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带量采购后乙型肝炎抗病毒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使用情况调查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4+7”带量采购对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仿制药与原研药使用情况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自HIS系统中选取门诊处方信息,分析统计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销售数量、用药频度(DDDs)、病人降费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7”带量采购后乙型肝炎抗病毒药品用量偏向于中标防治药品,同时原研药品与中标防治药品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4+7”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行,对药品价格影响很大,对患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同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1]。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本文对带量采购后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1、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自我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我院门诊药房抗乙肝病毒类“4+7”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选取药品为:恩替卡韦片【0.5mg*7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原研藥)、恩替卡韦胶囊【0.5mg*28粒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仿制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mg*30片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原研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mg*30片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仿制药)。
  二、方法:
  查询医院HIS系统中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价格、门诊发药量对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0)官方网站提供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2],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8版)确定药物的DDD[3]。用药频度(DDDs)=药品消耗量/DDD,DDDs反映了药品的使用频率,该值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率越高,为临床常用品种。
  2、结果
  2.1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实行“4+7”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后的门诊发药量统计:
  2.2原研药品‘4+7’集中采购前后价格对比及与仿制药品的价格比较:表3
  2.3中标仿制药与原研药DDDs对比:表4
  3、讨论:
  3.1药品使用量的影响
  从表1、表2中可见,中标仿制药的门诊发药量明显高于原研药品发药量,尤其是表1中,恩替卡韦仿制药的发药量远高于原研药品的发药量,说明大部分患者已基本接受了由仿制药替换原研药的使用。从表4中各个药品的DDDs也可看出,DDDs反映了药品的使用频率,该值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率越高。表中排序1、2名的药品均为中标的仿制药品种,这说明乙肝抗病毒药品的2种仿制药已成为临床常用品种。
  而中标仿制药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的56.81%也已基本接近这一用量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仿制药的处方量与原研药已超过或基本一致,表明仿制药不会增大用药剂量,且更受患者欢迎,具有较佳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3.2药品价格的影响:
  由表3可见,自4+7带量采购开始,两种抗病毒药品的原研药品均有下降,其中恩替卡韦原研药下降了26.29%,中标的恩替卡韦仿制药价格仅为0.27元/片,两者相差约74倍。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原研下降了32.76%,中标的仿制药价格为0.47元/片,两者相差约23倍。由此可见,药品带量采购的实行促进了药品原研药与中标仿制药的大幅降价,从而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目前,全球感染乙肝的病人数量已经超过3.5亿,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丧生。在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达到了1.2亿人左右,慢性乙肝患者有3000万人。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中将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列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初治患者的优先推荐用药[4]。此前药价相对昂贵,疗程较长,给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4+7”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行,促进了药品原研药和中标仿制药大幅降价,大力推广了国产仿制药的使用,大幅减轻患者和国家的医疗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的通知[Z].2019-01-17.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39-161.
  [3]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523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41-196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应用于社区药房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药房病例142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分别给予一般用药指导、药学服务模式,统计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用药准确性以及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等。结果:服药依从性、用药准确性以及服务满意率等,观察组均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引入到社区药房中,对控制患者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
摘要:色谱法联合质谱法用于食品、药品的检查中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实现了较高的检出率,同时能充分识别不同类型的不合格产品。建议在临床检查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色谱法;食品与药品安全;安全检验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在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民众对于食品、药品的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实务检验中提出
摘要: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并且实施了零售药物准入相关制度,零售药店逐渐增加,并且竞争变得十分激烈,这为大众购药提供了较大程度便利,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安全用药问题。在零售药店不断发展过程中,需给予安全用药充分重视,结合出现问题实施有效解决对策。  关键词:零售药店;安全用药;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在全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在药师的指导下给药。观察组将循证医学,应用到临床药学干预过程中。结果:观察组用法用量不合理风险发生率为3.23%、疗程过长风险发生率3.23%、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1.02±1.30)d、有效率96.7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1.2 方法  (1)所有患者均需应用抗生素
摘要:药品本身就具有双面性,其一方面可以直接用于治病与防病,另一方面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促使患者出现生理、生化紊乱等不良反应,所以医院要想有效发挥出医院的使用价值,则需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而本文也是就如何有效做好这一项工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引言药品
摘要:药品抽查检验的核心目的在于持续提升药品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更好的保障药品的生产质量,为民众用药安全提供基础保障。为了更好的确保药品抽查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国家药品标准是否可以准确执行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药品检验的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药品检验中执行药品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药品检验;药品质量标准;相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选取在本院确诊疾病并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的15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中药饮片处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中药饮片进行水处理前分档的50例患者设为甲组,其中中药饮片进行炮制前分档的50例患者设为乙组,其中中药饮片进行水处理、炮制分档的50例患者设为丙组,获取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统计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对于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64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由临床医生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注射液治疗,无药师干预。干预组在临床药师的干预下给药,旨在降低不合理用药率,减少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溶媒知识(24.16±0.20)分、用法用量(23.95±0.41)分、疗程(23.18±0.68)分、药物联用(24.50±0.05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白血病化疗患者7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口腔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助于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抽取本院门诊收治的8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展开临床研究分析,基于随机双盲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知识宣教与护理干预,获取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临床症状、诊治方法、注意事项、日常生活防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