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道路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加强相关方面的技术和制度建设,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道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关键词】道路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道路工程的质量是整个道路行业的灵魂,不仅密切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连接在一起,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否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并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所有道路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思考探索的问题。
二、道路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在材料质量上及混凝土配比问题上造成的裂缝。
在材料质量问题上,引起裂缝的原因是,原材料的质量不合乎要求的标准,水泥、石、沙子等的质量太差。砂石含泥量远远超过规定,这种情况,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在混凝土干燥以后。混凝土在拌和的过程中,比例不当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直接原因,其中水泥,沙,水和外加剂之间的比例不合乎标准,其中的任何一种用量不科学,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整个混凝土质量的下降,几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2.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季节的变化,在施工完成以后,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受冻,致使构件表面出现了裂纹,或者局部剥落,脱模,内部出现了空鼓的现象,致使整体结构遭到了破坏,就容易发生裂缝。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拆模过早,在混凝土的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过早的负荷或在自身的重量的荷载作用下产生了裂缝。
3.温度影响。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气温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外部或内部温度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就会在混凝土凝固期内发生变化,水泥在水化时放出热量,在这个发热的过程中,可以使内部的温度升高。导致内部产生膨胀,这时,外部热量由于散失而导致体积收缩,外缩的速度要比内缩的速度快,内部因为水份流失较外部慢,引起外部对内造成压缩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待水化反应减慢以后,混凝土的整体体积产生收缩,这时同样会引起应力变化,混凝土出现裂缝。在高温地区,或者是在夏季的时间里,混凝土道路受日光辐射的作用,表面的温度快速的升高,内部的温度升高较外部要慢一些,这种情况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三、道路施工中混凝土常见处理方法
1.灌浆法
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2.填充法
填充法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施工措施简单易行,成本不高。宽度在 0.3mm 以下,可以使用开 V 型槽的方法简单的填充处理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填充物,用灌浆法效果不明显的裂缝、和规模不大的裂缝。
3. 结构补强法
由于超荷载产生的裂缝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将会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火灾的高温也会造成混泥土的裂缝并且降低结构强度。他们都可采取结构补强法。现代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就需要实时的采取预防措施,学习和引进合理有效的技术抑制裂缝的产生;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缝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裂缝的数量以及宽度;由其是要注意有害裂缝的预防,以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增加道路物良好的耐久性和增强其结构的稳定性。施工单位要确保工序质量,而监理工程师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
四、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对材料质量要严格要求,对混凝土的配比要按照标准进行。无论是什么工程,原材料的质量都是工程建设中质量的保证,所以,在采购砂、石、水泥时,要了解和掌握其性能指标,以免采购的达不到要求,影响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在对混凝土的配比时,要先亲自对原料进行取样,并按要求填写取样单,在完成见证取样工作以后,在实验室,对混凝土要进行配比试验,即针对几种原材料,进行拌和试验,当试验配比量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方可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或浇筑。在混凝土搅拌前,要量出砂、石含水量的分配比率,并根据搅拌后的结果对其进行检测,及时根据情况进行配比调整,随时掌握原料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配比。
2、注意温度的控制
防止出现温度裂缝的措施主要是要把精力集中在浇筑速度的把握和时间的控制,用来最终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适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不要超过二十八摄氏度,当日最高的气温超过三十摄氏度时,施工人员或者单位就应该注意调整工作时间,最好定在早晨、傍晚和夜里这种温度低的时间段,并且应采用一些降温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使之达到适宜温度,可以采用加冰降温或者骨科降温;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温度超过三十五度后,就不应该继续施工。
停止加工后,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这时改善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改良骨科混合配比,增加适合的添加剂,若是能够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对桥梁施工,就可以降低水泥的成分。搅拌混凝土时,若适时地在碎石上撒一些水,就能够很好的冷却碎石,这也是降低温度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便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全面降温,在混凝土内加入降温用的管道。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计划的完成,要有合理的安排,施工也是一样,把各种工作程序安排合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混凝土暴露在空气中时,要注意它的暴露面积,并不是不管不顾的完全暴露。高性能的混凝土可以很好的抗裂,在桥梁施工中,不适合选择干缩程度大的混凝土。添加减水剂,既可以避免泌水,又可以增加保护层的厚度。建设桥梁时,二次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保温养护在施工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脆弱的花儿一样需要养护。
3、要在适当的时候拆模。气温的变化多样,当天气温度小于混凝土的温度时,就要适当考虑拆模的时间,以此来避免混凝土的早期裂缝。
4、施工后期商品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容易在早期发生混凝土拌合物沉縮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早期养护。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混凝土浇筑后应覆盖一定厚度的草袋、麻袋片或塑料薄膜,过高过低的环境温度以及激剧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表面开裂。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但由于热扩散时间延长,混凝土强度和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混凝土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贯穿裂缝的产生。浇筑时间不长的混凝土,仍然处于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
五、结束语
由于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因此,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变得更为重要,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走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之路,才能让道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黎晓东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研究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道路与发展》 -2010年8期
[2]刘万里 赵守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学与财富》 -2012年4期
[3]陈仕奕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10期
[4]徐俊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10期
[5]李永杰 道路施工混凝土抗裂研究 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6期
[6]荣红 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构件裂缝加固途径研究 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28期
[7]唐思亮 刍议道路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道路知识:学术刊-2012年B08期
[8]刘丽 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析 投资与创业-2012年6期
【关键词】道路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道路工程的质量是整个道路行业的灵魂,不仅密切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连接在一起,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否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并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所有道路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思考探索的问题。
二、道路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在材料质量上及混凝土配比问题上造成的裂缝。
在材料质量问题上,引起裂缝的原因是,原材料的质量不合乎要求的标准,水泥、石、沙子等的质量太差。砂石含泥量远远超过规定,这种情况,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在混凝土干燥以后。混凝土在拌和的过程中,比例不当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直接原因,其中水泥,沙,水和外加剂之间的比例不合乎标准,其中的任何一种用量不科学,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整个混凝土质量的下降,几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2.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季节的变化,在施工完成以后,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受冻,致使构件表面出现了裂纹,或者局部剥落,脱模,内部出现了空鼓的现象,致使整体结构遭到了破坏,就容易发生裂缝。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拆模过早,在混凝土的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过早的负荷或在自身的重量的荷载作用下产生了裂缝。
3.温度影响。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气温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外部或内部温度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就会在混凝土凝固期内发生变化,水泥在水化时放出热量,在这个发热的过程中,可以使内部的温度升高。导致内部产生膨胀,这时,外部热量由于散失而导致体积收缩,外缩的速度要比内缩的速度快,内部因为水份流失较外部慢,引起外部对内造成压缩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待水化反应减慢以后,混凝土的整体体积产生收缩,这时同样会引起应力变化,混凝土出现裂缝。在高温地区,或者是在夏季的时间里,混凝土道路受日光辐射的作用,表面的温度快速的升高,内部的温度升高较外部要慢一些,这种情况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三、道路施工中混凝土常见处理方法
1.灌浆法
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2.填充法
填充法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施工措施简单易行,成本不高。宽度在 0.3mm 以下,可以使用开 V 型槽的方法简单的填充处理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填充物,用灌浆法效果不明显的裂缝、和规模不大的裂缝。
3. 结构补强法
由于超荷载产生的裂缝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将会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火灾的高温也会造成混泥土的裂缝并且降低结构强度。他们都可采取结构补强法。现代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就需要实时的采取预防措施,学习和引进合理有效的技术抑制裂缝的产生;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缝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裂缝的数量以及宽度;由其是要注意有害裂缝的预防,以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增加道路物良好的耐久性和增强其结构的稳定性。施工单位要确保工序质量,而监理工程师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
四、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对材料质量要严格要求,对混凝土的配比要按照标准进行。无论是什么工程,原材料的质量都是工程建设中质量的保证,所以,在采购砂、石、水泥时,要了解和掌握其性能指标,以免采购的达不到要求,影响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在对混凝土的配比时,要先亲自对原料进行取样,并按要求填写取样单,在完成见证取样工作以后,在实验室,对混凝土要进行配比试验,即针对几种原材料,进行拌和试验,当试验配比量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方可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或浇筑。在混凝土搅拌前,要量出砂、石含水量的分配比率,并根据搅拌后的结果对其进行检测,及时根据情况进行配比调整,随时掌握原料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配比。
2、注意温度的控制
防止出现温度裂缝的措施主要是要把精力集中在浇筑速度的把握和时间的控制,用来最终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适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不要超过二十八摄氏度,当日最高的气温超过三十摄氏度时,施工人员或者单位就应该注意调整工作时间,最好定在早晨、傍晚和夜里这种温度低的时间段,并且应采用一些降温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使之达到适宜温度,可以采用加冰降温或者骨科降温;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温度超过三十五度后,就不应该继续施工。
停止加工后,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这时改善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改良骨科混合配比,增加适合的添加剂,若是能够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对桥梁施工,就可以降低水泥的成分。搅拌混凝土时,若适时地在碎石上撒一些水,就能够很好的冷却碎石,这也是降低温度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便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全面降温,在混凝土内加入降温用的管道。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计划的完成,要有合理的安排,施工也是一样,把各种工作程序安排合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混凝土暴露在空气中时,要注意它的暴露面积,并不是不管不顾的完全暴露。高性能的混凝土可以很好的抗裂,在桥梁施工中,不适合选择干缩程度大的混凝土。添加减水剂,既可以避免泌水,又可以增加保护层的厚度。建设桥梁时,二次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保温养护在施工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脆弱的花儿一样需要养护。
3、要在适当的时候拆模。气温的变化多样,当天气温度小于混凝土的温度时,就要适当考虑拆模的时间,以此来避免混凝土的早期裂缝。
4、施工后期商品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容易在早期发生混凝土拌合物沉縮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早期养护。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混凝土浇筑后应覆盖一定厚度的草袋、麻袋片或塑料薄膜,过高过低的环境温度以及激剧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表面开裂。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但由于热扩散时间延长,混凝土强度和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混凝土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贯穿裂缝的产生。浇筑时间不长的混凝土,仍然处于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
五、结束语
由于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因此,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变得更为重要,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走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之路,才能让道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黎晓东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研究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道路与发展》 -2010年8期
[2]刘万里 赵守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学与财富》 -2012年4期
[3]陈仕奕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10期
[4]徐俊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10期
[5]李永杰 道路施工混凝土抗裂研究 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6期
[6]荣红 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构件裂缝加固途径研究 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28期
[7]唐思亮 刍议道路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道路知识:学术刊-2012年B08期
[8]刘丽 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析 投资与创业-201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