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成分,病句辨析中的雷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说的“雷区”,也就是命题者经常设置陷阱的地方。据笔者统计,并列成分在病句考查中的出现率是极高的。那么,了解由并列成分而导致的“陷阱”类型,找出规律去“排雷”,就十分必要了。考察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四种类型:
  
  一、语序不当
  
  1.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2006年安徽卷)
  2.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2006年湖北卷)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安徽卷)
  1句应为“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营造、抚育、管理和保护等支出的费用”。2句应是“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3句“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中的“发展和重视”应改为“重视和发展”。
  
  二、不合逻辑
  
  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2004年全国卷Ⅲ)
  5.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2004年福建卷)
  6.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2006年天津卷)
  7.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重庆卷)
  8.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2007年全国卷Ⅰ)
  9.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2007年重庆卷)
  4句中“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两个概念有交叉关系。5句中“有起有伏”与“波浪式”重复,另外去掉“由于”的“于”、“所决定”的“所”。6句中“三岔河口”不能既是“主旋律”又是“最激昂的篇章”。7句中“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概念交叉,不能并列。8句中“邂逅”和“相逢”语意交叉重复。9句中“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不合逻辑,可改为“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乃至绝产,鱼虾绝迹”。
  
  三、表意不明
  
  10.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2007天津卷)
  歧义,“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一句会让读者产生“股票”与“基金产品、储蓄、债券”三者的差异或者“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两者的差异的不同理解。
  
  四、搭配不当
  
  11.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2004年浙江卷)
  12.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2004年重庆卷)
  13.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2005年全国卷Ⅲ)
  14.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做餐具。(2005年广东卷)
  15.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2006年全国卷Ⅱ)
  16.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2006年江西卷)
  17.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2007年辽宁卷)
  18.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2007年江苏卷)
  19.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2007年江西卷)
  11句中“优质化”既不能与“特色化”、“技术化”构成并列关系也不能作“农户”的定语,另外“重点”与“优先”重复。12句中“看到了”与“乡音”动宾搭配不当。13句中“羞辱”与“自己的不满”搭配不当。14句中“宰杀”“解剖”与“牛羊的肉”不搭配,且后半部分偷换主语。15句中“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与“感染了”搭配不当。16句中“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17句中“装载机、翻斗车”与“挖土”搭配不当。18句中“传统”与“提高、升华”不搭配,另外“一代代艺术家……才有了……”结构混乱。19句中“严禁”与“捕杀野犬、狂犬”搭配不当。
  做病句辨析题时,遇到并列短语应警惕,首先关注并列成分的内部关系,看它们排列的語序是否恰当,其次看是否存在交叉或种属关系的并列;最后再看并列成分的外部关系:看它们的每一个个体是否都能与它们的共同成分搭配,从而迅速、准确地“排雷”,做出正确的选择。
  
  张卫红,教师,现居山东聊城。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最为关键、最为彻底,也最为核心的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早在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 “现代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今天我就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一.教师转变角色,培养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教育观把学生当成了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使学生丧失了
一、“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缺失    我们常常为一些教学问题感到疑惑,例如:为什么学生喜欢听歌、能大段的背唱歌词却无法完成一首诗歌的背诵?为什么有的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学习中,却能将班级卫生安排处理得井井有条?为什么学习成绩困难的学生能将一台元旦晚会办得有声有色?为什么在课堂上学习戏剧他们昏昏欲睡,而在排演戏剧时可以主动放弃午休时间?为什么有的教师认为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  美国著
游戏和戏谑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讽刺,这也是我们时代的文学态度,不管带有多少现代民主的成分,后现代主义贡献给我们的革命资产都包含着一种内在的敌意,那些诸如“私人性”、“世俗化”等等具有颠覆性的口号背后都隐藏着“憎恨学派”的面孔,它们在颠覆统一意志的同时也树立了自由意志的新王权,而讽刺则往往是这种转折时代的主要表情。  不过,《天边的情人》首先还是一种世态讽刺,它通过人像描摹的方法勾勒社会世相:作品讲述一
习惯养成教育,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平常和习惯相关的话总是挂在嘴边,说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良好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用”……可是,平常教学中,习惯养成却如空中游丝,看不见,抓不着,难落实。  看看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就更清楚了,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用“嗯嗯”两声含糊带过,全班找不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没养成。作业写一半漏一半,很多同学一个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错 ,一篇文章如果有一个靓丽的开头,它就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愉悦感,自然这篇文章档次就会大大提升。古人形象地将文章的漂亮的开头称为“凤头”,因为凤凰鸟头美丽小巧。我们的文章的开头如能和“凤头”一样漂亮,那么考试作文获得高分或者满分,也就并非高不可攀的神话了!  那么怎样写好“凤头”呢?     一、开门见山法    一考生在《生命的芳香》一文中这样打头:生命如花,芳
新课标的颁布,为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小组讨论代阅读,华而不实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运用恰当,将有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教师抛出一
吴海峰,1995年8月生于湖北黄石,就读于湖北理工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散见于《青年作家》《诗林》《长江诗歌》等。  夜雨寄北  七月独好声色,跋涉一程山水  如磁湖、团城山公园。山居澄明  在旷野处,避开万家灯火。负重的河流  是你的睡眠、是你的水面,因连夜降雨  西窗的墙壁湿润且暴虐,红烛摇曳  捧起淅沥的雨声,注入低平的眼睑  “我偏爱顽石,以及断崖等待日出的人”  于山川缝隙,
一、创设情景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板书:在每一朵花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季节。在每一个人的背后,同样站着的有我们的亲人、朋友、师长、陌生人……    二、导入新课    也许当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的时候,也许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带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飞向天空的时候,你都曾经为之感动过,但我想这些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壮举更适合“感动中国”,而发生在我们身
高君的《取暖期》是一部典型的底层文学作品,然而和一般的底层文学相比,它又显示出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  《取暖期》描述的环境是城市郊区的棚户区,表现的是租住在这里的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工人等底层人群的生活。其中爱情婚姻生活是表现的重点之一。向往爱情追求爱情幸福,是五四启蒙型底层叙事的常见主题。在这些作品中,底层民众的爱情常常被赋予追求个性解放的意味。但是,《取暖期》并没有用启蒙的眼光来打量底层民众。
话题作文中的“话题”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从近几年各地中考的试卷可看出:话题作文就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与见解等的一种作文形式,甚至可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广泛的写作空间,具有“活、宽、广”的特点。  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有:①命题式话题。命题者直接指定某个话题,要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