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洪泽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总结其主要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成效;对策;江苏洪泽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8-0158-02
近年来,洪泽县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发生面积大、发生种类多、发生程度重等特点。常发重发病虫害有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水稻病毒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由于农村缺乏有技术的劳动力,病虫防治难的问题突出,防治工作普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不但造成了浪费,污染了环境,而且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既是深入贯彻中央号召,逐步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需要。
洪泽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建立了比较成功的运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涌现出一批典型示范组织,也赢得了广大农户的信赖,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1 发展现状
洪泽县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在摸索中发展的过程。2010年以前处于自由发展阶段,随着2010年专业化统防统治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将此项工作列为整个种植业的工作重点,全面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洪泽县被列入全国1 000個县级示范区之一。之后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逐步走向新的阶段。
近几年,通过成立组织、构建网络,开展培训、加强指导,加大扶持、严格规范,创建典型、设立示范等有力措施,洪泽县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植保工作的一大亮点。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专业化防治组织220个,其中注册登记的且在县植保站备案的有80个,从业人员达2 400余人,日作业能力达到0.4万hm2,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1%。
2 主要做法
2.1 行政推动
2013年洪泽县制定了《洪泽县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统防统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统防统治技术指导小组,由县、镇、村三级联动,通过行政推动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面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网络、短信、明白纸等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农户中的知晓率;通过扶持典型组织、设立防治示范,组织农户代表现场观摩,引导农户积极参加统防统治。二是强化培训指导,每年定期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管理人员、机防人员、种田大户等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病虫防治、田间管理、机械维修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服务组织人员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及时监管督导,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保障农药质量;督促引导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收费,诚信服务,提升服务组织规范化服务水平[1-2]。
2.2 市场拉动
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化防治组织采取市场化运作形式,提供社会化服务。主要模式是“公司 专业化防治组织 农户”,此种模式是由规模较大的农资公司按照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提供配方药剂给专业化防治组织,由专业化防治组织与农户签定防治协议,根据需要,提供阶段性承包或全程承包防治服务。
2.3 项目带动
通过农业项目补贴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2013、2014年洪泽县连续2年承担实施由江苏省农委、省财政厅组织的“水稻病虫全承包统防统治”项目,由省财政提供资金支持,对参加水稻病虫全承包统防统治的农户补贴450~600元/hm2的用工费用。县植保站还与县农技推广站、县农干校、县土肥站等单位加强合作,利用科技入户、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的带动,全面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发展。
3 主要成效
洪泽县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初步探索实施对稻麦主要病虫进行统防统治,防治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13年,已发展至12.2万hm2次,面积达到全县应防面积的61%,平均防效在90%以上,防治对象也不断增加,由最初的小麦赤霉病和二化螟发展到后来的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全面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整体效益。
3.1 经济效益
2011—2013年,通过统防统治的实施,累计挽回粮食产量损失22.3万t,折合经济损失5.3亿元。统防统治的实施,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3次、降低农药使用量等节本共计0.13亿元左右。
3.2 社会效益
通过统防统治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洪泽县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和科技素质,提升了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有力推进了植保专业化、社会化防治进程,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稻等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
3.3 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年可减少农药使用2~3次,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减轻农田污染,提高粮食的安全卫生品质,极大地促进了洪泽县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无公害(有机、绿色)稻米生产,从而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3-4]。
4 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防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4.1 防治队伍不稳定
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务工,加之病虫防治的时间较短,机手的收入偏低,导致防治队伍流失严重,难以稳定,严重影响防治和培训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缺乏优质、高效的施药机械 目前使用的器械机型主要是手推式、担架式、背负式,属于半机械化产品,机身笨重,效率较低,跟不上农业生产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规模化发展。
4.3 专业化防治组织承担的风险较大,收入较低
一是近2年,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机手都年龄偏大(据统计,在农村施药者50岁以下的劳力几乎没有,50~60岁占30%左右,60岁以上的占70%左右)。中暑现象时有发生,虽然为机手购买了相关保险,但仍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二是为了吸引农户参加全承包服务,承包价格定位偏低,扣除机手工资、保险、汽油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所剩无几,服务组织收入较低,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壮大。三是农作物病虫害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受环境和多方因素制约,具有不可预见性、暴发性和灾害性的特点,在防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病虫、旱涝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服务风险,不利于统防统治工作开展。。
4.4 土地規模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目前,大部分田块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田间道路不配套,设施不齐全,大型高效率施药机械无法开展作业,只能使用半机械化器械作业,导致劳动量增大、防治效率不高[5-6]。
4.5 防治效果缺乏权威评判标准
参与农户要求高,容易引发纠纷,部分农户长期拖欠承包防治费用。
5 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专业化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改进: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从项目、资金、保险等方面入手,涵盖植保机械、农药、服务组织、机手和农户等各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降低组织风险。二是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力度,研究适合我国病虫害和生产种植特点的各式植保机械,既方便操作,又能提高效率。三是扩大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经营范围,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拓宽渠道,增加收入,稳定队伍。四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快速的开展,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深入开展。五是推进专业化防治组织的规范化运作,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包括组织管理、防治程序、效果评价、赔偿办法以及仲裁机制等方面。
6 参考文献
[1] 党明军,岳英侠,刘书宏,等.丹凤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特点及做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63.
[2] 杜桂芝.淮阳县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主要做法及成效[J].现代农村科技,2014(14):8-9.
[3] 赵娜,唐志刚.商洛市商州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调查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4(7):61-64.
[4] 湾晓霞.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8):136,138.
[5] 王国兵,高友敏,仲伟云.盱眙县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主要做法与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4):41-42.
[6] 邢帅军,贾晴蔚,杨型明,等.济源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7):41.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成效;对策;江苏洪泽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8-0158-02
近年来,洪泽县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发生面积大、发生种类多、发生程度重等特点。常发重发病虫害有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水稻病毒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由于农村缺乏有技术的劳动力,病虫防治难的问题突出,防治工作普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不但造成了浪费,污染了环境,而且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既是深入贯彻中央号召,逐步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需要。
洪泽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建立了比较成功的运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涌现出一批典型示范组织,也赢得了广大农户的信赖,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1 发展现状
洪泽县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在摸索中发展的过程。2010年以前处于自由发展阶段,随着2010年专业化统防统治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将此项工作列为整个种植业的工作重点,全面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洪泽县被列入全国1 000個县级示范区之一。之后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逐步走向新的阶段。
近几年,通过成立组织、构建网络,开展培训、加强指导,加大扶持、严格规范,创建典型、设立示范等有力措施,洪泽县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植保工作的一大亮点。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专业化防治组织220个,其中注册登记的且在县植保站备案的有80个,从业人员达2 400余人,日作业能力达到0.4万hm2,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1%。
2 主要做法
2.1 行政推动
2013年洪泽县制定了《洪泽县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统防统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统防统治技术指导小组,由县、镇、村三级联动,通过行政推动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面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网络、短信、明白纸等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农户中的知晓率;通过扶持典型组织、设立防治示范,组织农户代表现场观摩,引导农户积极参加统防统治。二是强化培训指导,每年定期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管理人员、机防人员、种田大户等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病虫防治、田间管理、机械维修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服务组织人员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及时监管督导,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保障农药质量;督促引导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收费,诚信服务,提升服务组织规范化服务水平[1-2]。
2.2 市场拉动
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化防治组织采取市场化运作形式,提供社会化服务。主要模式是“公司 专业化防治组织 农户”,此种模式是由规模较大的农资公司按照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提供配方药剂给专业化防治组织,由专业化防治组织与农户签定防治协议,根据需要,提供阶段性承包或全程承包防治服务。
2.3 项目带动
通过农业项目补贴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2013、2014年洪泽县连续2年承担实施由江苏省农委、省财政厅组织的“水稻病虫全承包统防统治”项目,由省财政提供资金支持,对参加水稻病虫全承包统防统治的农户补贴450~600元/hm2的用工费用。县植保站还与县农技推广站、县农干校、县土肥站等单位加强合作,利用科技入户、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的带动,全面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发展。
3 主要成效
洪泽县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初步探索实施对稻麦主要病虫进行统防统治,防治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13年,已发展至12.2万hm2次,面积达到全县应防面积的61%,平均防效在90%以上,防治对象也不断增加,由最初的小麦赤霉病和二化螟发展到后来的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全面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整体效益。
3.1 经济效益
2011—2013年,通过统防统治的实施,累计挽回粮食产量损失22.3万t,折合经济损失5.3亿元。统防统治的实施,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3次、降低农药使用量等节本共计0.13亿元左右。
3.2 社会效益
通过统防统治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洪泽县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和科技素质,提升了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有力推进了植保专业化、社会化防治进程,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稻等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
3.3 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年可减少农药使用2~3次,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减轻农田污染,提高粮食的安全卫生品质,极大地促进了洪泽县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无公害(有机、绿色)稻米生产,从而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3-4]。
4 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防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4.1 防治队伍不稳定
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务工,加之病虫防治的时间较短,机手的收入偏低,导致防治队伍流失严重,难以稳定,严重影响防治和培训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缺乏优质、高效的施药机械 目前使用的器械机型主要是手推式、担架式、背负式,属于半机械化产品,机身笨重,效率较低,跟不上农业生产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规模化发展。
4.3 专业化防治组织承担的风险较大,收入较低
一是近2年,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机手都年龄偏大(据统计,在农村施药者50岁以下的劳力几乎没有,50~60岁占30%左右,60岁以上的占70%左右)。中暑现象时有发生,虽然为机手购买了相关保险,但仍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二是为了吸引农户参加全承包服务,承包价格定位偏低,扣除机手工资、保险、汽油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所剩无几,服务组织收入较低,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壮大。三是农作物病虫害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受环境和多方因素制约,具有不可预见性、暴发性和灾害性的特点,在防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病虫、旱涝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服务风险,不利于统防统治工作开展。。
4.4 土地規模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目前,大部分田块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田间道路不配套,设施不齐全,大型高效率施药机械无法开展作业,只能使用半机械化器械作业,导致劳动量增大、防治效率不高[5-6]。
4.5 防治效果缺乏权威评判标准
参与农户要求高,容易引发纠纷,部分农户长期拖欠承包防治费用。
5 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专业化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改进: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从项目、资金、保险等方面入手,涵盖植保机械、农药、服务组织、机手和农户等各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降低组织风险。二是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力度,研究适合我国病虫害和生产种植特点的各式植保机械,既方便操作,又能提高效率。三是扩大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经营范围,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拓宽渠道,增加收入,稳定队伍。四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快速的开展,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深入开展。五是推进专业化防治组织的规范化运作,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包括组织管理、防治程序、效果评价、赔偿办法以及仲裁机制等方面。
6 参考文献
[1] 党明军,岳英侠,刘书宏,等.丹凤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特点及做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63.
[2] 杜桂芝.淮阳县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主要做法及成效[J].现代农村科技,2014(14):8-9.
[3] 赵娜,唐志刚.商洛市商州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调查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4(7):61-64.
[4] 湾晓霞.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8):136,138.
[5] 王国兵,高友敏,仲伟云.盱眙县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主要做法与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4):41-42.
[6] 邢帅军,贾晴蔚,杨型明,等.济源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