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但不会妥协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新接了小班,开学时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工作是每年的必备项目,班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只有东东比较特殊。
  东东是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开学第一天,东东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拉着我的手走进了教室,跟我一起做操,一起游戏,一双小眼睛总是紧紧地盯着我,按照我的指令一项项完成,很认真。到了中午要吃饭了,东东的眼神开始变得失落,当饭菜摆在面前的时候,他一动也不动,低着头默默掉眼泪。
  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东东,你怎么了?”东东说:“我不要吃饭!”我说:“你看幼儿园的饭菜多香呀,咱们玩了一上午了,你得补充体力!”东东头一扭,眼一闭,说:“我不要!”前期家访时,妈妈告诉我东东是个比较挑食的宝贝,几乎所有青菜都不吃。我很理解他此时的举动,想要喂一喂他。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完全拒绝,嘴巴紧闭,眼睛也不睁开,一副就不张嘴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表情。于是我耐心劝说,把小勺子一次次地举到他的嘴边,试探着鼓励他尝试一下。这时东东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抬起头大喊:“我说不吃就不吃!”并且把手伸进了饭碗里,抓起一大把饭菜扔到了地上,最后把碗也一起扔到了地上。我示意他捡起来,他一脸怒气,跺着脚大哭大喊:“我要回家!”这时,他已经听不进去我说的任何一句话了,我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耐心劝阻,可他嘴里只有一句:“我要回家!”并在地上打起了滚儿。
  我知道东东不爱吃菜,但是没想到会如此抵抗。孩子在不满意的时候采取过激行为来反击,这一定和家庭教育有关系。我此时陪在他身边,静静地等待他释放完情绪。看着他发脾气、满地打滚儿我也很生气,但是我理解孩子,我不以大压小,也不离开他,以此表明老师是喜欢你的,但是你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哭了一会儿,他的体力消耗很大,看我不再说话,大概也觉得哭闹是没有用的,情绪逐渐平静了。他慢慢靠近我,把我的脸摆到他面前,说:“我要现在回家!”我说:“哭这么久累了吧,我们去喝点水,五点就可以回家了!”没想到,这再一次激起了他的不满,一波发脾气又开始了:“我不要五点回家!”这一天就在这样的反复中过完了,东东几乎没有进食。
  晚上离园我找到了东东妈妈,叙述了今天的事情,妈妈表示特别不好意思,连连道歉:“老师真对不起,这孩子都被阿姨惯坏了。家里有个姐姐,平时功课多,我工作也忙,有点时间都陪姐姐做功课了。东东主要由阿姨带,阿姨都顺着他,不会让他发脾气,什么不爱做就不做了,青菜就一直没给吃过,因为一吃就会哭闹,甚至会呕吐。”我又继续问:“他为什么会那么讨厌青菜?”妈妈说:“我们也不清楚,以前姐姐不吃,他吃,现在姐姐吃了,他突然又不吃了!”我又问:“那他不吃您怎么办?”东东妈妈说:“不吃就不吃吧,别哭就行了!”听妈妈这么一解释我就明白了,东东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和关心。妈妈工作忙,姐姐学业紧,妈妈仅有的时间会陪姐姐多一点。他的需求只能是阿姨给予。以前姐姐不吃,东东吃,妈妈会表扬东东,他的内心会得到爱和满足;当姐姐也吃了,东东发现妈妈不再表扬他了,便会和姐姐做得不一样,引起妈妈的注意。哭闹时妈妈就会过来安慰他,为了图安静会满足他的各种要求。殊不知,这样的妥协求安静的陪伴方法,会让东东养成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的习惯,而不是勇敢地面对和尝试。
  我和东东妈妈阐述了我的分析,东东妈妈恍然大悟,惊讶地说:“原来他的这些表现是求关注呀?没想到!他一闹,我老想着他小,老哭不好,就去哄他,原来这不是爱他,是害他呀!竟然倔强到不吃饭,这老不吃饭更不行了!”我说:“是的!孩子三岁正是与妈妈建立安全感的时候,也是是非观建立的时候。妈妈需要多点时间去陪伴孩子,在陪伴中您会发现孩子行为、言语、情绪的问题,会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交给阿姨进行妥协式的陪伴。您认为让他不哭就是爱,可他却利用您的爱以过激的行为去淘取更多的爱,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东东妈妈听得十分认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急切地说:“老师,那我应该怎么做呢?”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我开始出谋划策。
  “首先,请今天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陪孩子游戏,游戏的过程中和孩子聊他今天在幼儿园的事情和他的想法。從孩子的表述上您会发现孩子的需求点,用共情的方法表示理解。这样东东会比较信任您,也会感到您和他是站在一个队伍里的,会感到妈妈是爱我的,也会愿意和您沟通。其次,为孩子讲解一日三餐小朋友都要好好吃的好处,也要表示,东东不吃饭妈妈会非常担心。孩子也是爱妈妈的,会去尝试接受。然后,需要温柔地坚持,绝不妥协,孩子肯定会哭闹不去幼儿园、不吃青菜,您要告诉他,不爱吃可以少吃一点点,东东不怕青菜,不能被青菜打倒。最后,就是一定坚持送孩子来幼儿园,让他懂得不来幼儿园、不吃青菜妈妈是不会妥协的。”东东妈妈像得到了法宝一样,开心地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接园,离大老远我就听到了撕心裂肺的哭喊,那声音我太熟悉了,也是在我预料之中的。东东的爸爸抱着孩子来了,一脸怒气,东东哭喊着厮打着爸爸的脸说:“我要回家,我不要去幼儿园,我不吃菜!”爸爸气得一言不发,我示意要抱东东,东东的反应就更加激烈了,死死拉住爸爸的脖子不放手。最后爸爸一气之下说:“行了行了,不吃不吃!”使劲把东东放在了我怀里。我示意爸爸不要走,安抚好东东后,出来和爸爸沟通。爸爸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咱能不能就语言上妥协他,先让他不哭了,我们实在是弄不过来了!”我说:“您先别生气,孩子这样的行为是长时间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这样的举动会持续一段时间,咱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就不能再往后退缩了。您给孩子送到幼儿园不就是为了过集体生活,让孩子提高独立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吗?咱们坚持坚持。”爸爸点了点头就走了。
  其实,作为幼儿园老师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集体,适应社会,拥有健康的人格。我理解家长,也理解孩子,都是第一次,都需要适应,老师的坚持此时尤为重要。所以,我没有与东东爸爸妥协,而是采取讲道理、打气的方法。因为我知道,早晚有一天,孩子会有变化,家长会理解。
  第二天的东东仍然是哭闹,早中餐什么都没吃。我照样陪伴着,但是我不妥协,不答应任何无理的要求。就在这天的晚餐,我再次试图去喂一喂,东东依然说不吃,我说:“咱们可以尝一粒胡萝卜。”一天未进食,再加上我同意吃一粒,东东居然张开了嘴巴。当这一粒喂进嘴里,我祈祷着:”千万别吐,千万别吐!”东东吃进去以后嚼了嚼,表情没有很怪异反而很惊喜,吧唧吧唧咽了下去。我当时开心地快要蹦到房顶了,抱着东东说:“你成功了!”东东也特别兴奋地说:“我吃胡萝卜了!胡萝卜是甜的!”我当时拿起手机录下了视频,发给了东东妈妈,东东妈妈特别兴奋,赶忙给我打来电话说:“老师您真棒,从来不吃菜,今天居然吃了!”我说:“是啊!您看看,咱们的坚持有效果了吧?今晚一定要好好表扬孩子,还是一样,要和孩子多聊天,把今天的事情再以佩服的口吻和他讲一讲。”
  从第二天起,东东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和他聊一会儿天,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我还针对东东的问题挑选了几本绘本,如《爱挑食的小狐狸》《我不发脾气》等,让妈妈读给孩子听。开学一个月了,东东已经从那个什么都说“不”的孩子变成了什么都愿意尝试的孩子,也能够接受更多的食物了。
  现在的社会,二胎家庭非常多,父母精力有限,工作辛苦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势必会有所倾向,很难做到平衡。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孩子,了解情况后,用专业知识使家长理解亲子陪伴的重要性,提供有效的方法让家长去实践,当孩子得到发展时,那收获自然是满满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与延伸,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深化的重要载体。在“学为中心”背景下,要善于给传统的作业“变变脸”,要基于语言习得主线,设计巩固型作业;基于学习情感主线,设计整合型作业;基于生活应用主线,设计实践型作业。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后作业 “变变脸”  在“学为中心”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要基于儿童视角,要善于给传统的作业“变变脸”,要进行创新设计,这样
2020年疫情期间,我一边带着业务管理干部围绕线上教育、家园共育等工作开展区域研修,支持幼儿园线上教研的开展;同时,也特别想深入到某个园的线上教研现场,看一看幼儿园到底是如何开展线上研修的。没成想,与汪京莉园长沟通感受和想法的过程中,她兴奋地跟我说起,他们园开展“线上文字教研”的思考、尝试和效果。刚开始,我有点疑惑地跟她讨论:视频和直播的教研方式,因为难以面对面互动和沟通情感,大家已经感觉不是很方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是新时代给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最近,我校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我校电教老师的创意,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多媒体网络中的相关信息,创设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潜能与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身处前所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中,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每个人都要拥抱变化,用超前的思维合理规划,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现在与未来。  去年下半年举行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成为教
讲述活动是指为幼儿创设正式口头语言交往环境,要求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对某一图片、实物或情境的认识和看法(余珍有,2017)。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有一定的凭借物。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和表象积累不足,很难像成人那样凭借记忆或想象进行描述,因此讲述活动需要具体的凭借物供幼儿参考。第二,有相对正式的语境。讲述活动中需要创设正式口头语言交往的环境,一般是讲给集体听的,因此在这种语境中的用词、语速、语调都会
为了吸引小班的孩子每天期盼上幼儿园,我们从小班开始饲养小兔子,并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伴随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中,小兔子“冰激淋”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春秋。孩子们从一开始需要成人共同帮忙护理小兔子,到渐渐地自己学习照顾它们,不知不觉中和小兔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就在升入大班后,小兔子发生了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兔妈妈真的怀孕了吗  班上的小姑娘田田从老家带回了一只小兔子,并且坚持要将这只
近年来,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重温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在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地把握未来发展态势。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大多数研究采用文献法,较少采用口述史的方法研究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口述史研究反映和體现着时代的特色和历史亲历者的认知和视角,具有独特的价值。本研究运用口述史研究法,采访了北京市数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亲历者。作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有幸采
编者按:园长课程领导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对高质量幼儿园课程教学的需求,以及对现存的幼儿园课程乱象的审视和思考。园长课程领导关注园长既身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又身为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倡导园长从“行政权威”成长为“专业权威”。本刊将连续三期刊登刘峰峰博士对园长课程领导的相关研究。  课程领导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和课程改革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在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对如何平衡国家课
2015年3月至6月,我区开展了第五届“童心杯”教育展评活动,这是我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检验队伍培养成效的一项常规举措。区教委学前科与研修中心学前部在分析判断我区幼儿园及教师在学习、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过程中教育观念、教育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将展评方向确定为“活动区游戏”,并在标准制定、参赛人员、展评内容、相关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我们在回顾以往的区级以
编者按: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句话誰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却不容易。对于很多年轻教师而言,做好保育甚至更难。  “萌新说”版块,欢迎年轻老师们说一说日常工作和职业发展规划中遇到的难题、苦恼、两难困境,我们会邀请小伙伴们来回应,也欢迎幼儿园集体报名参与话题策划、辩论、吐槽。(联系邮箱为2955610533@qq.com)  特别鸣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参与讨论的老师(幼儿园)准备了最新出版