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谈三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口语交际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口语交际实践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言语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学生的对白言语和独白言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等。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的目标这样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口语交际教学训练讲究激趣引导,要结合生活,须联系读写。只有多渠道,扎实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口语交际教学一些做法。
  一、口语交际,应激趣引导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启发说话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激发交际的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以趣作引导,应贯穿口语交际教学训练的整个过程,这样的口语交际课必然有热烈的气氛,显著的效果。那么,如何激趣引导?激趣,表现在情境创设上,在教学方式上,在教学组织中。
  1.言传身教,激发兴趣
  如,演讲、评议这类由个人可单独完成的口语交际,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明确要求后,创设一个说话的情境,然后高声宣布:“下面,口语交际练习由老师开始!”学生们往往会心一笑,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在学生的满怀期待中,在他们的众目睽睽下,笔者郑重其事地以一个“说”者的身份亮相,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见老师带头说话,以往在口语交际中表现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像老师那样说就可以了。而口语交际表现优秀的学生,甚至向老师挑战,要比老师说得更好。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既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又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2.扶放適度,营造气氛
  如当小记者、辩论这类要两个以上参与完成的口语交际训练,笔者常会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进行。当笔者手拿一把长长的尺子当麦克风,去采访语文科代表时,就已激起部分学生当小记者的欲望。笔者采访完毕,便引导学生小结当小记者的做法:选定采访对象,根据采访对象设计准备两三个问题,有礼貌地认真地采访。然后,笔者又向学生宣布:“老师愿意接受两个同学的采访!”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全班的学生都跃跃欲试,口语交际的气氛浓郁。
  3.灵活组合,有助表达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学生的组合,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和效果。如进行辩论中,那些常接触到的话题,易引证举例的正方,让胆小、平时口语交际表现不够活跃的学生当,而那些口若悬河,能说会道的学生则当较难辩驳的反方。这样的组合训练,有助于胆怯者也积极参与活动,寡言者也有话可说。讨论问题,则可以让课余时常在一起玩的几个同学为一组。这样的组合,有助于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积极交流。再如评议时,可让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和优秀的学生为一组,能力差的先评议,优秀的学生后补充。这样的组合能取长补短,同样很好地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有助于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以后更积极参与活动。
  二、口语交际,要结合生活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这就是说,口语交际是生活的需要,口语交际训练要结合生活。
  1.创造机会,多说多练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充分利用中队活动课,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举行各种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就一个主题发表见解。如国庆节、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这些节日之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庆祝节日,怎样开展相关活动。在班集体里面,最好每个星期固定一个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你说我说,一周见闻”这类没有内容、长短等限制的说话练习,形成一个敢说、乐说、善说的好习惯。
  2.鼓励交际,增强信心
  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笔者常会有选择地委托学生帮忙办一些小事,如向英语老师借录音机、到教务处取粉笔、搞卫生时向校警借工具等。笔者总是先向学生说明情况,再强调与别人说话时要有礼貌、态度诚恳、落落大方。学生们鼓足勇气去办好这些小事的同时,增强了他们交际的信心。
  三、口语交际,须联系读写
  1.读中交流,共同进步
  在阅读理解中,同样可以有机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语文S版六年级的课文《穷人》中写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笔者鼓励学生读这句子,说出各自的理解。在交流中,学生们懂得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这篇课文中写到:“两个沉默了一阵。”桑娜和渔夫此时此刻各自在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这两个人物各自的心理活动。这样的交流,使文中人物形象更生动地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2.写中整合,内化提高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可适量地进行内容训练的延伸,与写联系起来。如即席演讲“我的理想”,课后可把说话的内容整理成一篇周记;想象说话“假如我会克隆”,紧接着进行相同内容的习作,这都是说写的紧密联系。在写的过程中,把课堂上吸收的口头语言转为书面语言,并对这些语言加以调整丰富,就成为一篇有条理、较具体、注意谋篇布局的文章。在写中整理,就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型,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是新时期教育的目标。如何根据教学要点,搞好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周必玲.口语交际训练“二步曲”[J].小学教学参考,2001(1).
  [2]秦敏.巧用课程资源,优化口语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3(6).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正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与心理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呈现出明显的敏感情绪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与他人沟通时的戒备心更加明显。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实践中需要强化沟通艺术运用,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以免刺激学生的反抗意识和逆反心理。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班级管理经验,分析开展沟通艺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意义,探究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以
【摘要】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学龄前幼儿阶段是良好社会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含着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等主要内容。通过文献检索,国内外研究者较少系统性地关注一日生活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文在了解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环节的现状的基础上,把一日生活中各环节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进行梳理,探究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关键词】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幼儿  著名教育家陶行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日,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新样态学校论坛暨荔湾教育高质量发展峰会围绕“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构建”主题分论坛在荔湾区协和幼儿园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专家、同行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同时,荔湾区第三届区域醒目教育课程幼儿园文创作品展也在协和幼儿园拉开了序幕。  本届论坛以“新样态学校与教育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对从小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小学德育;特色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
一、案例背景  《秋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作者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这些景物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势力,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着“春的到来”的梦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耸立在后园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童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编排了众多渗透传统文化的经典童谣,学生在趣读童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但要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提出“1 X教学策
【摘要】“六课型”是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为依据开展的新型课程活动,对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六课型”的教学理论对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笔者针对每一课型的特殊视角,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总结出“趣、导 、实、活、细、新”的六字诀窍,教学由此变得更简洁,课堂流程更清晰,学生学习更得要领。  【关键词】趣;导;实;活;细;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非常
【摘要】广宁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采用“小组自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教学模式程式化、过于依赖导学案、课堂缺乏语文味等误区。本文从提高语文专业素养、灵活应用教学模式、用好导学案三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宁县农村小学的课改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所见的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小组自学探究学习”教学模
【摘要】做好小升初的衔接非常重要,而课堂导入又在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眼。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一上学期教学内容中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和小初衔接的方法和实例,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初衔接;初中  从小学升入初中,数学的知识容量,知识结构,知识难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容量更大,结构更加复杂,难度提高了很多。因此,做好数学小学到初中的衔接,抓住学生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听说技能对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英语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如何优化课堂学习机会,旨在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关键词】听说能力;优化课堂学习机会  一、问题的提出  《标准》提出,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而“听”能加深语言理解技能,“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