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思品课堂实施积极情感教育的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学科特征而言,初中思想品德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与价值观念,教材内容大多取自现实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合理渗透其中。因而情感教育如何渗透其中,成为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育;途径
  一、 前言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兼顾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优化并完善教学目标,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已有教材,深入发掘蕴含情感因素的知识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各种情感。
  二、 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富有启发意义的情感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比如,在教学《青春的邀约》这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富有趣味性的动画,让学生通过动画了解什么是青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也可运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依旧是《青春的邀约》,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电影插曲,选择曲风欢快流畅、歌词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过程中,应渗透社会生活元素,以此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学习《法律保障生活》这一课中,教师可用视频动画引出上课内容,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红红家为什么会被盗?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增,就此展开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网络中存在陷阱,应及时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网络交友遇到什么情况需提高警惕?”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谈论受到启发与教育,最终形成情感共鸣。
  三、 情感渗透评价,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这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直接的途径,在评级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教学评价最大程度地发挥价值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更多获取成功体验的机会,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合理设计教学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取心理的满足,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小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应将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入教学课堂中,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违反班级纪律时。应当注意批评方式,使学生知错并感受到关爱。教师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与不同心理状态下都应注意情感交流的正常进行,例如,当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教师应弄清楚事情原委及结果,使批评充满爱,带有“怒其不争”的情感;当学生取得一些进步,或者帮助他人学习时,教师应用充满欣赏的语气表扬学生。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特别是涉及任课教师的相关事件,教师应以“仁爱”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需做到赏罚分明,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样教学评价的效果明显,还能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相处。
  四、 深入发掘教材,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一大特点就是其中蕴含大量的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相应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深入发掘教学素材,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统一认证与情感因素,借助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产生与情感一致的言行,进而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中激活学生的智慧,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思品课堂的情感熏陶中。
  例如,讲解《憧憬美好集体》这一课时,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集体”这一概念意义,集体可分为大集体与小集体,大集体如国家、社会、学校等;小集体如班级、家庭等,教师可利用团体型教学活动渗透情感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集体,集体有什么意义。首先教师可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与中国近现代的奋斗史,促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各民族人民团结到一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举办团队型竞技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集体活动激活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情感教育的熏陶下,学生的情绪被充分点燃,社会责任感也逐渐苏醒与成长,爱国主义情感激增,促使情感教育最大程度发挥价值作用。
  五、 树立个人魅力,指引学生体会情感
  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物就是同学和教师,再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因而,教师应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在日常教学中积累自己的威信、树立起个人魅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初中生正处于情绪敏感时期,教师可从情绪这一方面着手,例如,《揭开情绪的面纱》这一课中,教师可创设情境展示不同情绪让学生猜测。接着借助图片及其他形式的辅助工具,让学生说出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特征。教师依次展示画有人脸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张图片的内容,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补充说明。教师在教导这节课时,应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与教学语言的运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稳定学生的个人情绪,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六、 结语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具有较强效果的,运用情感教育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底蕴,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教师应深入发掘教材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渗透情感教育,提升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俊宏.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41):389-390.
  [2]刘敏君.略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108.
  [3]孙洪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111.
  作者简介:
  陈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娄江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堂永恒的追求,就是有效教学。而课堂的主旋律,就是用灵性启迪悟性。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目标,关注起点,让课堂设计透着灵动的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演绎有生命力的实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灵动设计;主旋律  灵动的思维是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思维,具体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个性的智慧。数学课应注重人文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成为舒展个体生命靈性的舞台。学生只
摘 要: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最有效的动力是运动兴趣,它能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关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初中学生;兴趣;因素;调查分析  兰州三十一中学初中部共有12个教学班,其中七、八、九年级各4个班,共有学生643名,本
摘 要:硝酸是氮元素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在它的教学内容中,强氧化性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同浓度的硝酸氧化性强弱不同,产物也有差异。认真展开实验教学,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有利于深刻理解硝酸强氧化性,也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原理。  关键词:《硝酸氧化性》;人格品质;反应原理  一、 实验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
摘要:坚守教育信念,做阳光班主任,快乐学生,快乐同事,快乐自己,快乐家人,快乐身边每一个人,快乐生活一辈子。  关键词:快乐;阳光;班主任  借学校三十周年校庆之际,我静心梳理了自己近三十年来的教育教学经历,特别是来到实验中学工作的二十多年,感慨万千,更多的是欣慰与快乐,作为一个教师的快乐,作为一个班主任的阳光心态。  一、 教育信念初长成  参加工作直接分配到了高中,在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一切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三种课堂导入方法的运用,分别是故事导入,悬疑导入,音乐导入。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灵活运用各种课堂导入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导入;悬疑导入;音乐导入  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其爱玩、好动的心理、生理特点其注意力是最容易涣散的。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一开始的这一阶段。学生刚刚结束完课间活动,很难在第一时间将注意力调转过来,达到一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逐级提高,小学教育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开端,启蒙学生思想,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过于呆板、滞后。故此,在深度剖析小学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便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在最新下达的文件中,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个人生存能力这
摘 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为当下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而工作室作为一种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得到很多院校的认可。本文针对不同的工作室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同时以南理工泰科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重点论述了如何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工作室模式,如何通过工作室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赢,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融合,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动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计算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讲述基本的数学原理、公式及做题方法等,而并没有关注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这就使得小学生对知識一知半解,甚至潜意识里觉得数学知识很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前提,关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
摘要: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恰恰又是丰富多彩的素材来支撑,所以我认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该以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开始。让学生做巧妇,写出有米之炊来。在这个上学过程中,如果用心去观察,定会发现很多可以用得上的素材。生活不可能每天都一成不变,我要学生做的就是去发现,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可积累的素材。  关键词:写作能力;生活阅历;积累;知识材料;分享  学生写作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生必须具备一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新技术与新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定义,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一篇文章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从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组织和学习效果评估等单个方面实现英语教学,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