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愉快时,请仔细倾听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alone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倾听就是允许孩子把情绪流淌出来,就是接纳与理解,就是爱。
  ——孙瑞雪
  
  国庆长假,杉妹的表哥田宇要来我们家做客。因为房间有限,我们决定让杉妹跟我们睡,以腾出房间给表哥用。尽管我们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给杉妹做思想工作,但表哥到来的那天晚上,杉妹还是趁我们不注意时,飞一般地跑回到自己的屋里,躺在了床上。
  杉妹爸发现后,有些不高兴地说:“不是前几天就跟你讲好了吗?田宇哥哥是客人,你得把房间让给客人。”“我就要睡我自己的房间!”杉妹固执地回应道。“不行,你必须跟我们睡。”杉妹爸生气地说,并强行把杉妹抱到我们的床上。杉妹用力地挣扎,仍想回到自己的床上,无耐敌不过爸爸有力的大手。在几经努力仍无法达到目的的情况下,杉妹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嚎啕大哭起来。
  听到哭声后,我们都赶了过去。奶奶见后,心痛不已,她把杉妹抱过去,边擦眼泪边安慰说:“杉妹别哭了,再哭就不好看了,不想跟爸爸妈妈睡的话,就跟我睡。”谁知奶奶的话一出,杉妹哭得更伤心了。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突然想起不久前在育儿书上看到的一个疏导孩子情绪的方法——倾听,于是,我决定试试。
  我向奶奶怀中的杉妹伸出手,说:“来,妈妈抱抱,妈妈知道你很委屈(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感受),或许躺在妈妈肩头哭一会儿会好受一些(告知孩子可以采用的处理方式)。”
  杉妹果真顺从地靠在我的肩上大声地哭着,并不停地说:“我就想要在自己的房间睡觉。”
  我理解地点了点头(与孩子共情),并把杉妹抱得更紧。过了一会儿后,我开始尝试和杉妹交流:“杉妹是不是觉得本来在自己的房间睡得好好的,田宇哥哥来了,要换成和爸爸妈妈睡,有些不习惯这种改变呢(帮助孩子理清第一重感受)?”
  杉妹听后,哭声减小了,她边用手擦眼泪边说:“是呀!爸爸还很凶地对我!爸爸不好。”说着,又开始大哭了起来。
  我用手拍了拍杉妹的肩膀和后背,亲了亲她的小脸:“妈妈知道爸爸这样不礼貌的做法让你觉得很受伤害(帮助孩子理清第二重感受),爸爸怎么能这么对你呢?爸爸这样做肯定是错了(给第二事件定性,减轻她所受的伤害),他应该向杉妹道歉。”这时,杉妹爸配合地走了过来,他亲了亲杉妹的额头,轻声地说:“杉妹,爸爸不应该那么粗鲁地对你,以后一定改正!惩罚爸爸明天陪你去公园,好吗(重新建立亲子关系)?”
  杉妹止住了哭声,哽咽地点了点头。我趁机对杉妹说:“你看,爸爸这么讲道理,知道做错了事要道歉。我相信杉妹也是讲道理的,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对来我们家的小客人田宇哥哥的(解决问题)。”
  “我会让田宇哥哥睡我的床,但是我今天晚上不睡觉,我要坐一晚上!”“恩,好吧,我尊重杉妹,而且我会陪着杉妹。”我用手机放她喜欢看的视频以暂时转移她的注意力。最终,她在“动物打哈欠”的视频与“宝贝,睡吧”的安眠曲中安然地睡着了。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难以准确地说出来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就会通过激烈的情绪表现出来。这时需要我们耐心而诚恳的倾听,鼓励孩子去表达感受,并让他与我们共同分担这种感受。通过这种分担,孩子会减少受到的伤害,感受到更小的压力,增强对自己情绪及行为的控制能力,在面对挑战和日常生活中的失意时,才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编后
  倾听孩子的感受时,请遵循以下5个准则:
  1.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2.向孩子显示你正在听他倾诉。
  3.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4.用形容词来为孩子不愉快的感受命名(委屈、受伤害)。
  5.只有在帮助孩子了解其感受之后,你才能给他提忠告、建议或教他以不同方式来对待不同的情境。
其他文献
相信每个妈妈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都会非常头疼。孩子一有什么小病小痛,就会心急火燎地带孩子去医院,输液、服药……听任医生处置。这样做确实更加保险,也能控制疾病,但孩子的免疫力却可能错过了一次提高的机会,下次有病来袭时,更容易中招。  其实为什么不在家里备点常用药品,关键时候爸妈自己先试着对症治疗呢?  凭借在德国这几年的育儿经历,我通过亲身体验、细心观察,通过向医生、护士和药房店员咨询,通过在网络上
作为父母,我相信最大的开心莫过于被孩子无限度地信任与依赖,因为这样,他们就会油然生出一股自己是孩子心中的唯一的虚荣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在不经意间,慢慢减少对父母的撒娇和依赖,这时,父母必然少不了些许落寞。  《金蛋哥哥》这本绘本,讲述的就是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的成长历程。主人公是一个不想出蛋壳的金蛋宝宝,而它的爸爸妈妈也怕它受到一丁点的伤害,无时无刻不陪伴着它,小心谨慎地帮它扫除障碍。  
突然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就会立刻飙汗。汗腺一时无法适应,结果堵塞发炎  炎炎夏日,很多孩子因为反复汗疹求医,家长烦恼不已。其实,我这个医生也一样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那4岁的儿子,也是成天红疹不断,痒到不行,气得我想把自己的儿科医师招牌给砸了。4个类别:浅、中、深及脓疱型  汗疹、热疹、痱子,其实全都是同一种毛病,和汗腺堵塞有关。随着堵塞的程度,进一步可以分成浅层、中层、深层汗疹,以及并发轻微细菌感
眼睛的结膜位置比较靠外,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其他外来物的侵袭,导致眼睛变红、流泪或有脓性分泌物。孩子天生好奇,喜欢到处乱摸,同时又不太注意卫生,很容易将病毒、细菌揉到眼睛里,是结膜炎的高发人群。  而这种炎症,与季节无关。  新居带来过敏性眼病  搬到新家后,3岁的小米总是眨眼、揉眼,还爱打喷嚏,妈妈以为她是着凉感冒了,没想到到医院一检查,居然是过敏性眼病。  过敏性结膜炎经常在季节转换、温差变化
家庭教育投资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成为家庭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究竟是什么因素催生出这种现象呢?  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高收入的家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他们有条件、有能力让孩子享受更多样化或更优质的教育,比如上兴趣班、选择学校、为子女开“小灶”、聘请家教或者送子女去留学深造等。  家长观念改变。“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已逐
我没有让荳芽、蝴蝶上安亲班(注:学习辅导班),是为了让她们快乐地学习;当初让她俩上蒙氏幼儿园,强调的也是启发式的引导教学。结果,一些朋友开始认为,我是个对孩子一点要求都没有的妈妈;甚至有读者问我:孩子太快乐了,会不会就此吃不了学习的苦?  我还真心不这么看。  生活归生活,学习归学习  大家若有机会问问荳芽或蝴蝶,就会惊讶地发现──我从来不曾对她们说过“妈妈不在意你们的成绩”之类的话。  孩子们考
40x40cm花布及素色布各一片,正面相对缝合,留返口;翻出,用藏针缝合返口;  如图对折成三角形,用水消笔画上三条线,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沿a线翻折三角形,缝合,留出穿绳用的空隙(不要把正反两个三角形缝在一起);  反面的上端线也如此缝合(展开是这样的);  分别沿b、c线缝合,把正反三角形缝合在一起,然后沿边线往里推压成正方形;  如图折叠,下翻出另一小正方形。另一边也如此折叠,并用扣子固定
西方的圣诞节和国内的春节,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收礼季:圣诞节收礼物,春节收红包。即便平时,他们也不缺礼物来源,尤其是80后组建的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个大人1个孩子,大人们都竭尽所能地希望孩子快乐,于是礼物越送越多,红包越封越大。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礼物多,带来3大问题  加拿大有一位叫做玛吉·玛曼(Maggie Mamen)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是儿童医院的医生,后来在大学里
周末暴雨滂沱,户外活动泡汤。雨蛙小朋友不愿意了:“妈妈,我要出去玩,我要去玩水,我要去动物园喂长颈鹿……”也难怪,上了五天幼儿园,难得有个周末,又下雨,哪都去不了,孩子怎么高兴得起来?  “咱们来涂鸦吧,用玻璃球画画。”“我不!”  “那我们玩橡皮泥,捏糖果。”“我不要!”  “要不我们来搭积木,或者妈妈陪你玩过家家?”“不要不要都不要,不好玩!”小丫头不依不饶。  我的这几样法宝她全玩腻了,今天
一针一线,静下心来亲手为娃缝制专属旅行日记,陪她一起用脚丈量世界,用心书写成长。  我家有个五岁的小人,美名“番茄姐”,因此我也有了“番茄妈”的美称。由于我和番茄姐都是手工控,所以每次旅行归来,为了留住路上的精彩,我们便有了许多旅行主题的亲子手作。在这个假期,就用我们的手作,与你分享旅游的甘甜吧。  每次出游前番茄妈都会根据出行天数,手工缝制一本旅行日记。这样做的好处是拥有更合适的厚度,更统一的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