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i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故事教学法可以将英语学习中的字母、词汇、句型、语篇等都放置于生动的故事中,让学生一边听有趣的故事,一边进行英语知识点和英语内容的学习,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本文中,笔者将围绕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应用;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阮惠芳,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狮城二小。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去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更多种语言的交际方式。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激发出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利用故事教学的教学模式展开英语教学,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
  一、故事教学法的定义
  故事教学法也被称为故事教学模式。故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动、活泼、形象的故事情节进行授课。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事先准备好的、有趣的小故事穿插在教学的内容当中,或者是直接利用故事内容去代替授课内容,以此对所教授的内容起到重点强调作用或者是注释说明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去领悟故事当中所蕴含着的哲理,以此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二、故事教学法的运用方式
  1.导入的方式。(1)图片导入的方式。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十分活跃。利用图片导入进行英语教学,能够将英语教学当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到学生面前,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问题导入的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利用故事教学法为学生展开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为学生设计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故事,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输出的方式。(1)复述故事。对故事进行复述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利用故事教學法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简单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进行整篇复述。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表演故事。小学生十分喜欢听故事、读故事,同时也特别喜欢表演故事。他们在听故事或者是阅读故事的过程当中,经常把自己想象成故事当中的人物。所以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去表演故事,在表演故事的过程当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能力。
  (3)续编故事。进行英语这门课程学习的最终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所以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讲述完一个精彩有趣的英语故事之后,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词汇、句型等,对故事进行改编或者是续编,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空间,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好的故事情节。以此,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英文字母教学。英文字母学习是小学英语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需要掌握对英文字母的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并且要将英文字母正确的书写在所规定的四线格当中。怎么去书写英文字母,要将英文字母写在四线格当中的什么位置,是小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和记忆的知识点。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英文字母的掌握水平,教师就可以在英文字母的教学过程当中,利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字母教学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将字母教学与“故事”和“楼层”这两个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四线格由下向上依次分为一楼、二楼、三楼和四楼,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展开英文字母的教学。比如说在教授F和f这两个英文字母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述两个充满趣味的小故事:F像一面好大的旗子,它威风凛凛地站在二楼,随风飘扬,英姿飒爽。f是字母家族当中最高大的一个,顶天立地。你瞧它,不管走在哪里都不忘别在腰间一把神气的宝剑,好不威风。利用这种生动的描述,能够使学生根据教师的文字在脑海当中想象出字母的具体形态和位置,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很多英文字母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所以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进行字母教学时,应当积极地去钻研字母的具体形态,并且精心地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小故事。如,在进行b这个英文字母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这样描述:b这个小朋友是个大胃王,每天都把自己的肚子吃得圆滚滚的;在进行k这个字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描述:k小朋友特别热情,每天都不忘张大自己的手臂去拥抱别人。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冷冰冰的英文字母赋予无穷的生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
  2.利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当中的重中之重,利用故事教学法展开词汇教学,能够将一个个本身没有关联的词组连接起来,变成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增强词汇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进行walking, jumping, running, swimming, flying这几个词汇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词汇串联起来,设计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如:今天阳光格外的明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动物王国里面的小动物正在干什么吧。动物王国里面的小猪正悠闲地走在草地上,欢快地唱着“Walking, walking, I’m walking”;你瞧,那不是小猴子吗?小猴子正在跳上跳下锻炼身体,还开心地唱着“Jumping, Jumping, I’m jumping”;再来看看大老虎吧,大老虎正在森林里追蝴蝶,一边追蝴蝶一边大声地唱着“Running, running, I’m running”,而小蝴蝶呢则一边和大老虎嬉戏,一边高兴地唱着“Flying,flying I’m flying”;“Swimming, swimming, I’m swimming”咦,这是谁的歌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来是小鱼儿自由自在在游来游去,边游边唱着动听的歌。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于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和思维发展。   3.利用故事教学法进行句型教学。利用故事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一教学情境当中犹如身临其境。比如说在进行英语句型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故事教学法,帮助学生去再现、还原文章当中的画面和内容。以此拉近学生与英语教材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和英语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Weather”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句型“What is the weather”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教学故事。比如说教师可以扮演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为学生介绍sunny、cloudy、rainy等词汇,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当中引出本章节内容所需要学习的重点句型。这样的故事教学模式能够迅速将学生拉入到他们比较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保持持久的热情和动力。
  当学生对这一章节需要掌握的词汇和句型有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角色表演当中,进行故事的表演,每个学生都可以做一名小小的天气预报主持人,进行各个地方的天气播报,鼓励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当中设计一些专属的小动作。经过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演故事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教师快速地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利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语篇教学。语篇学习一直都是小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在传统的语篇教学过程当中,小学英语教师一般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述,这样不仅仅无法激发出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还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教学的效率也可想而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故事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展开语篇教学,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语篇教学的过程当中穿插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利用教材当中的语篇结构进行语言的再创造。
  在利用故事教学法为学生展开语篇教学时,教师可以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故事情节,利用这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故事情节展开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亲切感与熟悉感,消除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课程的陌生和恐惧,提升英语语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语篇教学充满兴趣,还能够有效地降低语篇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提升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的学习当中。
  结语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努力地去寻求全新的且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故事教学法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故事教学法展开英语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趣味且愉悦的氛围当中,轻松地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砚秋.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J].文理导航, 2019(18):71.
  [2]李孝燕.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运用阅读圈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2):38-44.
  [3]蔡长娣.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东方英语,2019,(1):157.
其他文献
【摘要】任务型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为主线,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参加。任务型教学非常贴切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观。而高考英语所有的准备教学也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学”的原则,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学习进行总结,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本文通过案例诠释如何在高中英语读写综合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促使学生表达自我思路,最终完成写作
一、初中历史多样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专著《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类型主要分成八种: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智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其所拥有的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他强调,应该认真对待每
【摘要】文化意识作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它的渗透与培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文化品格这一要素,探究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文化意识的渗透及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品格的构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促使学生理解与认同中外优秀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宋静霏,苏州工业园区
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引领我们走进了新课程。然而在课改实践中,我们很快碰到了各种新的困难和疑惑。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程改革在理想层面和实施层面、课程改革的高要求和教师亟待提高的专业素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施和现行考试制度、繁重的教学工作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评价制度和实际操作及其效果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落差。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我
【摘要】中职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教育阶段,以传授专业技术和技巧为主,文化课的学习只是处于附属地位,是对相关专业的有效补充。在中职教育体系中,英语是一门基本性科目,教师需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带领他们在快乐体验中学习英语知识。笔者主要对中职英语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着重解析,同时提出部分恰当举措。  【关键词】中职英语;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袁静,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英语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加强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英语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改善高中英语教育现状,提升高中英语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大部分高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阐述我国高中英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改善高中英语教育现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逐年增多,澳门、珠海两地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并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针对两地英语教学的对比研究,可以对英语教学方式在不同教学背景和环境中的应用提供准确的依据,有助于帮助两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及质量,本文就相关问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澳门;珠海;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肖旦,珠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  珠海与澳门隔海相望,在经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具有形象性以及直观性的特征,符合初中生学习知识的特点,符合初中英语学习的规律,能使初中英语知识体系简洁化。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思维能力,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英语知识,提高对英
A Rose for Emily tells a gothic story full of mystery, death and horror. The major feature lies in its time sequence. Instead of narrating the story according to its natural order, William Faulkner re
【摘要】人在第二语言习得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往往非常客观,个体差异主要包括人的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其中认知学习动机差异是最重要的一个。这一重要因素对促进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促进英语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作文教学中,学习者的这种个体差异几乎是不可忽视的。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要充分了解自己和他人在语言习得上的差异,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