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新课标明确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为此,我们要将增进健康、提升体能及体育中考三者统筹兼顾。
教学组织通关设置操作程序新课程标准一、对体育通关式教学的界定
近年来,多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出学生体能素质(包括有体育中考的初三学生)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是,中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怕苦怕累,加上外因的因素(例课的组织提不起学生兴趣,体育中考项目的局限性),出现不少极端行为:或消极应对体育锻炼,或只进行应试练习(例只练习体育中考项目)。而新课标明确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为此,我们要将增进健康、提升体能及体育中考三者要统筹兼顾。
针对上述,笔者结合初三教学实践,重点从教学组织、通关设置及操作程序等方面,构建了通关式教学方式,经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所构建的通关式教学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要求制订的计划,每阶段(例一学期)的每次课,选择一至两个项目 兴趣活动 课课练三部分内容组成):在组织教法上,每阶段,根据学生体育素质测试的基本情况,制定教学目标、任务,进行分层分组练习,当学生达到自己所属的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允许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比较早和比较好的学生,去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在通关设置上,前半阶段以练习量为主,成绩监测为辅,而后半阶段以成绩监测为主,根据情况安排各层面的量;在操作程序上,每阶段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教学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分层分组设目标,及设置不同组别通关标准(成绩标准及运动量两方面)→学生分层分组通关练习→评价→继续通关练习→课课练素质练习→总结。
二、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组织
根据每阶段(例一学期或半学期)初的测试结果,实施动态施教。即按先区别对待后分层,再在分层基础上区别对待原则,进行的分组教学。区别对待,是指区别对待个体不同项目,即针对每一学生,将测试结果同中考成绩标准比较,确定每一位学生本阶段要重点突破项目(一至两项);分层则是同一项目学生,按阶段初测试成绩分为不同组;分组教学指先按项目分组,再在分层基础上将上述组别,每一项找出按成绩排位前、中、后,男、女各1/3人数的学生,再分三组(男、女合组),这样,每个项目三小组。分层基础上区别对待,是指教师给同一项目三个小组的目标、任务不同,测试成绩好的组,目标任务相对差的组要高,建立逐渐降低的过关标准,目的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通过练习能达到,以激化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各组按先技术练习,再体能(结合技术的素质练习),达到分层目标(通关),则可进行兴趣活动的方式进行。
三、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通关设置
在通关设置上,前半阶段以完成量为主,成绩监测为辅,而后半阶段以成绩监测为主,根据情况安排各层面的量。例立定跳远,前半阶段,先完成过障碍跳跃练习(20米长)4组的任务通关,然后进行测试,三个组男生分别达到200厘米、210厘米及220厘米,否则加练过障碍跳跃练习(20米长)4组;后半阶段,三个组男生通关的成绩目标分别是215厘米、225厘米及240厘米,三次试跳,未达到所在组别的目标,则进行过障碍跳跃练习(20米长)4组,达到则兴趣活动。
四、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操作程序
每阶段(例一学期或半学期),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教学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分层分组设目标及设置不同组别通关标准(成绩标准及运动量两方面)→学生分层分组通关练习→评价→继续通关练习→课课练素质练习→总结
1.分析教学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分析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是根据体育中考测试标准进行。
2.分层分组设目标及设置不同组别通关标准
分层分组设目标及设置不同组别通关标准,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关标准包括运动量及达成成绩标准两方面。
3.学生分层分组通关练习
每堂课学生分层分组通关练习,即每位学生先达成自己所在组别课的体育中考目标(包括量及成绩标准两方面),完成的同学可根据自己兴趣进行活动(如球类)。
4.评价
评价采用师生共评方式,从技能及通关完成情况两方面进行,并给同学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后续的通关铺垫。
5.继续通关练习
继续通关练习,一堂课中,已完成针对中考项目设置的通关目标学生,可继续进行兴趣活动,未完成同学继续通关练习。
6.课课练素质练习
课课练素质练习,根据阶段测试结果,针对上述不同组别设计有针对性的素质练习,在课基本部分的后6~8分钟进行。例针对学生下肢力量差,可进行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
7.总结
对阶段(或课)进行评价,为下阶段通关设置进行铺垫。
五、贯彻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在兴趣活动的组织教法上,也以小组形式进行
以第一个活动者为小组长,复习已学的为主,教师根据情况也可提供新的技、战术练习。
2.注重培养骨干及安全意识、终身体育观念教育
教師用纸卡形式,将目标任务提供给各组(特别是兴趣活动部分的目标任务,以学生自定为主,教师提供参考意见,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中考各项目后1/3人数组。当然,还得注重安全教育及采取安全措施:例投掷场地的合理布置,统一投、拾实心球;注意培养骨干、小组长,发挥他们作用;注重中考的健康、终身体育观念教育,使学生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
3.课外活动同样贯彻通关式教学,但同一项目内容隔日穿插开
课外活动同样贯彻通关式教学,只不过同一项目内容隔日穿插开(教学方法同课堂)。根据运动学、生理学原理,同一项目隔日练习,有利于肌肉的恢复及成绩提高,这样每天练习效果最佳。
六、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实例
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
2.教学内容(中考体育项目)
教学内容有双手前抛实心球、立定跳远、耐久跑。
3.前期教学情况
已具备以上项目基本技能。(上接第151页)4.场地器材条件
器材比较充足。
5.通关练习时间安排
准备活动后27分钟左右,然后7分钟左右课课练素质练习。
6.目标与要求
通过练习,各组学生巩固对应项目技能,并通过课课练发展相关素质,重点是努力达成各对应组的通关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安全意识及积极动脑、刻苦锻炼的品质。
7.教法
首先,学生分组分层自主完成以上对应项目通关目标,完成可进行兴趣活动,未完成继续通关;其次,教师在各个场地中巡回指导;再次,学生展示、评价;最后,课课练素质练习。
七、结束语
如何贯彻新课标,真正提升学生体能及健康水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其教学方式。笔者相信,只有紧扣新课标精神,大胆尝试,才可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吕昌明,刘川.“通关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2010,(10):31.
\[2\]梁明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中考及体育课的关系及所存在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2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教学组织通关设置操作程序新课程标准一、对体育通关式教学的界定
近年来,多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出学生体能素质(包括有体育中考的初三学生)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是,中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怕苦怕累,加上外因的因素(例课的组织提不起学生兴趣,体育中考项目的局限性),出现不少极端行为:或消极应对体育锻炼,或只进行应试练习(例只练习体育中考项目)。而新课标明确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为此,我们要将增进健康、提升体能及体育中考三者要统筹兼顾。
针对上述,笔者结合初三教学实践,重点从教学组织、通关设置及操作程序等方面,构建了通关式教学方式,经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所构建的通关式教学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要求制订的计划,每阶段(例一学期)的每次课,选择一至两个项目 兴趣活动 课课练三部分内容组成):在组织教法上,每阶段,根据学生体育素质测试的基本情况,制定教学目标、任务,进行分层分组练习,当学生达到自己所属的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允许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比较早和比较好的学生,去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在通关设置上,前半阶段以练习量为主,成绩监测为辅,而后半阶段以成绩监测为主,根据情况安排各层面的量;在操作程序上,每阶段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教学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分层分组设目标,及设置不同组别通关标准(成绩标准及运动量两方面)→学生分层分组通关练习→评价→继续通关练习→课课练素质练习→总结。
二、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组织
根据每阶段(例一学期或半学期)初的测试结果,实施动态施教。即按先区别对待后分层,再在分层基础上区别对待原则,进行的分组教学。区别对待,是指区别对待个体不同项目,即针对每一学生,将测试结果同中考成绩标准比较,确定每一位学生本阶段要重点突破项目(一至两项);分层则是同一项目学生,按阶段初测试成绩分为不同组;分组教学指先按项目分组,再在分层基础上将上述组别,每一项找出按成绩排位前、中、后,男、女各1/3人数的学生,再分三组(男、女合组),这样,每个项目三小组。分层基础上区别对待,是指教师给同一项目三个小组的目标、任务不同,测试成绩好的组,目标任务相对差的组要高,建立逐渐降低的过关标准,目的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通过练习能达到,以激化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各组按先技术练习,再体能(结合技术的素质练习),达到分层目标(通关),则可进行兴趣活动的方式进行。
三、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通关设置
在通关设置上,前半阶段以完成量为主,成绩监测为辅,而后半阶段以成绩监测为主,根据情况安排各层面的量。例立定跳远,前半阶段,先完成过障碍跳跃练习(20米长)4组的任务通关,然后进行测试,三个组男生分别达到200厘米、210厘米及220厘米,否则加练过障碍跳跃练习(20米长)4组;后半阶段,三个组男生通关的成绩目标分别是215厘米、225厘米及240厘米,三次试跳,未达到所在组别的目标,则进行过障碍跳跃练习(20米长)4组,达到则兴趣活动。
四、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操作程序
每阶段(例一学期或半学期),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教学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分层分组设目标及设置不同组别通关标准(成绩标准及运动量两方面)→学生分层分组通关练习→评价→继续通关练习→课课练素质练习→总结
1.分析教学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分析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是根据体育中考测试标准进行。
2.分层分组设目标及设置不同组别通关标准
分层分组设目标及设置不同组别通关标准,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关标准包括运动量及达成成绩标准两方面。
3.学生分层分组通关练习
每堂课学生分层分组通关练习,即每位学生先达成自己所在组别课的体育中考目标(包括量及成绩标准两方面),完成的同学可根据自己兴趣进行活动(如球类)。
4.评价
评价采用师生共评方式,从技能及通关完成情况两方面进行,并给同学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后续的通关铺垫。
5.继续通关练习
继续通关练习,一堂课中,已完成针对中考项目设置的通关目标学生,可继续进行兴趣活动,未完成同学继续通关练习。
6.课课练素质练习
课课练素质练习,根据阶段测试结果,针对上述不同组别设计有针对性的素质练习,在课基本部分的后6~8分钟进行。例针对学生下肢力量差,可进行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
7.总结
对阶段(或课)进行评价,为下阶段通关设置进行铺垫。
五、贯彻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在兴趣活动的组织教法上,也以小组形式进行
以第一个活动者为小组长,复习已学的为主,教师根据情况也可提供新的技、战术练习。
2.注重培养骨干及安全意识、终身体育观念教育
教師用纸卡形式,将目标任务提供给各组(特别是兴趣活动部分的目标任务,以学生自定为主,教师提供参考意见,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中考各项目后1/3人数组。当然,还得注重安全教育及采取安全措施:例投掷场地的合理布置,统一投、拾实心球;注意培养骨干、小组长,发挥他们作用;注重中考的健康、终身体育观念教育,使学生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
3.课外活动同样贯彻通关式教学,但同一项目内容隔日穿插开
课外活动同样贯彻通关式教学,只不过同一项目内容隔日穿插开(教学方法同课堂)。根据运动学、生理学原理,同一项目隔日练习,有利于肌肉的恢复及成绩提高,这样每天练习效果最佳。
六、中学体育通关式教学实例
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
2.教学内容(中考体育项目)
教学内容有双手前抛实心球、立定跳远、耐久跑。
3.前期教学情况
已具备以上项目基本技能。(上接第151页)4.场地器材条件
器材比较充足。
5.通关练习时间安排
准备活动后27分钟左右,然后7分钟左右课课练素质练习。
6.目标与要求
通过练习,各组学生巩固对应项目技能,并通过课课练发展相关素质,重点是努力达成各对应组的通关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安全意识及积极动脑、刻苦锻炼的品质。
7.教法
首先,学生分组分层自主完成以上对应项目通关目标,完成可进行兴趣活动,未完成继续通关;其次,教师在各个场地中巡回指导;再次,学生展示、评价;最后,课课练素质练习。
七、结束语
如何贯彻新课标,真正提升学生体能及健康水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其教学方式。笔者相信,只有紧扣新课标精神,大胆尝试,才可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吕昌明,刘川.“通关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2010,(10):31.
\[2\]梁明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中考及体育课的关系及所存在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2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