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为氧化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为还原性。要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就要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入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从多个途径进行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关键词: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为氧化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为还原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一般处于高价态,比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等)、部分金属阳离子(Fe3 、Mn7 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一般处于低价态,比如部分金属单质(Cu、Ag等)、部分非金属阴离子(Br-、I-等)。由此看来,要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就要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入手。如果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那么它的氧化性就越强;如果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弱,那么它的氧化性就越弱。反过来说,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那么它的还原性就越强,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弱,那么它的还原性就越弱。
怎样进行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呢?
一、 依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顺序进行比较
1. 元素周期表上同周期的元素,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单质和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单质和阴离子的还原性则逐渐减弱。如:Na、Mg、Al、Si、P、Cl。
2. 元素周期表上同主族的元素,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单质和非金属原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而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如:F、Cl、Br、I、At。
二、 依据化合价进行比较
如果元素处于最低价态,那么只有还原性,如果元素处于最高价态,那么只有氧化性,如果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就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比如:由铁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氧化性的强弱表现为:FeFe2 >Fe3 。
三、 依据元素不同的活泼性进行比较
1. 对于金属元素。金属性越活泼,其单质的还原性就越强,即:K>Ca>Na>Mg>Al>Hg>Ag>Pt>Au;而它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即:K 2. 对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越活泼,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于一般的非金属元素来说,如:F、Cl、Br、I、S,它们的活泼性(其金属性)依次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F2>Cl2>Br2>I2>S;其阴离子的还原性:F-P3->S2->Cl-。
四、 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比较
(一) 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如:2FeCl3 CuCuCl2 2FeCl2
氧化性:Fe3 >Cu2 ;还原性:Cu>Fe2 。
2FeCl2 Cl22FeCl3
氧化性:Cl2>Fe3 ;还原性:Fe2 >Cl-。
由此可见,氧化性:Cl2>Fe3 >Cu2 ;还原性:Cu>Fe2 >Cl-。
需要特别注意之处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诸多因素,都可以成为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依据。比如:
1. 反应过程中是否加热、有无催化剂及反应温度高低和反应物浓度等
如:KMnO4常温下与稀盐酸反应制得Cl2;KClO3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制得Cl2;MnO2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制得Cl2;故氧化性:KMnO4>KClO3>MnO2>Cl2。
2. 反应的剧烈程度
当不同的还原剂和同一种氧化剂进行反应时,如果反应的程度越剧烈,那么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如Fe、Zn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时,Zn放出大量气泡,Fe缓慢放出气泡,故还原性:Zn>Fe。
3. 反应中能量变化
如:
H2 X22HX;ΔH1
H2 Y22HY;ΔH2
若ΔH1<ΔH2,则X2的氧化性比Y2的氧化性强;X-的还原性比Y-的还原性弱。
4. 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
一般来说,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对不同的氧化剂产生作用时,由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可以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的强弱,如:
2Fe 3Cl加热2FeCl3
Fe S加热FS
据此可知,氧化性:Cl2>S。
(二) 其他类型的反应
1. 原电池反应
如果比较物质的氧化性,那么,正极上得到电子的阳离子(或氧化剂)强于负极失去电子形成的阳离子;如果比较物质的还原性,那么负极材料强于正极材料。如:
把用导线连接起来的铜锌二极插入CuSO4溶液中,形成一个原电池。在负极(Zn)产生氧化反应(Zn-2eZn2 ),正極(Cu)产生还原反应(Cu2 2eCu)。那么Cu2 的氧化性强于Zn2 的氧化性,Zn的还原性强于Cu的还原性。
2. 电解反应
电解反应(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进行)中,阳极阴离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那么它的还原性就越强;阴极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那么它的氧化性就越强。如:
在电解质混合溶液(一般浓度)中,阳极各离子S2-、I-、Br-、Cl-、OH-、F-的放电能力依次递减,因此,它们还原性的强弱就表现为:S2->I->Br->Cl->OH->F-,阴极各离子Au 、Pt2 、Ag 、Hg2 、Cu2 、H 的放电能力依次递减,因此,它们氧化性的强弱就表现为:Au >Pt2 >Ag >Hg2 >Cu2 >H 。
以上是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些基本途径。在掌握这些方法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须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条件或状态不同,强弱关系可能不同。如H2S与I2溶液状态下二者反应与气态时反应情况刚好相反。所以,即使是比较同一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仅仅得出一个教条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孙竹梅.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03.
[2]胡显奎.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概况[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9,02.
作者简介:
马传迪,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高三(1)班。
关键词: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为氧化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为还原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一般处于高价态,比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等)、部分金属阳离子(Fe3 、Mn7 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一般处于低价态,比如部分金属单质(Cu、Ag等)、部分非金属阴离子(Br-、I-等)。由此看来,要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就要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入手。如果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那么它的氧化性就越强;如果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弱,那么它的氧化性就越弱。反过来说,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那么它的还原性就越强,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弱,那么它的还原性就越弱。
怎样进行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呢?
一、 依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顺序进行比较
1. 元素周期表上同周期的元素,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单质和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单质和阴离子的还原性则逐渐减弱。如:Na、Mg、Al、Si、P、Cl。
2. 元素周期表上同主族的元素,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单质和非金属原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而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如:F、Cl、Br、I、At。
二、 依据化合价进行比较
如果元素处于最低价态,那么只有还原性,如果元素处于最高价态,那么只有氧化性,如果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就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比如:由铁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氧化性的强弱表现为:Fe
三、 依据元素不同的活泼性进行比较
1. 对于金属元素。金属性越活泼,其单质的还原性就越强,即:K>Ca>Na>Mg>Al>Hg>Ag>Pt>Au;而它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即:K
四、 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比较
(一) 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如:2FeCl3 CuCuCl2 2FeCl2
氧化性:Fe3 >Cu2 ;还原性:Cu>Fe2 。
2FeCl2 Cl22FeCl3
氧化性:Cl2>Fe3 ;还原性:Fe2 >Cl-。
由此可见,氧化性:Cl2>Fe3 >Cu2 ;还原性:Cu>Fe2 >Cl-。
需要特别注意之处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诸多因素,都可以成为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依据。比如:
1. 反应过程中是否加热、有无催化剂及反应温度高低和反应物浓度等
如:KMnO4常温下与稀盐酸反应制得Cl2;KClO3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制得Cl2;MnO2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制得Cl2;故氧化性:KMnO4>KClO3>MnO2>Cl2。
2. 反应的剧烈程度
当不同的还原剂和同一种氧化剂进行反应时,如果反应的程度越剧烈,那么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如Fe、Zn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时,Zn放出大量气泡,Fe缓慢放出气泡,故还原性:Zn>Fe。
3. 反应中能量变化
如:
H2 X22HX;ΔH1
H2 Y22HY;ΔH2
若ΔH1<ΔH2,则X2的氧化性比Y2的氧化性强;X-的还原性比Y-的还原性弱。
4. 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
一般来说,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对不同的氧化剂产生作用时,由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可以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的强弱,如:
2Fe 3Cl加热2FeCl3
Fe S加热FS
据此可知,氧化性:Cl2>S。
(二) 其他类型的反应
1. 原电池反应
如果比较物质的氧化性,那么,正极上得到电子的阳离子(或氧化剂)强于负极失去电子形成的阳离子;如果比较物质的还原性,那么负极材料强于正极材料。如:
把用导线连接起来的铜锌二极插入CuSO4溶液中,形成一个原电池。在负极(Zn)产生氧化反应(Zn-2eZn2 ),正極(Cu)产生还原反应(Cu2 2eCu)。那么Cu2 的氧化性强于Zn2 的氧化性,Zn的还原性强于Cu的还原性。
2. 电解反应
电解反应(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进行)中,阳极阴离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那么它的还原性就越强;阴极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那么它的氧化性就越强。如:
在电解质混合溶液(一般浓度)中,阳极各离子S2-、I-、Br-、Cl-、OH-、F-的放电能力依次递减,因此,它们还原性的强弱就表现为:S2->I->Br->Cl->OH->F-,阴极各离子Au 、Pt2 、Ag 、Hg2 、Cu2 、H 的放电能力依次递减,因此,它们氧化性的强弱就表现为:Au >Pt2 >Ag >Hg2 >Cu2 >H 。
以上是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些基本途径。在掌握这些方法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须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条件或状态不同,强弱关系可能不同。如H2S与I2溶液状态下二者反应与气态时反应情况刚好相反。所以,即使是比较同一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仅仅得出一个教条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孙竹梅.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03.
[2]胡显奎.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概况[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9,02.
作者简介:
马传迪,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高三(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