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 “人在” “义在”——马克思哲学是“意义形上学”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形上之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 时代精神,作为精神形上学的哲学则表现为不同的形态,这即是哲学的转向。现代人类精 神之重心转向人本身和人的生活,作为现代哲学的马克思哲学正是现代精神重心之形上升 华,它面对三个世界:感性世界(事在)、人类世界(人在)、意义世界(义在)。这一哲学 是以感性现实生活为对象,以人类的理想本性为对尺对之进行人道评价而获得的意义世界, 即“为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界,故马克思哲学就是一种意义形上学,也即是人道主义 的现代哲学形态。 Real philosophy as the essence of the times is the metaphysics of the times, the different times have different spirit of the times, the philosophy of the metaphysics of the spirit shows different forms, which is the turn of philosophy. The focus of modern human spirit turns to the life of man himself and human life. Marx philosophy, as a modern philosophy, is the uplift of the modern spiritual center of gravity. It confronts three worlds: sensual world (human affairs), human world Meaning world (righteousness). This philosophy is based on the emotional reality of life as the object, the ideal of human nature as the ruler of the humane evaluation of the world obtained, that is, “for me to exist,”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world, so Marx philosophy is a form of meaning Go to school, that is, the humanitarian form of modern philosophy.
其他文献
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基础。其理论基础是经典作家关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具
余其铨教授的新著《恩格斯哲学与现时代》通过剖析、驳斥西方“新马克思主义” ,系统地阐述了恩格斯哲学思想 ,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 Professor En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实践中,着重从四个方面深化和拓展了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必须服务于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于学科建设,服务于学院整体建设,必须有利于学科带头人,尤其是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术地位的确立和成长;有利于学院教学
创新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含科学创新。社会科学创新是科学创新的一个方面,它需要有深入事物本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特色是创新,这主要表现在:1.思想理论上的创新,
本文试图以邓小平反腐倡廉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探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内涵和对策,以提高标本兼治的整体水平,发挥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不断开创跨世纪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在世代相继的历史活动中 ,一方面把自由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另一方面努力施展自己的本质力量 ,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获取最大限度的自由。认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学习邓小平理论 ,必须要有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政党关系学说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实践 ,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制进行了艰辛探索 ,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
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长期抗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胜利,是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新的胜利.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宝贵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