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作文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它与人的心灵、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文指导教学要着重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表达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大胆表现自我,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百般思绪、真情实感在文章中自然地倾吐,写出个性化作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表达在校园集体舞比赛中的真实体验,倾吐真情实感,享受作文的乐趣,培养表达能力。
2、通过作文增强集体荣誉感,感悟“有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
3、在习作中初步感知作文就是表情达意的生命活动。
教学过程
一、交流夺冠感受,激发表达欲望
师:昨天是个好日子,是美妙的一天!是值得回忆的一天!为什么呢?(学生群情激昂,争相发言)
生:我们班在校园集体舞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师:对!我们班在校园集体舞比赛中勇夺冠军!你的心情怎样呢?
生:高兴、喜悦、快乐、兴奋……
师:是啊!夺冠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今天。我们就来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巅峰时刻”,聊聊昨天的比赛,好吗?
生:(高呼)好!
师:一提起昨天的比赛,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对于一场比赛,我们都可以将其分为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三部分。那么,印象最深的、最让你激动的是什么时候呢?
生:是比赛后董老师宣布我们班获得年级组一等奖的时候。
师:其他同学呢?(学生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
师:和同学们一样,老师最高兴的也是夺冠时刻。现在,我们就按赛前、赛中和赛后的顺序聊一聊昨天的比赛情况,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聊夺冠时刻,好吗?
生:好!
评析:首先,作文时机巧,选材妙。赛中夺冠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此时,人们往往情绪激动,体验深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的确,对于“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人们就会产生“有话要说,不吐不快”之感,这正是作文的最好契机。因此,在发生不久,学生仍记忆犹新之时,教师就应及时让学生交流夺冠感受,激活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倘若时间久了,学生的记忆模糊了再作文,效果则大相径庭。其次,指导有层次,有重点。教师将作文指导分为赛前、赛中、赛后三块进行,层次清楚。重点抓住“夺冠时刻”这一印象最深、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指导,重点突出。
二、重温“巅峰时刻”。表达见闻体验
1、口述赛前感受
师:先聊聊赛前的情景吧!请大家想一想,比赛之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尤其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心理。
生:下午要进行校园集体舞比赛,我们高兴地搬着凳子来到了操场。操场上的同学很多,叽叽喳喳,非常热闹。
师:说得不错!谁再来说说赛前的见闻,注意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生:比赛就要开始了,先是一年级小同学进行比赛,他们做得很认真,只是动作不太到位。看着他们做操,我想,瞧我们的吧,冠军一定属于五(三)班!
师:和一年级同学相比,你的确有自信!(学生笑)很好!表达出了内心感受!你们在赛前都很自信吗?有没有不同心情的呢?
生:一年级比赛结束了,二年级同学进入场地,这时,董老师在裁判台上宣布比赛成绩,获胜的班级欢呼雀跃,我真羡慕他们,也很担心,万一我们失败了,平时的辛苦就白费了呀!
生:四年级同学入场了,下面就轮到我们比赛了,我心里有点紧张,怕自己做错了,影响集体。
师:你们心情紧张,担心失败。看来,赛前大家的心情很复杂呀!
2、表达赛中体验
师:四年级比赛结束,我们五年级上场了,此时,我们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呢?请大家先回忆一下,然后说说自己在赛中的所见所感。
生:该我们比赛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身穿统一的校服,脚穿白球鞋、白袜子,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当我们迈着整齐的步子走进赛场时,我感觉周围有几百双眼睛看着我,不禁紧张起来,心里怦怦直跳,真担心自己做错了被人笑话,让评委扣分。音乐响起,同学们都认真地做起来,我看见大家的动作都很到位,心里暗想,这次肯定能得第一!过了好长时间,比赛才结束。下场时,我的心情才放松下来。
师:说出了比赛的见闻感受,尤其把自己的心理表达得真实、具体。
生:听到董老师喊道:“请五年级入场!”我们满怀信心地迈入赛场。大家做得非常认真,而且面带微笑,比平时的哪次练习做得都要棒!突然,我不小心做错了一个动作,顿时,我感到两腮发烫,好像被台上评委那锐利的眼睛看到了似的。我旁边的董克豹做得特别用力,脸憋得通红,额上布满了汗珠。下场时,同学们个个满头是汗,人人长长地舒了口气。
师:观察仔细,感受深刻!
评析:所谓“情动而辞发”,文章是情感的产物,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写作是为了表情达意,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奉命作文”,常常忽视自己独特的体验,不善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教例中,教师抓住学生赛前和赛中的体验。引导学生表达,恰巧触及了学生的“言语兴奋点”,学生自然有话可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感受丰富多样,语言中充满了情趣。
3、畅谈赛后趣闻
师:的确,同学们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齐心协力、乐于奉献的精神。辛勤的付出获得了应有的回报——我们荣获年级组一等奖!现在就让我们回顾赛后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大家仔细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说当时的见闻感受。
生:比赛结束了,我们都急切地等待比赛结果,我真担心得不了第一。同学们都盯着裁判席,可是等了半天,都没有宣布。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过了好长时间,董老师才宣布:“五年级第一名是五……(一)班”同学们一下子都失望了。可是,董老师又说:“不对!第一名是五(三)班!”听了董老师的话,同学们又欢呼起来。
师:如实地表达了当时的真实情景。不错!宣布五年级的成绩时,出现了两个小插曲:一是等待时间长;二是宣布错结果,又及时更正。最为有趣的是,董老师跟我们开了个小小的玩笑,由于他的口误,同学们的心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大家想一想,等待宣布结果时,你是什么心情?同学们的表现怎样?
生:好多同学都相信我们会夺冠。秦珊说:“我们做得这么好,冠军一定是我们的!”王金月编了句顺口溜:“五(三)五(三),一定夺冠!”同学们高兴地笑起来。
生:开始,我相信我们班一定会取胜。等了那么长时间也不宣布,同学们不由得议论起来。李彤说:“怎么还不宣布呢?裁判会不会算错分了呢?”听了她的话,我真有点担心。
师:同学们的心理活动很丰富!对于获胜,有的坚信,有的担心。这时,听到董老师宣布“第一名是五(一)班”时,你的心情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呢? 生:听到董老师说“第一名是五(一)班”时,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同学们,一下子全都默不作声,都像泄气的皮球一样瘫软了下来。怎么可能呢?没搞错吧?我们怎么会输呢?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果杲地坐在那里……
生:“一等奖是五(一)班!”“耶!”五(一)班同学高兴地大叫起来。有几个男同学还朝我们做鬼脸,伸舌头,挑衅我们!这些可恶的家伙!我们班同学却一个个目瞪口呆,安静地坐着。我发现朱莉娟同学的眼圈红红的,快要哭出来了……同学们真失望啊!
师:同学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是呀!董老师的口误让大家大失所望,不过董老师又及时更正了失误,大声宣布:“不对!第一名是五(三)班!”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大家的表现如何?
生:正当我们万分失望的时候,董老师突然大声喊道:“不对!不对!”我一听,突然来了精神,心里又重新燃起希望。董老师说:“一等奖是五……”我暗暗地想:“三、三、三……”“五仨:1班!”话音未落,同学们一下欢呼起来:“耶!”同学们蹦呀,跳呀!真是太兴奋了!
生:听到五(一)班得第一,我们都很失望。突然,董老师大声喊:“不对!”正在欢庆的五(一)班同学一下傻了眼,顿时不叫了。刚才泄了劲的我们突然像是苏醒了似的,杲滞的眼神里重新闪出亮光。董老师高声宣布:“一等奖是五(三)班!”操场里沸腾了。看吧!有的同学跳起来,有的拥抱在一起,有的扭起了屁股,有的竟然把饮料瓶扔上了天空……我们疯狂地欢庆着胜利!我们的汗水总算没有白流,我们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师:说得太棒了!真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富有戏剧性而又激动人心的场面!比赛结果的公布,让我们的心情一下坠入地狱,又一下升入天堂。最终,我们还是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评析:在整个比赛中,夺冠时刻是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无巧不成书”,赛后的情形却又出现了“小插曲”:漫长等待、错误宣布、更正结果——戏剧性的场面为“夺冠时刻”增加了几分调味剂,真正成为“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学生因此产生了深刻而丰富的内心体验:等待的急切,失败的苦涩,胜利的喜悦……教师将其作为作文指导的重点,抓住情节变化,引导学生表达真实体验,学生的叙述栩栩如生,语言生动精彩,有效培养了表达能力。
三、书面自由表达,留下快乐回忆
师:同学们,这么令人难忘的比赛让它溜走实在是可惜呀!我们就把记录下来,留在作文本上,留下这段永恒美好的回忆,好吗?
(学生书面自由表达,一气呵成。品读学生的“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题目新颖,《耶!我们赢了!》、《夺冠的感觉真好!》、《有付出就有回报》……二是语句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表达真情实感,语言充满童真童趣,富于个性化。三是作文形式多样,表达手法丰富。)
教学反思
本课作文教学是市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生体验作文指导教学研究》的子课题“课外活动体验作文指导研究”的一节典型课例。课外活动体验作文指导,简言之,就是通过在课外开展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然后及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作文。作文指导的关键是关注学生的真切体验,以体验为抓手指导学生作文。与传统的作文指导相比,本课作文指导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指导重在表达体验,而非叙写活动
对于活动作文,传统作文指导教学的重点无疑是叙写活动过程。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赛中必然会成为作文的重点。作文则一律叙写比赛中同学们的“顽强拼搏”,最终夺冠。于是,很自然地会出现“带伤上阵”、“带病上场”、“邱少云的精神鼓舞着我”之类的假话、大话、空话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的习作。究其因,传统作文的目的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以师为本”,是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的。学生作文是为了完成作文任务,于是作文中便少了几分情趣,少了几分真实,少了几分个性化的表达。这样的作文指导呆板、乏味,作文质量不高。
活动体验作文指导则关注学生活动中的深刻体验,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真情、交流思想,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习作指导。比赛中,学生最深刻的体验是赛后夺冠的感受,因此,教师便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指导的重点,引导学生倾吐真情,张扬个性,生发出富有童真童趣的个性化语言。这样的作文指导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的语言”,是一种纯真的“儿童作文”。这样的作文成为一种必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写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2、指导及时有效,而非按部就班
传统作文指导课严格按课表进行,按教材设计进行,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都是固定的,教师的指导则按部就班地执行。教材中的作文内容应当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然而它未必适用于学生;在课表安排的时间里,学生未必有表达的需要。所以传统作文教学的效果有时不见得好。
体验作文指导课则讲究及时有效:一是讲究有效。作文指导设法让学生形成作前体验,激发表达欲望,指导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凡有益于作文的”皆可成为作文内容。二是指导及时。当学生形成深切的体验时,则及时指导,因为此时学生的体验最为深刻,更有话可说。如果学生的体验不能得到及时表达,待到他们感受模糊时指导,效果自然会逊色许多。
3、指导有针对性,而非泛泛而谈
传统的作文指导一般按审题、选材、列提纲、打草稿等步骤进行,其中只是笼统地讲写作方法、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讲,这种空洞的“说教”,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只能产生“我明白,就是不会写”的尴尬境地。
体验作文指导教学则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具体内容实施指导。指导采取先说后写的方式,重点在学生口头作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表达清楚,表达具体,准确遣词造句,渗透写作技巧,指导更多地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年龄特点等客观情况进行切实有效地指导。如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比赛中自己深刻的体验表达清楚,鼓励把心理活动表达生动有趣等,这种指导由于贴近学生作文实际,因而极富实效性。
4、书面自由表达,而非搀扶不放
传统的作文教学,在指导书面作文时,总是让学生列好提纲,按提纲的步骤亦步亦趋地写,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表达的自由,容易造成作文思路单一,内容千篇一律及语言单调、模式化严重的现象。
体验作文指导教学对于学生书面作文,倡导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在引导学生口头表达后,放手让学生在纸上自由倾吐,畅快表达,学生不受束缚,思路开阔,表达形式多样,有利于写出富于个性化的习作。
作文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它与人的心灵、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文指导教学要着重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表达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大胆表现自我,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百般思绪、真情实感在文章中自然地倾吐,写出个性化作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表达在校园集体舞比赛中的真实体验,倾吐真情实感,享受作文的乐趣,培养表达能力。
2、通过作文增强集体荣誉感,感悟“有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
3、在习作中初步感知作文就是表情达意的生命活动。
教学过程
一、交流夺冠感受,激发表达欲望
师:昨天是个好日子,是美妙的一天!是值得回忆的一天!为什么呢?(学生群情激昂,争相发言)
生:我们班在校园集体舞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师:对!我们班在校园集体舞比赛中勇夺冠军!你的心情怎样呢?
生:高兴、喜悦、快乐、兴奋……
师:是啊!夺冠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今天。我们就来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巅峰时刻”,聊聊昨天的比赛,好吗?
生:(高呼)好!
师:一提起昨天的比赛,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对于一场比赛,我们都可以将其分为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三部分。那么,印象最深的、最让你激动的是什么时候呢?
生:是比赛后董老师宣布我们班获得年级组一等奖的时候。
师:其他同学呢?(学生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
师:和同学们一样,老师最高兴的也是夺冠时刻。现在,我们就按赛前、赛中和赛后的顺序聊一聊昨天的比赛情况,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聊夺冠时刻,好吗?
生:好!
评析:首先,作文时机巧,选材妙。赛中夺冠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此时,人们往往情绪激动,体验深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的确,对于“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人们就会产生“有话要说,不吐不快”之感,这正是作文的最好契机。因此,在发生不久,学生仍记忆犹新之时,教师就应及时让学生交流夺冠感受,激活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倘若时间久了,学生的记忆模糊了再作文,效果则大相径庭。其次,指导有层次,有重点。教师将作文指导分为赛前、赛中、赛后三块进行,层次清楚。重点抓住“夺冠时刻”这一印象最深、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指导,重点突出。
二、重温“巅峰时刻”。表达见闻体验
1、口述赛前感受
师:先聊聊赛前的情景吧!请大家想一想,比赛之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尤其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心理。
生:下午要进行校园集体舞比赛,我们高兴地搬着凳子来到了操场。操场上的同学很多,叽叽喳喳,非常热闹。
师:说得不错!谁再来说说赛前的见闻,注意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生:比赛就要开始了,先是一年级小同学进行比赛,他们做得很认真,只是动作不太到位。看着他们做操,我想,瞧我们的吧,冠军一定属于五(三)班!
师:和一年级同学相比,你的确有自信!(学生笑)很好!表达出了内心感受!你们在赛前都很自信吗?有没有不同心情的呢?
生:一年级比赛结束了,二年级同学进入场地,这时,董老师在裁判台上宣布比赛成绩,获胜的班级欢呼雀跃,我真羡慕他们,也很担心,万一我们失败了,平时的辛苦就白费了呀!
生:四年级同学入场了,下面就轮到我们比赛了,我心里有点紧张,怕自己做错了,影响集体。
师:你们心情紧张,担心失败。看来,赛前大家的心情很复杂呀!
2、表达赛中体验
师:四年级比赛结束,我们五年级上场了,此时,我们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呢?请大家先回忆一下,然后说说自己在赛中的所见所感。
生:该我们比赛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身穿统一的校服,脚穿白球鞋、白袜子,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当我们迈着整齐的步子走进赛场时,我感觉周围有几百双眼睛看着我,不禁紧张起来,心里怦怦直跳,真担心自己做错了被人笑话,让评委扣分。音乐响起,同学们都认真地做起来,我看见大家的动作都很到位,心里暗想,这次肯定能得第一!过了好长时间,比赛才结束。下场时,我的心情才放松下来。
师:说出了比赛的见闻感受,尤其把自己的心理表达得真实、具体。
生:听到董老师喊道:“请五年级入场!”我们满怀信心地迈入赛场。大家做得非常认真,而且面带微笑,比平时的哪次练习做得都要棒!突然,我不小心做错了一个动作,顿时,我感到两腮发烫,好像被台上评委那锐利的眼睛看到了似的。我旁边的董克豹做得特别用力,脸憋得通红,额上布满了汗珠。下场时,同学们个个满头是汗,人人长长地舒了口气。
师:观察仔细,感受深刻!
评析:所谓“情动而辞发”,文章是情感的产物,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写作是为了表情达意,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奉命作文”,常常忽视自己独特的体验,不善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教例中,教师抓住学生赛前和赛中的体验。引导学生表达,恰巧触及了学生的“言语兴奋点”,学生自然有话可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感受丰富多样,语言中充满了情趣。
3、畅谈赛后趣闻
师:的确,同学们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齐心协力、乐于奉献的精神。辛勤的付出获得了应有的回报——我们荣获年级组一等奖!现在就让我们回顾赛后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大家仔细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说当时的见闻感受。
生:比赛结束了,我们都急切地等待比赛结果,我真担心得不了第一。同学们都盯着裁判席,可是等了半天,都没有宣布。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过了好长时间,董老师才宣布:“五年级第一名是五……(一)班”同学们一下子都失望了。可是,董老师又说:“不对!第一名是五(三)班!”听了董老师的话,同学们又欢呼起来。
师:如实地表达了当时的真实情景。不错!宣布五年级的成绩时,出现了两个小插曲:一是等待时间长;二是宣布错结果,又及时更正。最为有趣的是,董老师跟我们开了个小小的玩笑,由于他的口误,同学们的心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大家想一想,等待宣布结果时,你是什么心情?同学们的表现怎样?
生:好多同学都相信我们会夺冠。秦珊说:“我们做得这么好,冠军一定是我们的!”王金月编了句顺口溜:“五(三)五(三),一定夺冠!”同学们高兴地笑起来。
生:开始,我相信我们班一定会取胜。等了那么长时间也不宣布,同学们不由得议论起来。李彤说:“怎么还不宣布呢?裁判会不会算错分了呢?”听了她的话,我真有点担心。
师:同学们的心理活动很丰富!对于获胜,有的坚信,有的担心。这时,听到董老师宣布“第一名是五(一)班”时,你的心情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呢? 生:听到董老师说“第一名是五(一)班”时,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同学们,一下子全都默不作声,都像泄气的皮球一样瘫软了下来。怎么可能呢?没搞错吧?我们怎么会输呢?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果杲地坐在那里……
生:“一等奖是五(一)班!”“耶!”五(一)班同学高兴地大叫起来。有几个男同学还朝我们做鬼脸,伸舌头,挑衅我们!这些可恶的家伙!我们班同学却一个个目瞪口呆,安静地坐着。我发现朱莉娟同学的眼圈红红的,快要哭出来了……同学们真失望啊!
师:同学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是呀!董老师的口误让大家大失所望,不过董老师又及时更正了失误,大声宣布:“不对!第一名是五(三)班!”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大家的表现如何?
生:正当我们万分失望的时候,董老师突然大声喊道:“不对!不对!”我一听,突然来了精神,心里又重新燃起希望。董老师说:“一等奖是五……”我暗暗地想:“三、三、三……”“五仨:1班!”话音未落,同学们一下欢呼起来:“耶!”同学们蹦呀,跳呀!真是太兴奋了!
生:听到五(一)班得第一,我们都很失望。突然,董老师大声喊:“不对!”正在欢庆的五(一)班同学一下傻了眼,顿时不叫了。刚才泄了劲的我们突然像是苏醒了似的,杲滞的眼神里重新闪出亮光。董老师高声宣布:“一等奖是五(三)班!”操场里沸腾了。看吧!有的同学跳起来,有的拥抱在一起,有的扭起了屁股,有的竟然把饮料瓶扔上了天空……我们疯狂地欢庆着胜利!我们的汗水总算没有白流,我们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师:说得太棒了!真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富有戏剧性而又激动人心的场面!比赛结果的公布,让我们的心情一下坠入地狱,又一下升入天堂。最终,我们还是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评析:在整个比赛中,夺冠时刻是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无巧不成书”,赛后的情形却又出现了“小插曲”:漫长等待、错误宣布、更正结果——戏剧性的场面为“夺冠时刻”增加了几分调味剂,真正成为“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学生因此产生了深刻而丰富的内心体验:等待的急切,失败的苦涩,胜利的喜悦……教师将其作为作文指导的重点,抓住情节变化,引导学生表达真实体验,学生的叙述栩栩如生,语言生动精彩,有效培养了表达能力。
三、书面自由表达,留下快乐回忆
师:同学们,这么令人难忘的比赛让它溜走实在是可惜呀!我们就把记录下来,留在作文本上,留下这段永恒美好的回忆,好吗?
(学生书面自由表达,一气呵成。品读学生的“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题目新颖,《耶!我们赢了!》、《夺冠的感觉真好!》、《有付出就有回报》……二是语句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表达真情实感,语言充满童真童趣,富于个性化。三是作文形式多样,表达手法丰富。)
教学反思
本课作文教学是市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生体验作文指导教学研究》的子课题“课外活动体验作文指导研究”的一节典型课例。课外活动体验作文指导,简言之,就是通过在课外开展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然后及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作文。作文指导的关键是关注学生的真切体验,以体验为抓手指导学生作文。与传统的作文指导相比,本课作文指导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指导重在表达体验,而非叙写活动
对于活动作文,传统作文指导教学的重点无疑是叙写活动过程。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赛中必然会成为作文的重点。作文则一律叙写比赛中同学们的“顽强拼搏”,最终夺冠。于是,很自然地会出现“带伤上阵”、“带病上场”、“邱少云的精神鼓舞着我”之类的假话、大话、空话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的习作。究其因,传统作文的目的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以师为本”,是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的。学生作文是为了完成作文任务,于是作文中便少了几分情趣,少了几分真实,少了几分个性化的表达。这样的作文指导呆板、乏味,作文质量不高。
活动体验作文指导则关注学生活动中的深刻体验,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真情、交流思想,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习作指导。比赛中,学生最深刻的体验是赛后夺冠的感受,因此,教师便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指导的重点,引导学生倾吐真情,张扬个性,生发出富有童真童趣的个性化语言。这样的作文指导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的语言”,是一种纯真的“儿童作文”。这样的作文成为一种必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写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2、指导及时有效,而非按部就班
传统作文指导课严格按课表进行,按教材设计进行,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都是固定的,教师的指导则按部就班地执行。教材中的作文内容应当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然而它未必适用于学生;在课表安排的时间里,学生未必有表达的需要。所以传统作文教学的效果有时不见得好。
体验作文指导课则讲究及时有效:一是讲究有效。作文指导设法让学生形成作前体验,激发表达欲望,指导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凡有益于作文的”皆可成为作文内容。二是指导及时。当学生形成深切的体验时,则及时指导,因为此时学生的体验最为深刻,更有话可说。如果学生的体验不能得到及时表达,待到他们感受模糊时指导,效果自然会逊色许多。
3、指导有针对性,而非泛泛而谈
传统的作文指导一般按审题、选材、列提纲、打草稿等步骤进行,其中只是笼统地讲写作方法、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讲,这种空洞的“说教”,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只能产生“我明白,就是不会写”的尴尬境地。
体验作文指导教学则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具体内容实施指导。指导采取先说后写的方式,重点在学生口头作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表达清楚,表达具体,准确遣词造句,渗透写作技巧,指导更多地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年龄特点等客观情况进行切实有效地指导。如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比赛中自己深刻的体验表达清楚,鼓励把心理活动表达生动有趣等,这种指导由于贴近学生作文实际,因而极富实效性。
4、书面自由表达,而非搀扶不放
传统的作文教学,在指导书面作文时,总是让学生列好提纲,按提纲的步骤亦步亦趋地写,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表达的自由,容易造成作文思路单一,内容千篇一律及语言单调、模式化严重的现象。
体验作文指导教学对于学生书面作文,倡导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在引导学生口头表达后,放手让学生在纸上自由倾吐,畅快表达,学生不受束缚,思路开阔,表达形式多样,有利于写出富于个性化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