而学习,因为学习而学习,学生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也不知道问怎么学习。语文教学只是被当成应对考试的一种工具,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被忽视,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学方式安排不够合理
语文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现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上采取简单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单调。在课堂教学时老师是主要的演讲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老师不能根据具体学生的差异安排教学方案,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足以应对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式安排不合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学校的正常语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老师进行的,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得不到积极地开发。老师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忽略了对已经学习知识的温习,学习的连贯程度不够。老师的教学工作主要的立足点是课堂,课下的学生学习状况被忽视,学生课下语文知识学习的状况比较差。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
语文学习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语文学习效率的高低,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老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老师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建立起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老师的讲授应该通俗易懂,富有生活的气息,通过精彩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和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就是高考,一切的学习和教学工作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因此,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是解决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的关键。高考语文知识的考查应该重点放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上,在题型的设置上应该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出题的方式以及内容更加灵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在改革高考内容以及形式的基础上,对学校日常的诸如期末、期中考试的形式以及内容上进行同样的变革,通过综合系统的考试改革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走上正常的轨道,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核心,在教学工作上一定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的学习与讨论中。在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景玉.新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职业技术.2004(7).
[2]宋文雅.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6).
作者简介:
乐艳(1981-),女,重庆涪陵人,职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