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纵走(组诗)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y3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上 湖说
  在眼底 挖湖泊 当我与世界谈不拢
  所有如山的尖锐都能收纳成浅浅涟漪
  当海与云与气旋坚持逆时针
  光和雨和彩虹的因果 依旧顺行
  油菜花
  种子 日头来回洒落
  春风构思 夏雨编织 秋雁剪裁
  接地气的嫩亮油画 纵谷以长长手臂保护
  劳碌终年的田 盖上限量花被 暖冬
  骑 观
  ——龙田绿色隧道
  溪谷流人
  光邁开轻快的步伐追逐
  蝴蝶姗姗
  凉凉 当林荫编织出世界的避难所
  战火在彼端传染
  寂寞于此刻称王
  春雷唤醒冬土
  夏萤尚未夜游
  田中央深植龙的基因
  凤梨以带刺峥嵘 继承
  无法忽视之威严 密封
  大地的酸甜心结
  小题情
  ——利卡梦梅之宴户外音乐会速记
  梅花是高音
  在听不见的远方 继续香
  暗中搭乘丝绸般的风 来回
  拉扯弦声和人心
  很久很久以前 天地是煎熬你我的炉
  在现代的山坡 生命窈窕成一把小提琴
  舞台倾斜 世界跳跃
  细小的乐曲 深刻地题情
  梦 如宴席
  边 缘
  ——太平溪出海口漫步
  爱在头顶开天窗的人
  晴空是蓝莓重乳酪
  季风鼓吹 云如鲜奶油
  河堤尽头 水牛守候
  绿藻与燕鸥比赛谁先被记住
  千万别眨眼 溪口对海面不断提醒
  浪涛害怕脚印 脚印害怕麻鹭
  野狗埋伏桥梁空隙 老者在角落悼念
  乐树的火花渐渐睡去 当目光提前冷淡
  卑南溪尾声
  在周日准备交棒的沙滩 造船
  衰老以前 划一趟比流星雨还长的旅程
  狗不再野 伏成远方遥望绿岛的墨岩
  风以轮指弹奏傍晚波纹
  光影跳跃
  如心头仍年轻的希望
  白云是幼鸭灰云是海獭黑云是猎豹
  夕阳把余晖拉长如指挥棒
  鞋底与柏油路 双眼与稻田
  无伴奏合唱 滩外芒草频频点头
  背着满满想象回家
  我们又更接近飞鸟一点
  (选自中国台湾《吹鼓吹诗论坛》第43辑)
其他文献
野 台  最初的电影并不是在电影院里看的,而是野台。做醮酬神搬演的以大戏为主、布袋戏为辅;私人还愿常放映电影,大家乐、六合彩盛行时,签中明牌,一演五天七天,甚至长达半个月的也不少见。  埤仔头、下旬尾、顶番婆,离竹围仔步行一刻钟内可到的所在如有露天电影,几名平日玩在一起的伙伴便相约着去看。若是冬天,出门前母亲会帮忙将外套扣子扣到第一颗;若是夏天,甚至会随身带一卷蚊香。  有回不知怎么的我落了单,独
《桥边小说》是汪曾祺最为独特的一组小说。他把《桥边小说》交给《收获》发表,应该是精心考虑过的。比如,他把修改过的《异秉》交给家乡的刊物《雨花》发表,《大淖记事》交给《北京文学》发表,《岁寒三友》交给《十月》发表,都是有过掂量的。投其所好,或者是明珠明投吧。  《桥边小说》其实由三个短小说组成,之前他也有类似的方式,比如《故里杂记》《故里三陈》,但专门在小说题目上标明小说的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什么?
开启电脑想要工作,但隔壁装修的声音恼人。我听见钻凿的机器在运作,磁砖被撬起、打碎,然后是吭吭哐哐地将碎片扫在一处,重复不已。我听见沙石飞扬,细碎的粉末搭着风,从落地窗的小缝流进我的房里。  这是一间具体而微的蜗居小宅,新粉刷的墙壁特别亮白,掩饰了旧公寓的实际年岁。书桌前的墙上贴满了各色纸片,有工作时间表、不知道该归入何处的随手札记、N次贴上写着的待办事项。白色纸片是减肥步骤:每日深蹲二十下。还有一
日前,蔡丽双诗人从香港打来长途电话,嘱我为她的爱情长诗《比翼云天》写序,并随而速递来诗稿的终校清样。我与蔡丽双博士是交往二十多年的诗友。她的丽质文才,一直深烙于大家的脑海中。为了友情、诗谊,我答应为她写个读后感,权作序吧!  蔡丽双博士是能够自如跨越文体的多面手。她的新诗、童诗、散文诗、散文、歌词、寓言、小故事、诗词、楹联、汉俳、自创的清丽双臻词牌词谱都写得很精彩,备受好评。她出版长诗专著还是第一
前些日子,母亲指着月历说已经“白露”了,该把长袖衣服准备着。仔细一看,还真是如此,只是在南方的台湾似乎并没有“露从今夜白”的特殊感受,秋光里的西风残照还很遥远,炎热的夏天好像永远过不完。夜来偶有几阵风雨,明天依旧是湛蓝得发烫的天,在亚热带的地区里,月下的一片白露只能在我们的心里沁凉。琦君女士在她的名作《母亲的书》一文中曾说:“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
一  我是在离家四十二年之后,才第一次回乡的。途经梧州游白云山时曾口占一诗道:  四十二年归故里,白云犹是汉时秋。  历劫沧桑人事改,江山无恙我旧游。  “白云犹是汉时秋”是前人诗句,胡汉民题广州白云山五层楼时亦曾用以入联。我回乡的第二天(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六日),《南宁晚报》的两位记者崔注厚和陈设清晨来访(他们是前一天得知消息,乘搭特快夜车到桂林,深夜再换乘小汽车到蒙山采访的,其“拼搏”精神可和香
且说晓宅,是我老于家古厝大门的匾号,一般来说,寻常住户人家的门并不挂什么名号,能称得上乡绅的,十里八村闻名的,多是跟着自家姓氏写个什么府什么宅的,穷苦家庭的两块木板一合,两根木头一拴便叫做门了,哪里还有什么牌匾呢?怎么单就老于家的门匾不跟着自家姓氏呢?这其中的故事,从我爷爷那听来的。  咱们老于家从我高祖爷爷那辈儿起才兴旺起来,高祖爷爷十几岁就跟着村里的人去外面世界闯荡,各行都倒腾,攒了积蓄回老家
影娥池上晓凉多,罗袜生尘水不波;  一夜碧云凝作梦,醒来无奈月明何!  这是元代诗人丁鹤年咏水仙花的名句。水仙花在中国诗人的想象里,常被比喻为清丽绝俗的仙女,例如清代的大诗人龚定庵所写的《水仙花赋》,就是将水仙花当作“洛神”的化身的。赋中有几句道:“有一仙子兮其居何处?是幻非真兮降于水涯。亸翠为裙,天然妆束;将黄染额,不事铅华。”读之真如见洛水仙女,在月色朦胧之夜,凌波冉冉而来。这首赋是龚定庵十三
爱情乍醒了  铁了心才会憋在角落里  我告诉你我会开花儿  粉粉的,素素的  有时像火  这光来自你和太阳  星星点点的洁白或苦果  它的愿望接近伟大  相信,只因相信  四季的模样都由你和爱组成  我未老  却甘于无所事事  借着这虚构的时光  我回到含羞草的年龄  指尖碰碰  爱情乍就醒了。她要睡了  58度啊  滚烫的金门  陪我喝酒的公子哥儿都寻乐去了  我贴着处女一样的白枕  缩成小朵鹅
一  胡适(1891—1962年),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人,出生于上海,逝世于台湾。20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文化学者。他与陈独秀、鲁迅,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1916年胡适留美期间,就与陈独秀联系密切,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上发表一系列文章和书信。1917年7月,胡适回国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当教授,积极参与《新青年》的编务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一向被学界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