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学生的品德教育虽然有规律可循,但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全方位地思考,从一点一滴做起,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明辨事理,找出开启其心灵的“钥匙”,才能让他们茅塞顿开,以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
所谓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观察、捕捉学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引导学生顺水推舟,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悟出生活的真谛,从而能够明辨是非,不断改正自身行为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面就笔者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所做的一例小事,提供给同行,以供商榷。
上周三第二节课课间突然发现有两位二年级同学因一小事发生争执,他们个个怒目圆睁,气势汹汹,同时用手指指向对方,眼看一场“战争”就要爆发。我发现后立即予以制止,还好第三节就是我的《思品与生活》课,要执教是的第三课《我随爸爸做客》中的“学做文明人”。上课伊始,我就以课间两生发生争执的场面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两学生进行演示争执时用手指指向对方的手势。并让两位学生进行口述:
师:手指指向对方时,用的手指是几个?
甲学生答:是一个。
师:其余四指指的方向如何?
乙学生答:三个指向自己,拇指指向下方。
然后再让全班同学进行抢签:
(1)一个手指力量大还是三个手指力量大?
(2)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用手指指向对方是否文明呢?会有怎样的后果?
(3)拇指指向下方,你知道为什么吗?
全班同学通过抢答,明白了当你用一指指向对方时,三指指向自己,实际来说自己受的伤害要比对方大。拇指指向下方,是一种羞愧的心理体现——低头认错的姿势。
我最后进行总结: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当你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争执时要学会谦让,多使用一些文明用语。触犯对方时说声“对不起!”怀有一颗宽容之心,才能成为真正的“文明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思品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上述一例中,我将课间两生的争执引入课堂,作为新课导入的内容,通过演示、抢答、总结,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在活动开展中不知不觉地明白了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如何学做“文明人”。这样,既关注了个体差异,又面向全体;既让发生争执的两生领悟到自身的错误所在,又让全班同学都在课堂生活中,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从而不断荡涤自身的“污垢”,逐步成为“文明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所谓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观察、捕捉学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引导学生顺水推舟,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悟出生活的真谛,从而能够明辨是非,不断改正自身行为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面就笔者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所做的一例小事,提供给同行,以供商榷。
上周三第二节课课间突然发现有两位二年级同学因一小事发生争执,他们个个怒目圆睁,气势汹汹,同时用手指指向对方,眼看一场“战争”就要爆发。我发现后立即予以制止,还好第三节就是我的《思品与生活》课,要执教是的第三课《我随爸爸做客》中的“学做文明人”。上课伊始,我就以课间两生发生争执的场面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两学生进行演示争执时用手指指向对方的手势。并让两位学生进行口述:
师:手指指向对方时,用的手指是几个?
甲学生答:是一个。
师:其余四指指的方向如何?
乙学生答:三个指向自己,拇指指向下方。
然后再让全班同学进行抢签:
(1)一个手指力量大还是三个手指力量大?
(2)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用手指指向对方是否文明呢?会有怎样的后果?
(3)拇指指向下方,你知道为什么吗?
全班同学通过抢答,明白了当你用一指指向对方时,三指指向自己,实际来说自己受的伤害要比对方大。拇指指向下方,是一种羞愧的心理体现——低头认错的姿势。
我最后进行总结: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当你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争执时要学会谦让,多使用一些文明用语。触犯对方时说声“对不起!”怀有一颗宽容之心,才能成为真正的“文明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思品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上述一例中,我将课间两生的争执引入课堂,作为新课导入的内容,通过演示、抢答、总结,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在活动开展中不知不觉地明白了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如何学做“文明人”。这样,既关注了个体差异,又面向全体;既让发生争执的两生领悟到自身的错误所在,又让全班同学都在课堂生活中,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从而不断荡涤自身的“污垢”,逐步成为“文明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