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的婚姻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外情是婚姻的大地震,即使捱得过这一场灾难,也会后患无穷。一旦婚姻失去信任,便谁也没有好日子过。
  
  婚外情过后,夫妇如何收拾残局?
  这是我在台湾见到的一对夫妻:丈夫坐立难安,妻子却是理直气壮。她说:“这么多年来所受到的苦,让我痛不欲生。这一股恨,我是不吐不快。现在,我要做个小公主,这个梦非圆不可。”丈夫却说:“我不是已经乖乖的什么都依你了吗?已经做到百分之八十,要做到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
  丈夫的话,其实是对我和郭医生说的。郭医生是这家孩子的精神科医生。本来是儿子发病,要打爸爸。好在郭医生同时是一位家庭治疗师,他很快就发现,孩子打爸爸,是因为爸爸伤害了妈妈。
  儿子的失控,倒是成功地把爸爸妈妈带到郭医生面前。只是要治疗的并非是儿子,而是父母那奄奄一息的婚姻。
  郭医生请我一同会见父母。原来丈夫已经放下维持多年的婚外情,回到家中两年,只是妻子的恨意仍然很重。她说:“每当见夏威夷或檀岛的字眼,就会情绪高涨。”因为丈夫曾经把情人带到那里游玩。
  不仅如此,丈夫的任何蛛丝马迹,每一个来电,每一项留言,都让她无法安宁。
  婚外情是婚姻的大地震,即使捱得过这一场灾难,也会后患无穷。一旦婚姻失去信任,便谁也没有好日子过。
  妻子继续投诉她的怨恨,丈夫如坐针毡,一脸委屈。他说,犯过错,这一辈子也难以翻身,连儿子也对他不加理睬。被丈夫背叛的妻子,一方面渴望丈夫回头,一方面又会对回头的浪子严词逼供。结果是丈夫虽然回来了,一晃两年,两人仍处于僵局。一个是咄咄逼人,一个是无处可逃。如此你追我赶,也难为他们可以捱过两年。
  妻子重复表达,她要做个小公主!丈夫要完全地宠她、依她,让她苦尽甘来。我们也不明白怎样才是当小公主,只有问丈夫:“可以宠她一回,圆圆她的梦想吗?”毕竟他伤害了她,做些补偿也不为过吧?没想男人好像谈虎色变,立即摇头摆手。他说:“我已经万分将就,但是她仍然觉得不满意,我也没有办法。”这又不成,那又不成。两人不像有意收拾残局。反而是把我们当作判官,各吐苦水。
  既然谈不来,就把自己的要求用纸笔写下来吧!一人一宗,然后交换。两人真的静了下来,妻子全神贯注,写了好一会儿。丈夫却是呆了半天,写不出只字片语来,最后迫于无奈,才写了两句。
  妻子的要求是,丈夫不要老苦着脸,让她沮丧。丈夫说可以,但是妻子也要答应不再在他面前查问他的每个来电。他说:“你可以在我背后追查,只要不在我面前,我无法忍受!”妻子反驳说:“我为什么要偷偷摸摸,我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怪不得他不肯面对妻子,因为面对的话就免不了要吵架。我们问他说:“她的恨意那么深,你越避开,恨意就越增加。如果你真想挽救婚姻,总得为她消恨,你有想过向她求饶吗?”他说:“绝对不能这样做,她只会得寸进尺。”
  男的越不肯动,女的就越不满,越断定对方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两人都是如此执着,说是要补救婚姻,实际是拿婚姻出气。
  我叹口气说:“我不知道怎样对一个受了伤害的妻子说,你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只会把伤口抓得更伤。我也不知道怎样对一个被妻子忿恨吓跑的男人说,如果你不怕她给你气受,不要跑开,你也许会发现她的忿恨并不是那么可怕。”因为要解决他们的困局,必须有一方愿意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现在是他退一步,她逼一步。如果他肯进一步,也许她也会退一步。果然,她说:“当我情绪发作时,其实只要他肯前来抱抱我、说句好话,我就会平静下来。”男的犹疑了好一会儿。提出一万个不能这样做的理由,包括自己来自传统家庭,不习惯在人前搂搂抱抱,有损中国男人的威严等一连串的理由。但是我相信,最大的原因还是基于种种原因,难以接近妻子。
  有趣的是,女的虽然看来好像蛮不讲理,像讨债似的要求对方补偿,但是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她已经作了多次退让,由要求做小公主,退而只求对方一句好话、一个拥抱。男人再不领情,就是继续为自己找麻烦,除非他不想回家。最后,他终于坐到妻子身旁,腼腼腆腆地用手搂着她的肩膀,妻子拒绝了一回,还是很满足地把头放在男人怀中。
  我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可以捉他上刀山、下油锅,让他生不如死。但是总得要有个期限,要罚他1天、1周,还是1个月?”她占了上风,忍不住又说:“我不知道要多久才成。”我说:“我6个月后就会再来台湾,到时我希望再次见到你们,但是我要看见你们好好地像成年人一样处理你们的婚姻。如果你们仍是维持现状,我就会找郭医生算账!”他们都说,不能让郭医生为他们代罪,总得自己争气!两人对彼此承诺后终于拉着手离去了。
  并不是说这样就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但是起码双方都要有一个积极努力的意愿,才有改善关系的可能。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那就寸步难行。
  婚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没有事时都需要双方不停努力维持,何况出了婚外情的巨变?重新整理一段破碎了的婚姻,双方努力只是一个开始,路途中还有太多需要一宗又一宗商议的事项,以及解决矛盾的智慧。只是经历过这般重大的打击,双方都会被打得天崩地裂、昏头转向,只有还击的本能。一时间要求当事人明智应付,真是谈何容易。治疗师的工作,就是让二人回到谈判桌上,不要一味只向对方开火,除非他们真的决定分手,那就不必浪费弹药了。
  这虽然是个台湾例子,也代表了婚姻在劫后余生时,一些自然反应的现象。
  (摘自《心理月刊》)
其他文献
芷瑶被分手了。她的男友爱上了自己的同事,所以把她从他们的租住屋里赶了出来,尽管这个房子一直是芷瑶在付房租。可是因为她男友说,她不走,他就会走。芷瑶选择了去朋友家,因为她害怕再也看不到这个男人。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继续为他租房子,给他做饭,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芷瑶崩溃了,她感觉自己的世界坍塌了,她不停地给男友打电话,告诉他,她有多爱他,没有他,她就活不下去了。她愿意接受他爱着别人,只要他不离
按常理,油嘴滑舌的男人有外遇的几率要更高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有外遇的有情人的男人,往往都是那些所谓的正经男人。  从性格脾气上来说,大致可以把男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油嘴滑舌的男人,另一类就是正经男人了。    油嘴滑舌男人往往对家庭最忠实  正经男人更容易有外遇,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俗话说,会叫的狗不会咬,会咬的狗不会叫。油嘴滑舌的男人通常是那只“会叫的狗”,他们可以当着很多人的面一会儿大喊喜欢
男人=“难人”    男人“难”在哪里?“难”在他的身份。  男人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是顶梁柱——每一个身份都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这么多身份集于一身,如何能不难?男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使命都那么艰辛,一生要完成这么多使命,如何能不难?早衰、焦虑、抑郁、欲望持续地折磨着男人。男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难人”。  社会学者曾对企业中年龄在40~60岁的上层男性领导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其
一  我眼前摆放着自己各个时期的照片,有学龄前、小学、中学和师范的;也有当农民、当教师、做警察的;有单人的,也有合影包括“全家福”的。面对这一串几乎记录了我大半生时光的照片,我欣慰,也感叹。  这些照片我不止一次拿出来翻看,看的时间长了,有一天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照片是我的吗?其中的哪一张照片可以真正代表我呢?如果说哪一张照片都是我,为什么我一个人会有这么多差别悬殊的面孔呢?如果说这些照片不是
范源濂是纵横于民初教育部和出版界的“跨界人物”。他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担任教育部次长,是总长蔡元培的得力助手,其后三任教育总长,成为民初教育界的主要领导人和决策者。他在1913年1月辞去教育总长,转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部长,负责教科书的编辑工作。一战爆发后,他大声疾呼“教育救国”。他说,“数十年来,吾国在国际上之地位,竟如江河之日下,今且益陷于危辱”,要增强中国的“立国之实力”,唯有依靠“教育”。  
由于拯救国足心切,我准备培养我儿子踢足球,所以我让他参加了YMCA的足球队。美国的体育和中国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很看重玩的一面,所以开家长会那天,负责的人问,我们YMCA足球运动的第一宗旨是什么?底下的人都说:Have fun!(玩得开心)。因此,踢足球英文是“玩足球”,弹钢琴叫“玩钢琴”,玩到什么地步呢?我给他报名后,教练就说星期六就去比赛。我在纳闷,开什么玩笑?规则都不知道,比个什么赛?教练说,
乡绅是英国传统宪政权力结构保持平衡的重要力量。在英国经由17世纪宪政革命建立起现代宪政的过程中,乡绅的传统权力与自由受到直接的冲击。内战的爆发引起乡绅内部前所未有的政治分化,内战、共和国与护国政治时期,王党乡绅的财产被扣押、没收,王党治安法官被撤换、清洗。乡绅通过支持君主复辟与“光荣革命”来恢复权力与影响,反映了乡绅抵制专制统治,恢复古老的宪政传统,保持传统意义上的宪政平衡的政治主张与利益诉求。1
关键词 历史空间性,历史学习,空间观念,历史思维,社会空间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5-0026-08  时间性和空间性是历史学科的两个基本特征。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普遍重视对历史时间的掌握,即强调历史的时序性,注重从历时性的视角梳理历史演化的过程,在历史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中探求历史活动的因果联系,从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而基于历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试题命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21-0014-04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题的覆盖面决定着试卷结构,并影响考试的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课改一线的老师认为,由“学院派”专家命制的全国卷,重视试题的学术性,“率性而为”,不重视试题的覆盖面。由于
莫迪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从他懂事起,就没见过爸爸。每当他问妈妈,爸爸在哪里,妈妈就伤心地告诉他,爸爸是一名警察,在他还没有出生时,爸爸就牺牲了。  莫迪是听着妈妈讲爸爸的英雄故事长大的,爸爸的英雄形象深深烙在他心中。让莫迪妈妈埃拉夫人欣慰的是,莫迪22岁这年,考上警校,两年后他就会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警察。  可让埃拉夫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还不到一年,莫迪就被开除了,原因是他被教官体罚,他不但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